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剑之道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轰隆!  

看着天穹上轰然砸落的第九道雷劫,陈新竹的内心无比冷静。  

还差一点!  

下一刻,神雷破开虚空,重重的劈在了陈新竹身上。  

也就在这一刹那,陈新竹的双眼之中猛然亮起了一抹锐利的剑光。  

铛!铛!铛!  

清脆悠扬的铃铛声从体内响起,一圈又一圈的漆黑色波纹以陈新竹的祖窍神庭为中心,朝着身体四方扩散开去。  

呲哩呲哩!  

刚侵入体内的神雷破灭之力瞬间遭到了强烈的抵抗。  

一圈又一圈的漆黑波纹接连扫过,在陈新竹全力催动道兵之下,后继乏力的神雷破灭之力也没能坚持多久,很快就被荡魂铃震散。  

“呼…呼…”  

重重的喘着粗气,陈新竹的内心充满了喜悦。  

一九天劫,渡过了!  

随着体内最后的破灭之力散去,远超以往的生命之力猛然爆发,修复、强化!  

很快,陈新竹的道体恢复如初。  

变得比之前更强!  

在一次次的破灭修复之间,随着剑之道境的不断融入,他的肉体已经进化成了能完美匹配他剑之道境的体质。  

剑之道体!  

而且和大多数宗师仅扛过三四道雷劫不同。  

八道半!  

陈新竹可是足足扛过了八道半雷劫。  

这种变态的壮举,使得他的肉身在被雷劫的不断锤炼中直接跨越了半步道体,彻彻底底的转化为了真正的剑之道体。  

要知道,当今天下的众多宗师妖王,他们的道体认真来说也只是半步道体。  

只有其中极少数的佼佼者,才能在数十近百年的不断磨炼中,将半步道体彻底的淬炼成了完整道体。  

也就是说,用肉身扛过了八道半雷劫,相当于直接节省了陈新竹淬炼道体的数十年苦功。  

真可谓是一步登天,仅论道体的强度,恐怕他已经站在了天下最顶端。  

然而,这还不是天劫最大的机缘…  

随着第九道雷劫散去,方圆数百里内的天地灵气仿佛狂欢一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朝着凶虎山上空凭空而立的陈新竹极速涌来。  

在完整剑之道体的转化下,那浓郁到几乎和液体一般无二的天地灵气,很快就被转化为了锋芒无尽的剑元。  

同一时间,陈新竹的神念有些迷离。  

好似和这方天地彻底的融为了一体,又好似化身成了这方世界的天道。  

隐隐约约之间,他好似看到了无数的剑痕在眼前一闪而逝…  

凶虎山巅十数里外,黄衫剑客在一棵大树的顶端停下了脚步。  

看着那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的天地灵气,看着九天之上那缓缓消弭的劫云。  

他不由得脸色一喜。  

“这是…渡劫成功了!”  

轰隆!  

随着一声巨响,一道足有百米高的擎天巨剑瞬间浮现在了凶虎山上空。  

下一刻,一股斩天裂地的可怕锋芒直插云霄,瞬间洞穿了天上的劫云。  

“这是…”黄衫剑客满脸激动。“道境法相——!!”  

虽然只是一介散修,但是黄衫剑客的见识并不少。  

从法相的形状来看,这位新晋宗师很可能和他一样,也是一名剑客。  

不仅如此,这擎天巨剑高达百米,分明代表着这位刚刚渡过天劫的宗师,道境的领悟赫然达到了一成。  

“嗯?!”  

黄衫剑客忽然怔住了。  

另一个方向,三人小队也来到了凶虎山顶峰附近。  

“这、这、这是怎么回事?!”  

三人张大了嘴巴,目瞪口呆的看着九天之上,那正在疯狂生长的擎天巨剑。  

一百一十米。  

一百二十米。  

一百三十米。  

二百米!  

不过数个呼吸的时间,陈新竹身后的擎天巨剑,就直接增长了一倍。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  

二百一十米。  

二百二十米。  

二百七十米!  

“这、这是什么情况??”  

黄衫剑客看着这难以理解的一幕,大脑有些混乱。  

不过十七个呼吸的时间,这巨剑法相就在他眼前极速增长了近两倍!  

也就是说,这位神秘的新晋宗师在短短十七秒的时间内,对于道境的领悟直接从一成跨越到了二成七!  

这是什么概念?  

就拿之前在遗迹里,被陈新竹艰难斩杀的那位雨山宗师来说,他的道境法相也不过二百米高。  

也就是说,他对道境的领悟也不过两成而已。  

而陈新竹现在已经达到了二成七,已经彻底超越了那位雨山宗师。  

但是,要知道的是,那位雨山宗师在天下诸宗之中可不是弱者…  

“这、这怎么可能!!”  

黄衫剑客看着足足二百七十米高的擎天巨剑,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道境什么时候这么好领悟了?!  

二成七,这种道悟水平在一劫宗师之中都已经是佼佼者了。  

怎么会出现在一位刚渡劫成功的新晋宗师身上??  

新晋宗师?  

刚渡劫成功?!  

心神一震,黄衫剑客猛然想起了一个传说。  

“难道说,是传说中的与道合真——!!”  

想到这里,黄衫剑客下意识的张大了嘴巴,双眼之中满是骇然。  

陈新竹的感知有些朦胧,但精神却无比清明。  

“这就是与道合真吗?”  

这一刻,陈新竹仿佛来到了大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