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童哪吒2-第八十六章:比干的疑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翌日,大朝会。  

在尚喜唱喏完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后,一身星空官袍,站立于百官之首的苏瑾突然出列道:“启禀大王,贫道这两日来走访街市,见市井小民相互斗殴,宛若血仇;  

见地痞流氓欺凌弱小,制造惨剧;  

见江湖人士仗剑而行,争凶斗狠;  

见夜间走水,火烧民宅…  

在繁华盛世之下,隐藏着无数隐患,而这些隐患凭借着一些衙门官吏根本无法遏制。  

为整治这些乱像,贫道建议成立王城兵马司,专项负责除暴安民,调节矛盾,防止江湖侠客以武乱禁,疏通街道和沟渠,防范火灾…”  

听着他洋洋洒洒的劝谏,文武百官霍然变色。  

无论文官还是武将,都很清楚这兵马司一旦成立,掌控兵马司的人瞬间就能成为一方巨擘,成为朝歌万民头顶上的天!  

而掌控了兵马司,就相当于掌控了整个朝歌,但凡是在城中居住的百官,谁又能不给几分薄面?  

“国师大人,这兵马司衙门的权利是不是太大了些?”比干出列道。  

苏瑾摇头道:“并不大,他们的监管对象都是百姓和侠盗,不是百官和权贵。在这种情况下,若大家对此还有意见,那么我就只能奏请大王组建锦衣卫或者厂卫了。”  

“国师,何为锦衣卫,厂卫又是什么?”纣王极有兴趣地问道。  

苏瑾淡淡说道:“锦衣卫,名字的含义在于锦衣夜行,是多行走于黑暗中的行者。  

他们只对大王负责,武功高强,异于常人,有监察百官的权利,密探无孔不入,某位大人什么时刻吃了什么东西,都能一清二楚,只要大王想要知道的事情,就不会再有模糊不清的地方。此外,锦衣卫还有设立诏狱之权,寻常官员可先捉后报,乃至先斩后奏…”  

“国师大人,我们还是来说一说建立王城兵马司的事情吧!”听到这里,百官们的脸都白了,心里翻滚着阵阵寒意,首相比干转头望了几眼群臣,迅速开口打断了苏瑾的提议。  

只不过这提议对大臣们来说像是一柄悬浮在脑袋上的利剑,可对国王来说就是握在手心里的兵刃,纣王就对这锦衣卫机构很感兴趣,笑道:“时间还长,首相大人不必担心什么…国师,你继续讲一讲锦衣卫。”  

“大王,还是说正事要紧。各位同僚,我赞同成立王城兵马司,还有谁赞同,谁反对?”比干一看纣王脸上那狂热的神色,就知道绝对不能再让申公豹说下去了,否则纣王一定会想方设法的组建锦衣卫,文武百官们的日子就难熬了…  

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死道友不死贫道,和那监察百官的锦衣卫相比,只是重点关注着民间的王城兵马司,貌似远远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苏瑾很满意如今朝堂上的这副现状,忠臣巩固江山,佞臣不拖后腿,双方以自己为纽带,维持着一个脆弱的动态平衡。  

他着实不愿打破这份平衡,因而就不能坐视忠臣遭到迫害,抬目道:“大王,锦衣卫只是贫道的一个构想而已,非到国家颓败之时不可启用。因为它会造成君臣离心,严重激发君臣间的矛盾,使得双方之间再无一丝情分,唯有冰冷的立场和利益,引起朝堂震荡。”  

纣王换位想了想,若自己是大臣,一举一动都在国王的目光注视下,恐怕也心难安,意难平,旋即只得暂时将其抛之脑后,道:“有关于锦衣卫的事情容后再议,现在继续商谈有关于王城兵马司的问题,还有人反对吗?”  

被构想中锦衣卫组织吓破胆的百官们,对于王城兵马司的提议再也没有了那么强烈的抵触心理,满当当的大朝堂内一片寂静,竟是连一道反对的声音都没有。  

纣王无声地笑了笑,道:“既然无人反对,那么寡人宣布,自即日起,成立王城兵马司,职责就如同国师之前所阐述的那般。”  

“敢问大王,王城兵马司应当适配多少人手?”他的话音刚落,比干便在第一时间问道。  

“关于第一任兵马司头领以及有关于兵马司的配置,国师肯定也有腹稿了吧?”纣王懒得去思索这些,第一时间向苏瑾问道。  

比干:“…”  

也不怪国师会架空你,就算不架空你,凡是都问国师决断,和架空你有何区别?  

着实想不明白,同样都是权臣,同样都是将纣王当成提线傀儡,可为何纣王对闻仲是又惊又怕,对申公豹却是信任有加,一点都没有身为帝王应该有的防备?!  

“贫道认为兵马司可设司长一名,副司长四名。司长主要把控大方向和具体的工作纲领,四大副司长分配至东西南北四个区域内,每人管理一个区域,遇到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再请示司长。  

而这人选,私以为飞廉将军就很合适,首先,飞廉将军从军二十多年,有丰富的沙场经验。  

其次,飞廉将军人缘极差,也不用担心他会用这内城中最重要的兵权结党营私,四方通融。  

当然,最重要的是,飞廉和恶来父子天生心狠手辣,能够镇得住那些作乱的魑魅魍魉,以及跳梁小丑!”  

纣王默默颔首,道:“既然是国师引荐的,寡人就不多说什么了,飞廉何在?”  

“臣在!”即便是以飞廉喜怒不形于色的城府,此时亦是心神激荡,眼眸中甚至闪烁着精光,大步跨出文武之列,跪倒在王座之前。  

“自此刻起,擢封飞廉为王城兵马司司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