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 一战定乾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苦竹上人自小在静禅院长大,还是小沙弥的时候,就开始修炼禅门武学。  

而禅门武道入门武学便是罗汉拳,所以苦竹上人虽然以软竹为武器,但拳脚功夫丝毫不弱。  

苦竹上人并没有着急进攻,禅门武学最是古朴无华,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藏杀机。  

方扬此刻并没有跟前两场一样,准备后发制人,拳脚之争,夺的就是气势。  

而自己修炼的太祖长拳更是如此,太祖长拳是大晋开国太祖,从百万军中,一次又一次生死之战,领悟出来的武技。  

因为正是军中千锤百炼而来,所以入门最为简单,如果入门不简单,大军怎么可能统一支配学会?  

但入门简单不代表它的威力就弱,反而太祖长拳因为是千百次厮杀中诞生,所以每个招式都是勇往直前,有我无敌。  

这么一门气势汹汹的拳法,怎么可能来个后发制人,它需要的只有进攻。  

方扬双腿一蹬,整个人立马向苦竹上人冲去,双拳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直接向苦竹上人砸去。  

苦竹上人只觉得一股拳风袭来,脸色一正,罗汉拳正式向方扬打去,拳脚之争,就是拳拳到肉,最是野蛮热血。  

方扬拳头一转,快速变招,苦竹上人脸色一变,自己的攻击已经发出,谁知道方扬竟然换招圆润,没有丝毫勉强的痕迹。  

“来的好!”  

苦竹上人大喝一声,整个身子像一杆标枪,直接以拳头为枪尖向方扬打去。  

方扬此刻根本就没有后退,双拳反而更进一步,直接对着苦竹打去。  

气势之争,一步退让便是处处压制,如果自己退缩一次,太祖长拳势如猛虎的招式,反而会成为掣肘,威力就会大打折扣。  

瞬间两人的拳头相撞,如同两个人形暴龙面对面直接冲击,一声爆响,两个人都不自禁的往后退了几步,青冈岩的擂台上硬生生被两人踩出几个脚印。  

可想而知此刻两个人的力道到底有多大,但方扬两人根本没有顾及自己承受如此巨大的力道,转眼间两人又冲在一起,手脚挥动,拳拳到肉。  

整个演武场的人热血都被激发出来,这样野蛮的打斗,才最让人荷尔蒙激发,这才是武道最直接的魅力。  

方扬双拳一拳接着一拳,根本没有停歇,也根本不顾自己被苦竹打中多少次,登峰造极境界的太祖长拳,在苦竹的深厚修为面前竟然也占不到多大便宜。  

但方扬根本就不能退缩,一旦退缩,自己再也不可能有机会赢过苦竹上人的机会。  

修为差距就摆在那里,现在自己只有打出一往无前的气势,才有一丝胜利的可能。  

要知道,苦竹的修为的确很高,但苦竹的年纪已经快到大限了,听苦竹上台前比拳脚的意思,就是不想伤及身体,所以这就是方扬唯一能赢的机会。  

方扬根本不怕自己受伤,自己还年轻,再加上长青功卓绝的锻体功效,和苦竹上人对战又没有使用兵器,所以不会伤到武道根基。  

既然如此,方扬觉得自己根本不需要什么顾虑,完全就可以以伤换伤,而苦竹上人他绝对不会允许自己老迈的身体受伤。  

果然,形势跟方扬预料的一模一样,面对方扬密不透风的攻势,虽然苦竹能够攻击到方扬,但肯定也会受到方扬的反击,这根本就是方扬以伤换伤无赖的打法。  

苦竹上人的窘境,徐勇等人在观礼台上也看的清清楚楚。  

“哎呀,张玉南这小子分明是在耍无赖,不然以苦竹上人的修为,这小子早就被拿下了。”  

周博武看的一脸着急,恨不得自己上场,这简直是方扬在欺负苦竹上人不敢受伤。  

“虽然道理是如此,但你可要想清楚,咱们可是车轮战,要是他不拼命,根本就没有赢的机会,后生可畏啊。”  

铁剑道人说话倒是中立,但感叹后他话题一转:“不过,话说回来,能够以太祖长拳就和苦竹上人打的如此焦灼,虽然有部分苦竹上人放不开的原因,但也能看得出张玉南的太祖长拳也不简单啊。”  

“道长说的没错,张玉南的太祖长拳已经到达登峰造极的境界了。”  

徐勇叹了一口气,这张玉南真是怪物,想不到连太祖长拳都修炼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这种天资,世所罕见。  

“什么?这小子是不是修炼了什么武技,什么武技就要修炼到圆满境界?”  

所有人都吃惊不已,他们都不会怀疑徐勇的话,要知道徐勇可是跟随大将军狄任征战天下的将军,太祖长拳他再熟悉不过。  

看着擂台上拳法凶猛至极的方扬,所有人都叹了口气,再过几年,等到张玉南修为增加,谁还能制得住他。  

也许十年后,又是一个一流绝顶高手,冀州武林,看来崛起在望了。  

苦竹上人一手罗汉拳,可谓招招出神入化,但苦竹却在苦苦防守,根本不敢主动攻击,没办法,对面就是一个疯子,目的就是以伤换伤。  

原本还想着就算张玉南拳法凶猛,但又能撑多久,毕竟他可是经过两场车轮战,内气消耗很大。  

但谁能想到,这小子竟然不止武技境界高超,这内气恢复速度也是极快,自己现在根本就看不到张玉南内气消耗严重的痕迹。  

想到这里,苦竹暗叹一声,自己根本不敢以伤换伤,既然如此,再打下去也是徒劳无功,算了,只能对不起老朋友了。  

想到这里,苦竹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