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丐帮到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单逸明移开目光,看向另一个方向。  

“那位白眉老者,是阳州一流门派天鹤山大长老,一手上乘武学天鹤双拳,擅长以点破面,端是不凡,人榜排名高居第六位。”  

单逸明继续为几人介绍。  

“那边的高大黑袍老者,是阳州一流帮派黑虎堂左护法,一手黑虎刀法,煞气十足,人榜排名第五十三位。”  

“那一边的白袍老者,是阳州一流世家白家大长老,速度不凡,掌力冰寒,人榜排名第五十八位。”  

“还有那位灰衣老者,是阳州一流门派天心门大长老,一手二流武学催心掌,掌力狠辣,人榜排名第六十二位。”  

一连介绍了五人,单逸明脸色才放松了点。  

“目前到场的人榜高手就这五位,不过遗迹出世之前恐怕还会多上几位。当然,人榜之外也有不少实力不俗的高手,都不能小觑。”  

就在众人说话之时。  

不远处的明教长老鲁玉泉起身,看向远处的山林。  

看到这一幕,陈新竹心中一动,循着他的目光看去。  

没多久。  

山林之中又走出了九名红白相间的明教高手,虽然人数不算多,但看起来都是高手中的高手。  

看到这一幕,在场众人都纷纷脸色凝重。  

明教本来就人数最多,现在又来了一群高手,这让其他势力如何相争?  

只见天鹤山掌门当即往前一步,看向新来的一名明教长老,大声说道。  

“罗长老,你明教来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明教罗长老闻言,看了一眼天鹤山的弟子,轻笑一声。  

“宋掌门说笑了,你天鹤山高手几乎都来了吧?我明教只是来了一小部分而已。”  

听到这话,天鹤山掌门眉头紧皱,语气也有些不善。  

“罗长老,这里是阳州,你明教这么做,是不把我阳州武林放在眼里,是不是太过分了?”  

话音落下,其他八位阳州本地的先天高手,同样上前一步,气势纷纷锁定明教罗长老。  

他们这些人虽然平时也是多有纷争,但是面对阳州之外的势力,还是能保持一致对外。  

再加上镇国大宗之间也是互相忌惮,这才保持了阳州现在的局面。  

看到这一幕,明教罗长老、鲁长老都脸色一变。  

当然,他们并不是惧怕,而是愤怒。  

这些小帮派以为联手就能让明教退让?  

若不是其他几派和皇室一直暗中阻挠,区区阳州,随手踏平。  

想到这里,鲁玉泉脸色难看的扫视了一眼远处看戏的严定。  

收回目光,鲁玉泉看向阳州的九名先天高手,语气冰冷的道。  

“怎么?你们阳州武林这是准备挑衅我明教?”语气之中冰冷而肃杀。  

在常人看来,以二对九,完全就是找死,但是明教二人,却是一点不惧,底气十足。  

他们可是明教长老,拥有整个明教做后盾。  

而明教,可是占据三州之地,拥有三位天下宗师的最顶尖势力。  

更别说,明教教主还是天榜第一宗师,名义上的武林第一人。  

若不是外有妖魔这等大敌,明教早就横扫四方,威压天下了。  

想到这里,鲁玉泉更加傲气。  

天鹤山宋掌门和其他几人对视一眼,开口说道。  

“鲁长老,你明教如此咄咄逼人,可就不要怪我们联手了。  

你明教这三十一名弟子若是全部进去,到时候人死光了,可别怪我们。”  

说到最后,宋掌门语气凛然,杀意上涌。  

鲁玉泉冷笑一声,刚准备说话。  

却听一声苍老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不由得一顿。  

“几位,遗迹还没现世呢,怎么就吵起来了?”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纷纷看去。  

只见一名八旬老翁,一身土黄色长袍,从山林走出,笑呵呵的看向众人。  

看到来人,在场的所有先天高手全都眼神一缩。  

内心一震!  

这是…  

丐帮八袋长老,地榜第三——亢龙手季天翰!  

这可是宗师之下排名前三的绝顶高手,上乘武学早已圆满不说,还参悟了一式降龙十八掌。  

可以说已经半步踏入宗师之位,实力之强,远不是在场众人能比。  

要知道,在场包括严定、鲁玉泉在内的十二位先天高手,没有一位登临地榜。  

其中,实力最强的天鹤山掌门,也不过是把自家上乘武学修练到小成境界,上乘真意离大成还有半步之遥。  

至于其他人,上乘武学大多都困顿在入门境界,实力差距就更大了。  

角落。  

听到单逸明的介绍,陈新竹这才知道,眼前这位八旬老翁居然是丐帮八袋长老。  

不过。  

看起来穿着还是挺讲究的,一点不像小说中的丐帮长老形象。  

陈新竹仔细打量了几眼。  

这才发现,这位季长老腰间挂着一个小袋子,上面绣着一个大写的“八”字。  

这就是“八袋长老”?  

八袋长老不是应该身挂八个麻袋吗?  

就在陈新竹胡思乱想之时。  

明教罗长老,脸色凝重的看了一眼季天翰,再看了一眼他身后走出的十多名丐帮高手。  

开口说道:“没想到季老居然亲自来了,看来丐帮对这座遗迹是势在必得?”  

听到这话,天鹤山宋掌门等人,心神一紧。  

却见。  

季天翰,拿出手中葫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