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设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如果是此刻的赵军是五万多头猪的话,那可能还真会对秦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因为猪这等牲畜,心中生出了慌乱,只是撒丫子狂奔,到那时候,即便是全副武装的秦军也休想拦住。  

可是眼前的赵军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五万赵军完全落入了秦军的算计当中,是故,从一开始,连绵的箭雨以及突如其来的爆炸声,早已极大的动摇了赵军抵抗的心思。  

其后,秦军如潮水一般,从两侧山林出现,更是令赵军完全陷入了崩溃之中。  

局势几乎是一面倒的状况。  

即便是一些赵军的将领想要组织人手,进行反攻,可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又有谁来听他们的呢?  

更何况,这些赵军的将领,多数都已经是自顾不暇了,有些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只刺猬,身上扎满了箭矢。  

半日之后,夕阳的余晖洒下,整个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血腥以及战火硝烟熏过的味道。  

蒙拓立在一处地势略高的地方,扫视着战场的情形。  

如今的蒙拓,比起当初扶苏在北地初见之时,可是成熟了不少,嘴角两边已经有了浓浓的胡须。  

眼睛更是炯炯有神,既有着一股少年人的锐气,但同时,亦是有着几分稳重。  

正是因为如此,蒙恬才放心让蒙拓统领着人马来伏击赵军。  

“所有战俘,尽快押送回去。”蒙拓没有丝毫的迟疑,战俘,这件事是蒙恬临行前特意交代的,而且,这方面也是扶苏比较关心的。  

从扶苏掌权开始,就不断地对这些人灌输“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毋独攻其人而攻其心”的理念。  

经过这么多年的灌输和教育,不少人都开始逐渐了解扶苏这一思想的前瞻性。  

人,才是根本。  

若是能收为己用当然好,若是不能,也要尽力铲除,相比较起来,反倒是土地的位置要往后面排一排了。  

而如今的秦军,显然也有着一套班子,专门负责将战俘转化成合格的秦军士卒。  

纵然转化不了,也会令其在秦国安定下来,分发土地农具,令其在秦国耕种土地。  

倘若遇到更顽固一些的,又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这才会考虑将其放归故国。  

这不过,在扶苏这一套思想教育的组合拳下来,倒是很少有人能够撑到最后一波,选择拿一些路费归乡。  

最开始这样的人的确不少,可那不过是刚刚开始,扶苏组建的这套班子还不怎么熟练,可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早已经是得心应手。  

劝说这些战俘留下来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  

基本上几次谈话下来,这些战俘都会选择留下。  

“打扫战场,快。”蒙拓此刻亦是有些忍不住催促道。  

歼灭了赵国五万先头部队,并未令蒙拓感到轻松,相反,蒙拓可是清楚的知道这随后而来的还有赵国的二十万大军。  

而函谷关,秦军到目前为止,连十万人马都没有。  

是故,要面临多大的压力可想而知了。  

包括扶苏一开始也未曾想到赵国会如此下血本,是真正的倾其所有,来一场豪赌,以覆灭秦国为目标。  

只不过,蒙拓也清楚,只要给秦军一段时间,不需要多,哪怕十日的功夫,都足够了。  

真正动员起来的秦国,一个赵国,可还根本不够看。  

此刻陈余坐在马上,赵国大军缓缓的推进,距离函谷关估摸着再有一日的功夫便可抵达。  

此番出征,陈余胜券在握,在陈余的设想中,此刻他的那个堂弟陈展如果顺利的话,应该已经攻破函谷关了。  

函谷关一破,这秦国东面便再无险峻之地可守,接下来赵军完全可以一马平川,然后直取咸阳。  

到了那时,也是他陈余号令天下的时候。  

只不过令他有些奇怪的是,为什么陈展这厮到现在还没有派人来传信给他。  

这厮不会一时兴奋过头了吧?  

陈余心中暗自的揣度,想想陈展平日里的为人作风,陈余觉得倒是有着很大的可能。  

本来这一次陈余一开始也并未打算让陈展率领赵国的先锋部队,可是陈展左磨右磨,加上陈余以为如今秦国已乱,想来无暇顾及函谷关,陈余这才答应让陈展来统帅赵国的先锋部队。  

毕竟在陈余想来,陈展怎么说也是自己人,这份功劳留给自家人总比留给外人要好得多。  

忽然间,两名士卒带着一名满脸黑灰,衣甲划破,左臂上还插着一支箭矢的人来到了陈余面前。  

此人身上的衣服,依稀可以辨认出就是赵国的士卒,而其这幅容貌,显然证明了此人经历了一场极为惨烈的战役。  

“这是怎么回事?”陈余心中一突。  

瞧见眼前这人这幅样子,陈余心中蓦然间有了一丝不妙的感觉。  

那名士卒见是陈余,立即哭道1:“大将军,那秦军设伏,我…我赵军五万…五万先头部队都完了!”  

“什么?”陈余瞪大了眼睛,翻身下马,一马揪住了士卒的领口,道:“你再给我说一遍?”  

“完了,都完了!”士卒眼中露出一阵灰暗之色,道:“五万赵军几乎全军覆没…”  

“陈展呢?”陈余近乎咆哮了出来。  

“陈展将军在一开始,就已经被秦军给射杀了!”  

“陈展误我啊!”这一刻,陈余心中想的不是陈展是不是自己堂兄弟的问题,而是杀了陈展的心都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