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青城山剑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汴州。  

汴州原本是朱氏皇族的大本营,此刻却已经改为他姓。  

如今,汴州表面上是晋王世子李存勖的地盘,可暗地里却早被不良人所控制。  

汴州已成为不良人之中,除了藏兵谷之外的一个分据点。  

此时,汴州的一处阴暗的房间内。  

镜心魔对着上方恐怖的存在跪拜道:“大帅,我们的人,找不到李嗣源了,而李嗣源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天师府。”  

“天师府…”袁天罡沉吟片刻。  

自镜心魔对他言及李嗣源可能是变数之时起,他就对李嗣源很是留意。如今李嗣源的消失,倒让他思绪万千。  

这时,镜心魔又道:“据探子禀报,有人在天师府远远看到了异常天象,很可能是五雷天心诀所引起。”  

“依属下之见,那李嗣源之所以已经消失,很有可能是他已经修炼了五雷天心诀,目前正隐在暗处,韬光养晦,伺机而行。”  

袁天罡淡淡道:“既是如此,那就尽快将他找出来。”  

“属下知道了。”  

这时,突然见到一个黑影出现在门外。  

黑影向袁天罡见过礼之后,便呈上一个信封。  

袁天罡接过信封,迅速打开,浏览两眼。  

“冰英冢被别人打开了。”  

“这怎么可能?”镜心魔闻言,顿时大惊失色。  

这冰英冢是李淳风所布下的玄机墓穴,常人根本难以打开。若是满足不了打开的条件,就连不良帅袁天罡,也不敢保证能够强行打开。  

也就是说,这冰英冢并不是被别人强行打开。  

镜心魔顿时沉吟道:“殿下不是一直待在青城山剑庐吗?”  

袁天罡面具下的双目摄出令人胆寒的冷光:“李星云虽然身在剑庐,但他的血,却很有可能被别人得到。”  

李星云毕竟是个习武之人,又在江湖中闯荡了有一段时间,难免会见血。  

袁天罡沉声道:“从梁国至晋国,李星云分别接触过朱友贞、朱友文、李嗣源三人,还有可能接触过李克用、李存勖等人…”  

镜心魔顺着袁天罡的念头,沉吟道:“如今朱友贞已死,大帅是说,冰英冢有可能是被这剩下四人中的一人所打开?”  

“不错。”袁天罡微微点了点头,沉声道:“而且温韬此人,肯定也参与过这件事。”  

镜心魔点了点头,他非常清楚温韬的长处。  

“大帅,要不要属下除掉温韬?”  

“温韬暂时就不用管了,而且他也不是那么容易便找得到的。”袁天罡摇了摇头,继续道:“温韬武功虽低,但其逃命的功夫却是不弱。他既然能从本帅眼皮子底下逃走过一次,并拿走龙泉剑,就足以说明温韬此人并不好对付。”  

“不过,温韬背叛我,无非就是为了寻得天下有名的墓穴,他既然已经去了冰英冢,那么总有一天,他会找到乾陵。”  

“那属下该如何做?”  

袁天罡冷冷地道:“本帅不但不阻止温韬,反而还要顺其心意,让他打开乾陵!”  

镜心魔顿时叩首,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袁天罡道:“如今,中原尽在我手,下一步该让天子出山了,天子不出山,乾陵便打不开…你去把他叫过来。”  

“属下遵命。”  

半晌后,黑衣人便来到了袁天罡面前。  

黑衣人见到面前养育自己多年的“亲人”,心中思绪万千,但到最后还是化作了一句话。  

“参见大帅。”  

袁天罡没有过多废话,而是直接道:“本帅上次给过你一次机会,但你没有把握好。”  

在袁天罡面前,黑衣人不由得为自己争辩了一句:“那是因为镜心魔擅自行动…”  

袁天罡淡淡地看着他,道:“为王者,御下不严,亦是为过矣。”  

黑衣人呆了下,却是不敢看向袁天罡,也不敢反驳。袁天罡的语气虽淡,但压迫力却是不小。黑衣人只感觉被那双眼睛盯得有点后背凉。  

“大帅说的是。”  

他微微定了定神,又听到了袁天罡冷淡的声音。  

“这次,我再给你一次机会。”  

黑衣人听到这里,心中顿时一惊,连忙恭谨地低头抱拳。  

“去青城山剑庐,请李星云出山,解开乾陵墓穴。”  

“遵命。”  

此刻的青城山剑庐,万籁俱寂,一如往日那般静谧安逸.....  

李星云与姬如雪在这剑庐之中,已经安逸地生活了近半年。  

这里青山环绕,绿水盈盈,端的是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可就在这时,剑庐内突然有一阵脚步声顺着剑庐外的木桥传来。  

踩在木桥上的脚步声虽然很轻,但却早被耳目皆聪的李星云察觉到。  

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这让李星云不禁皱起来眉头。  

姬如雪见到皱眉的李星云,顿时有所警觉。  

“星云......怎么了”  

李星云面色凝重地道:“有人来了!”  

“有人来了?”姬如雪也是蹙起眉头。  

她不禁暗自思忖,但还是想不到会是何人到此:“会是什么人?”  

“我不知道。”李星云听着来人轻微的脚步声,沉吟道:“但这个人无疑是个武功高手,而且其功力不在我之下!”  

姬如雪思索道:“是张子凡吗?”  

李星云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不是。”  

这时,一个模糊的黑色人影慢慢靠近了剑庐正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