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观音现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二位长老嘛,外面雨大风大,快进来歇歇吧。”  

那名被老妪颤颤巍巍唤作「善儿」的女子缓缓从门后走出。  

荆钗布裙,眉眼温婉,只是站在那里便有一股与生俱来的慈悯之意。  

明明不过是初相识,无论是眉眼,亦或是神情,却都给人一种恰似旧人的熟稔亲切。  

便是法海意观神守,也是恍惚间不自觉地应了一声,迷迷糊糊随她走进了屋内。  

待到反应过来,身后的风雨声却是已被房门拒阻在外面。  

“小长老怎么了?”  

将门阖上,转过身见法海犹然愣在原地,女子温声询问道。  

“阿弥陀佛,只觉得施主甚是面善,似是曾在哪里见过一般。”  

法海勉强挤出笑脸,诵了一声佛号,心中却是疑窦丛生。  

因为从小被送往沩山寺的缘故,他这些年来几乎很少接触女性,不消说能够给他留下如此熟悉感觉的女子,更是凤毛麟角。  

想来除了他此世的生母与阿姊,应该再无其他才对。  

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位初次见面的女子,却让他止不住想要去亲近,实在是难免会惹人在意。  

“或许是你本心使然,若是觉得面善,你且把我当作是旧友重逢吧。”  

女子柔柔地笑了一声,也不替法海解惑,道了个玄机,轻移莲步,便要引着法海师徒朝里堂走去。  

“二位长老随我来吧,莫要让母亲等急了。”  

本心使然?我的本心,难道不是天生一颗佛心吗?  

等等,善儿?!  

冥冥之中仿佛抓住了什么似的,法海忽然整个人放轻松下来。  

倘若真是他猜测之中的那位大佬,那今天应该也就不会是什么大事了。  

松懈下来的法海,甚至还有心思观赏沿途的一番美景。  

走过漫漫长廊,入目是一处雕梁画壁的轩华之室,乳白色的云珠点缀在四周,厅堂中央,生满了道不出名姓的兰芝玉叶,花影摇曳,好似庆云笼罩,瑞霭遮盈,又如误入仙家洞府,着实令人流连忘返。  

堂中,一位老妪斜斜地倚靠在太师椅上,微微眯着眼睛向法海看来。  

“善儿,你将二位长老请来了吗?”  

没有揭穿对方是如何隔着老长一道廊腰,还能让自己清晰听到她的声音,这似乎已经不是单单一句中气十足可以说得通了。  

法海双手合十,恭恭敬敬朝着端坐在厅堂上的老妪行了一礼。  

“小僧法海,师承宁乡沩山寺,多谢施主恩惠。”  

行礼时,法海却是不忘将右手腕上缠绕的佛珠露出,故意放在那对所谓母女的面前,试探道。  

“不知二位施主可否告知名姓,待到小僧返回寺中,必会将二位施主的牌位供奉案上,日夜诵经祈福,以报今日收留之恩。”  

“些许小恩小惠,不值一提。老身久居骊山,世人大多已经忘了我原本的名字,便唤我骊山姥即可。这位是我的三女儿,名字叫做妙善,因在家中排行老幺,大家平时都称她一声善儿。”  

老妪一阵仓促的咳嗽,断断续续地诉说着。  

骊山姥?妙善?  

等等,我只是试探一番,没指望你们把真名报出来啊,难道现在的仙佛都是只玩真实的吗?  

对方如今都说出了名号,法海却是再不能够装傻,正了正僧衣,连忙作参拜状,恭声诵道:  

“贫僧法海,见过骊山老母,见过观世音菩萨。”  

而一旁的昨非,听到法海道出这两个尊号,却是完全傻愣愣站在原地,便是法海疯狂朝他使眼色,也是看见不得。  

“莫要白费力气了,老身暂且屏蔽了他的五官,这方天地却是只有你我三人。”  

被法海道破真身,骊山老母也是从椅子中站起身来,依旧是原先那副老妪的模样,神态间却是掩饰不住的仙姿绰约。  

“老身倒是有些好奇,你是何时发现不对劲的。”  

见骊山老母不似责怪自己的模样,法海挠了挠脑袋,腼腆地笑了笑,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方才发现这座府邸时,小僧便隐约已觉得有些不对,荒郊野岭的,若非有通天手段,又有几户正常人家敢将家宅选在这种地方。”  

“小僧本意就此装作没有察觉,换条道路通行,不料却被那傻徒弟道破了关隘,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前来。”  

“再者先前菩萨与小僧开门时,曾给过小僧一种有如慈母的感觉,骊山姆又曾唤菩萨善儿,小僧思前向后,符合个中条件的,怕是也就只有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普萨了。”  

“原来是我这里出了纰漏。”  

法海才说完,观世音菩萨已是恢复了真身,手持玉净瓶,笑容慈悯依旧。  

“是菩萨慈悲,有意让小僧发现的才是。”  

法海不露声色地拍了一记马屁。  

“只是可惜,我二人起初还有一场考验与你,既然你已经道破我们身份,那考验也就没有再继续的必要了。”  

骊山老母挥挥手,笑容中带着些许无奈。  

“本来你若是能够通过这场试炼,我应允过你家祖师要送你一场仙缘,如今看来却是不可得了。”  

等等?仙缘?还是自家祖师拜托骊山老母许下的?!  

法海突然有种错失一亿的心痛感。  

你倒是早说啊!你为什么不早说呢!你要是早点告诉我,我就是装疯卖傻,也要把那份机缘骗到手再说啊!  

“那个…阿姆,其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