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行知书院(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钟灵问得平淡,表情相当平淡,半点都没有动怒的样子,但采薇和采蝶算是已经彻底怕了这个平平淡淡的二少爷。  

要知道她们今天辛苦的赶了一天的车,手都已经磨出血泡,可是二少爷怎么都没有放过她们一马。  

她们急忙回道:“二少爷,奴婢有说过做丰盛一点,但是李婶子说不知道人要回来,没有备菜,只有这些个菜。”  

“奴婢看了,确实也只有这些,而晚上又没有卖菜的,所以,二少爷,今晚只能将就一下了,明早奴婢们就去买好的。”  

钟灵听到这个答复才算是满意的一颔首。  

她淡淡的道:“那我就等着明天早上。”  

第二天早上,果然饭菜丰盛了很多。  

同时,采薇采蝶将她们倒卖东西昧下的银两交了出来。  

“二少爷,除了已经用掉的,银子全部都在这里了。”  

采薇采蝶说着这些话的时侯,盯着那银袋子内心在滴血,因为那钱早花了,为了凑够这些钱,她们基本把这一年的月银都搭上了。  

钟灵打开银袋子扫了扫,有银子有银票,加起来约摸有近百两银子左右的样子,加上之前给的二十两,一百多两。  

钟灵前几天有看过镇上的典当铺。  

大概估算了一下,张莹华被倒卖的那些物品,跟如今这个数目差距算是不大。  

也就是说算两人有所保留,那也是留下极少的钱了。  

钟灵也没想将人逼得鱼死网破。  

她收起银袋道:“伺候好夫人,别让我再知道你们有阴奉阳违的行为。”  

搁下这句话钟灵便出门了。  

两刻钟之后,钟灵搭着人力车来到了府城最南边。  

在那地势斜高的山门之处,赫然挂着一个极大的牌匾,上面书写着六个大字:行知书院小学。  

钟灵看着这一行字,眸光微微一闪烁。  

行知书院小学。  

宜定府的官方小学。  

这里就是钟书毓现在上学的地方了。  

这是钟灵从钟书毓留下的笔墨中发现的信息。  

至于为什么会标有小学这两个字。  

这就要说到现在这时代的书院制度了。  

这时代的书院制度,继承了前朝制度,也就是那位穿越皇帝陈宏恺制定的规矩。  

他上位后,撇除了传统私塾,社学、族学、县学、府学这些供学子上学的地方,统一在各县府省设立了官方书院。  

县里是必须有小学。  

府里是必须有小学和中学。  

省会城市是必须有小学,中学,大学。  

其中进入小学上学的学子,统称为童生,就不像以前非要参加县试才能称为童生。  

小学一共八年,升到八年级,就可以参加晋级考试。  

通过者,获得秀才之名,进入中学。  

中学三年,升到三年级,就可以参加举人考试。  

获得举人之名者,升到大学。  

大学就没有几年之分了。  

因为这个阶段就只有最后一项会试了,通关会试成为进士就可以入朝为官了。  

所以大学有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几十年。  

总而言之,陈宏恺借鉴于现代的这一措施直接让以前繁琐的科举制度简洁明了很多,再加上制度已经成立了几百年,于是,这炎朝自然而然就继承了下来。  

现如今的钟书毓就是一个还没有秀才之名的童生。  

因为只有钟书灵记忆的钟灵,并不清楚行知书院小学坐落在哪里,所以便趁着今天先来踩踩点。  

但因为如今没有开学,并不能进去。  

钟灵只能在外面看一看。  

而在这外面,基本也是看不到书院本身的。  

因为这书院为了取静,专门建立在这南边地势广阔的小山之上,一眼看去只能看见一层一层往上的阶梯,和旁边些些被雪覆盖的树木,以及那背后峰峦叠嶂的山头。  

赫然有一种那条路是扶摇九天,通往仙境的错觉。  

事实也是如此。  

书院对这时代的人来说,那是想要成才必经的一条路,包括现代也是如此,没学历的人,可能也会成功,但那都是少数,终究是高学历的人坐办公室。  

钟灵看了几眼,目光看向周边。  

虽然书院虽然看不到,这山脚下却是热闹的,绵延都是居民的房子。  

显然不管在哪个时代,学区房都是抢手的。  

钟灵看了几眼,闲步在周边逛了起来。  

这一逛,经过一些不经意的闲问,钟灵也知道行知书院的中学在哪里了。  

中学并没有分开得很远,跟小学一样都是建立在上面,但是因为是划分了区域,所以有着不同的入口。  

钟灵特意转过去看了看,大门处基本跟这边小学并任何区别。  

除了提字。  

就这样,这一天的时间,钟灵基本在外了解着府城的情况,默默做着万全的准备。  

傍晚,钟灵坐在府城北门处最近的一家酒楼里,沉静的翻阅着手上的幼学琼林。  

忽然一个人坐到了她的对面。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一身道袍装束的莫弘化。  

钟灵抬眼看向他,嘴角微微勾了一下道:“还以为你会携钱跑了,不再来见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