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修真界势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凡人一旦开始修真,脑中就会自然出现一种异能名曰——神识!  

这神识便是修真界精神力量产生的玄妙之物,可洞察万物,囊括万千信息。  

棠醉紧握着这玉简,闭目缓缓注入灵力。神识之中顿时出现玉简所记载的信息,玉简内容的开篇是一首歌谣,名曰——修真界歌谣:  

一阵二药三神兵,四魔五符六剑宗。  

七巧八灵佛国九,血杀拜月无影踪。  

云轩财,逍遥生。剑禾九州第一功。  

按这玉简上所说,这修真世界的疆域共分为九州,每一个都奇大无比。有的修仙者穷其一生,未必都能走遍九州中的几处,由此可见天下之大。  

只说陈州疆域,乃是修真界天地之中心。所以陈州疆域的中心,便是九州修真界最为宏伟巨大的城池,取其名曰——天中城。  

玉简中只记载了三处疆域,分别是云州疆域、洪泽方所境、大楚疆域。全都是和陈州疆域临近的疆域,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关于疆域的记载。  

而单说陈州疆域,这玉简上也是潦草的记述关于征战堂附近一带的地图,其他只是模糊的名字而已。  

开篇的修真界歌谣,讲述了分布在修真界最强的门派势力:  

一阵二药三神兵,四魔五符六剑宗。  

七巧八灵佛国九,血杀拜月无影踪。  

云轩财,逍遥生。剑禾九州第一功。  

后面又表述了诗句中的门派明细,但很多记载都很笼统,有些也未有标注分布在那些九州之中的疆域。下做表述:  

一阵二药三神兵:  

一阵:便是八阵宫,擅长卜卦排阵,所在何处犹未可知,乃是修真界中最为强大的门派!  

二药:便是药丘门,擅长制药生散。是陈州疆域最大的门派,陈州天中城更是药丘门祖庭所在。  

三神兵:便是神兵门,只说擅长体修,再无其他信息。  

四魔五符六剑宗:  

四魔:乃是魔道,因为功法特殊,行事诡谲,故称其魔道。只说与天海佛国有不共戴天之仇,同在云州疆域,再无其他记载。  

五符:万符道。  

六剑宗:剑宗,以剑入道,门人以剑修身份纵横天下,势力深不可测。再无其他记载。  

七巧八灵佛国九:  

七巧:七巧阁。再无其他载录。  

八灵:御灵宗。传说擅长豢养各种灵兽。其他再无其他赘述。  

九佛国:天海佛国。相传以教立国!子民受众全都向佛,临近陈州疆域。  

血杀拜月无影踪:  

血杀:九州中神出鬼没的杀手组织,无人能寻其势力踪影。  

拜月:拜月教。相传乃是邪教,而门人弟子更是渗透各大门派和世俗界,教众众多,可惜和血杀一样,难寻其势力踪影。自最后一代教主——何足道哉神秘消失之后,拜月教也彻底绝迹在人间!  

云轩财,逍遥生。剑禾九州第一功:  

云轩财:九州修真界公认的第一商会——云轩商会。掌握大量灵矿资源,沟通九州商业往来,更是可以左右九州各方势力!  

逍遥生:相传在陈州疆域相邻的大楚疆域中,更是大楚疆域首府逍遥城之城主。势力手眼通天,修为深不可测。  

剑禾:乃是修真界公认的第一高手,却消失很久,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当年所作之事,直接改变了修真界的天地灵力,使原本灵力稀薄的天地,开始灵力充沛起来,所以人称剑禾九州第一功!  

PS:(请各位看官,多看几遍上面的诗。记不住也没关系,后面会频繁出现。)  

棠醉把玉简从额头移开,看了一眼窗子外。  

此刻阁楼之下,行人不止。沿街叫卖声声未绝,他不由感叹世俗界的安详。  

自己踏入修真一途,前路茫茫。但修真一道,本就是逆天而为之,棠醉只能一直走下去。  

根据玉简上面所记载的,三溪镇只是一个小镇。周旁都是山川沼泽,属于荒蛮之地,而三溪镇是这山川中唯一的平原,居住的人口自然密集一些。  

因为修真门派大多都傍灵山,倚秀水,皆是建立在灵脉之上。这能让自己的修真门派更好的吸收天地灵气,加速门人修炼的速度。有利于门派整体的修行。  

所以三溪镇附近,没有任何修真派别,最近的也就是征战堂,但距离此处也有四百多公里,且要过很多险恶之地,比如返途的必经之路——白猿魔林。  

魔林中遍布通体白色的魔猿,这些白猿长居此地,因吸收天地灵气,而得了智慧因果。有些足有灵动期修为,更有甚者传闻还有筑基期的猿魔王存在。  

征战堂位于陈州疆域中的秣陵秘境之中,陈州大小区域,一共划分有七十二地。  

有的称之为国家,一如燕璇国。有的根据所处之位置及周遭环境进行命名,共大致分为七十二地。  

而棠醉家乡青冥镇所属的燕璇国,在陈州疆域中七十二境的排名中,修真资源、地域大小,排名只在末位。  

而铁洪忠的修真门派——征战堂所属于的秣陵秘境却得天独厚,是连接天下九州中,去往云州疆域的要塞,灵脉遍布,许多修真世家与门派坐落其中。  

但燕璇国和征战堂就相隔甚远了,筑基期高手想要跨越二者,光靠飞行,也要几年之久,只能用一些强大修真城池的传送阵,才能到达。  

棠醉看完玉简,不由得感叹天下之大,自己渺若蝼蚁。  

而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