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蒙混过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手握着弗雷德拓印出来的那个魔法矩阵,霍勒斯陷入了呆滞状态。  

“怎么会是这样?”  

“这怎么可能?”  

他开始不停地喃喃自语。  

很显然,霍勒斯万万没想到,弗雷德的改良方案竟然会是如此简单。  

真的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在拿到魔法矩阵之前,霍勒斯总觉得弗雷德的改良方案很神秘,可看了魔法矩阵之后他却发现,弗雷德让奥术飞弹威力加倍的实现方法再简单不过了。  

竟然是往飞弹里加入逸散的灵力!  

类似的思路,他完全可以在奥法之盾的魔法矩阵里看到。  

只不过不同的是,在奥法之盾的矩阵里,逸散的灵力是在矩阵被触发后加入的,而且加入的量比较大,而在弗雷德的这个方案里,逸散的灵力是与凝聚奥术元素同时进行,而且量并不多。  

“你确定这样是有效的?”  

因为弗雷德的解决方案简单得让他不敢相信,霍勒斯竟然激动地抓住他的胳膊追问了起来。  

“是不是有效,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弗雷德一脸淡定地回道。  

霍勒斯不再废话,直接走到剩下的野猪肉那边,一连发射了两级奥术飞弹,一记标准版的,一记弗雷德改良版的。  

紧接着,他细细对比起来。  

通过猪肉的焦糊程度,他明显能判断出来,弗雷德改良版的这记飞弹的威力确实可以达到二阶。  

为什么会这样?  

他真的有点想不通。  

在奥法序列的发展史上,尝试对奥术飞弹进行改良的人并不少,其中就包括他自己,可改来改去,都没人能改良出比标准版更具性价比的新版本来。  

为什么会这样?  

就没人想到往飞弹里加逸散的灵力吗?  

最起码霍勒斯是没考虑过这个方法的。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  

第一,作为一阶魔法,为更适合一阶神赐者施法,从设计要求上就必须尽量节省灵力,并尽量简化魔法矩阵的构造以缩短矩阵的构建时间。  

第二,在霍勒斯的认知中,往奥术元素中加注逸散的灵力,所产生的效果是防御,而非伤害,这是大部分奥法序列者都清楚的基本常识。  

在这两个前提下,有谁会采用反常识的思路去对奥术飞弹进行改良呢?  

细细思索后,霍勒斯先找出了弗雷德这种思路看似简单却很少有人去尝试的原因:反常识。  

可问题立即又来了。  

为什么弗雷德的反常识改良方法却能奏效呢?  

“为什么?这真的很不合理!”  

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霍勒斯又揪住弗雷德问了起来。  

为什么?  

作为改良方案的设计者,弗雷德当然知道其中的原因。  

这还是跟电磁波的特性有关。  

众所周知,构成电磁波的震荡粒子,也就是所谓的奥术元素,当它们大量汇聚在一起时,会形成自带极性的电磁波,在极性的作用下,粒子会开始有规律的震荡运动。  

那在奥术飞弹和奥法之盾这两个魔法里,同样是加入逸散的灵力,为什么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呢?  

这其实与灵力的特性及加入时间有关。  

在奥法之盾这一魔法中,奥术元素先凝聚,然后开始有规律的震荡运动,此时,突然加入大量对奥术元素有反射作用的灵力后,在这股灵力的带动下,奥术元素会边震荡边旋转,从而产生变化的强磁场。  

而在奥术飞弹里,灵力的加入是跟奥术元素的凝聚是同时进行的,而且量并不多,在奥术元素尚未完全稳定并形成极性磁场的情况下,少量逸散并且是近乎静止状态的灵力的存在,是不能带动奥术元素旋转的,只能产生反射作用,加快奥术元素的震荡频率。  

不能产生旋转的变化强磁场,当然就无法对目标产生涡流,也就出现不了排斥作用,而只能产生伤害,而且是更大的伤害。  

原理就这么简单。  

可说起来简单,应用起来却未必简单了,一旦把震荡粒子的多种特性和特性更为复杂的灵力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变化出更多的可能,细节上稍有差池,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我怎么知道?”  

弗雷德立即就矢口否认。  

因为事关他穿越者的秘密,他当然不可能将原理解释给霍勒斯听,因此,蒙混过关是最佳的选择。  

当然,蒙混过关也是需要技巧的。  

他补充道:“我看罗尼的那把铭文枪上有将灵力转换成风元素的思路,所以我就试着往奥法元素里加入灵力试试,没想到还真有效。”  

他说出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  

我真的太难了!  

为了应对难缠的霍勒斯,奥术飞弹不仅得准备两个不同的版本不说,还得准备好说得过去的说辞。  

弗雷德又暗暗为自己叫了声苦。  

真是这样的吗?  

霍勒斯皱起了眉头。  

他立即就发现了漏洞,反驳道:“胡说,罗尼那把铭文枪上有将灵力转换成风元素的矩阵基素,而你的这个矩阵里面根本就没有将灵力进行转换。”  

很可惜,这是不可能揪住弗雷德的小辫子的。  

他立即就回道:“这能怪我吗?我才学习魔法矩阵几天,我哪知道将灵力转换成奥术元素的矩阵基素?”  

霍勒斯:“…”  

真是这样吗?  

难道这一性价比最强版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