第三章 射线与辐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片大陆名为灵韵之州,四面环着无尽之海,这里的人民崇尚修灵,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成功!  

修灵失败的被称为武夫,字面意思就是“力气大的傻子”,虽然力量还是会大大增强,但寿命却会大大降低,永远无法进入灵境,还要终生受到病痛折磨,靠药物维持。  

只有修灵成功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尊贵的修灵者,哪怕一个最差的初级修灵者,也可以随便揍成百上千个顶级武夫。然而更让冬至背心一凉的是,刚才那个袭击他的人,真的就是一个伐木工,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就是连修炼失败的武夫都算不上…  

冬至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普通人都强成这样,那这伐木工记忆里那些强者岂不是可以搬山倒海,开天辟地了?”  

这时,伐木工的细胞分析结果出来了,冬至快速翻阅,找到了一个重点:这里人类的细胞里有着一个立体菱形的细胞器,而这是地球生物所没有的,他暂时将其命名为菱形体。  

通过实验,发现菱形体似乎没有什么功能…但,生物进化不会进化出一个没有用的细胞器出来。他结合这个世界高强度伽马射线,灵机一动,以伽马射线照射菱形体。  

结果如他预料那般,菱形体吸收了伽马射线,不到一分钟就从培养液里分离出来一种未知的蛋白。  

蛋白存在时间很短,很快就分解,产生了能量以及一些细胞因子,他将这蛋白质命名为能量蛋白,而那些因子则统称为能量因子。伐木工的肝脏还发现了大量这种能量蛋白结合成为的稳固晶体,肉眼一看,像是在肝脏长了如同钻石一般的肿瘤,还转移得到处都是。相对于血液和细胞之中的能量蛋白,这种结晶不易分解,就像是储存的能量蛋白,他将其名为能量结晶。  

他也算是大致明白了这个世界的生物为什么会这么强大。  

他们细胞里的菱形体吸收伽马射线,合成能量蛋白,能量蛋白分解释放能量和因子,并合成能量结晶储存能量。  

“这就是他们修灵的原因,他们所感知的灵气,实际上就是伽马射线,所谓的修灵,就是合成能量蛋白,制造能量结晶的过程!”  

他进一步探究能量结晶的理化性质,发现其具有放射性,半衰期约莫30地球日。他将能量结晶送到化学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前者将分析他的具体结构,后者则会探明这种射线的性质。  

他再次开着摆渡车来到机械装配厂,一个普通伐木工他就几乎动用了全部力量来防御,别说真正的修灵者,就算是一群武夫过来,这个基地都将不堪一击。  

他必须增强基地的防御力!  

机械工兵将以湖泊为界限,围绕边缘建造一座高三十米,厚五米的防御城墙,就算敌人突破了城墙,深达二十米的湖坑也可以减缓其进攻脚步。  

冬至已经了解这个世界的文明是“修武文明”,科技实力很弱,还处于地球人类奴隶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科技水平,加之这里重力强,空气阻力大,飞行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种防御就会极其有效。  

十八座矿石精炼厂有六座在城内,分为建设在中圈六座建筑旁,围绕其建设的火炮防御群也提升为十六台,并在矿石精炼厂内开辟单独的军工厂,用其30%的生产力及空间生产和储备弹药。  

另外十二座则散落城池外的一些矿石相对丰富的点,大型矿藏附近就有三座,采用与城池内相同的防御配备,并且都在城墙火炮射程范围之内,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外形伪装成了小山丘的模样,如若要转换进攻形态,需要大约5分钟的转换时间。  

多功能采集车由矿石精炼厂内制造,有很好的山地运载能力,常备一个机械工兵、侦查设备和一门十五毫米口径的重型机枪,还可根据情况搭载不同的设备以及武器。重型挖掘机也被制造了三台,开始前往大型矿藏所在,一旦挖掘成功,就能让基地获得更多的资源。  

防御、科研、采集三线同时进行!  

眼前跳出一个提示,物理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已出。  

他立刻查看,能量蛋白结晶衰变时释放的射线是中子辐射,根据衰变的原理,半衰期是恒定的,那么质量越大,其释放的强度自然也越强。  

“如果能量蛋白是他们的力量来源,那么这个就可以检测敌人的力量水平!”  

不过,这种衰变的中子辐射强度十分之弱,大约要一个足球那么大块的能量结晶产生的中子辐射,靠近冬至一米之内才会对他的身体产生损坏,而且,还是慢性损坏,而要对基地的仪器产生影响…起码就得要填满一座足球场那么大的能量结晶了…  

所以,中子辐射是无法穿过基地的防辐射屏障的!  

当然,对冬至而言,这算是一个好消息了。要不然,这里的人根本不需要动手,就站在冬至面前,光靠这辐射就可以把他杀死几遍了…  

他思虑片刻,决定制造一个瞭望塔!  

瞭望塔比能源高塔更高,其顶端位于基地防辐射屏障之外,在这里,他制造了一个半径约十米的中子辐射探测器,可以定向感知一个方向约30°范围内,几百公里之内的中子辐射强度。  

探测器每十分钟旋转一圈,对基地周围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同时,又制造了十台小型探测器,可以近距离更高精度的探测单个目标的中子辐射强度。  

完成之后,冬至没有歇口气,他返回中心实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