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归乡(5/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左凌泉笑道:“这些都是有珍藏意义的纪念品,收藏是保留过往记忆,我又不是变态,怎么可能只收藏肚兜手绢。”  

姜怡把鹿皮符夹还给左凌泉,收起暗室里的各种家当:  

“这次回家,可就大婚了,小姨脸皮薄,估摸会扭捏一下,你可得劝劝她。”  

“那是自然,到时候盖头一盖,谁也不认识,有什么好害羞的。”  

“听灵烨说,老祖、莹莹姐拜过天地,不想打扰我们,静煣也是这么说,你也得劝劝她们。”  

“是嘛?”  

冷竹小声插话道:“她们可不是谦让,先拜堂就是先进门,从先来后到上讲,后进门的全是妹妹。好不容易排在前面,让她们重来拜第二次,一起进门不分先后,她们肯定不乐意。”  

姜怡点了点头:“对,所以你必须把她们也拉进来,要拜一起拜,她们要是搞特殊化捷足先登,我和小姨,还有灵烨,就也不拜堂了,按认识的时间来算。”  

冷竹插话道:“无论按认识时间算,还是按拜堂时间算,静煣姐都是老大呀。”  

姜怡眨了眨眼睛:“那就按照定婚约的时间算,反正你不安排一起拜堂,以后肯定没消停日子。”  

左凌泉笑道:“肯定得一起拜,这么重要的日子,有几个缺席的,多遗憾。”  

冷竹琢磨了下,询问道:“一起拜也麻烦,到时候谁走前面、谁走后面?”  

姜怡眨了眨眼睛,觉得这确实是个问题。  

左凌泉摇头道:“哪有什么前后,我把门改大点,到时候并排一起进门。”  

姜怡想想也是,略微算了下:  

“我、小姨、静煣…加起来九个人,仇大小姐打过招呼,贴身阿姨韵芝也得走个过场,那就是十个人,这门怕是得修的和宗门大殿似得…”  

冷竹眼巴巴望着,听了半天没见自己名字,不禁有点急了,小声道:  

“公主?”  

“嗯?”姜怡回过头来,明知故问:“有事吗?”  

冷竹眼神很是纠结,瞄了眼左凌泉,想让驸马爷帮忙搭个腔。  

左凌泉怎么可能忘记小冷竹,他忘了姜怡也不会饶了他,含笑道:  

“好啦,让我来安排吧,这些事儿哪儿能让新娘子操心。”  

姜怡见此,也不多说了,认真收拾起了行李…  

下午时分,一片烈马飞驰过江岸的绿野,奔向长青山内的山谷。  

马背上,左凌泉换上了一袭青色长袍,和初入京城时那样,腰间仗剑、英姿勃发,便如同在春日中策马扬鞭的游侠。  

姜怡侧坐在左凌泉怀里,火红裙摆随着春风飞舞,目光没有去看春意盎然的山野,始终停留在近在迟尺的俊美脸庞之上。  

如果没有长生,这可能是她想象中最想要的生活——红衣仗剑携俊侠、策马扬鞭三千里,直至走累了,才在一处环境清雅的绿地停下,房舍三间、良田几亩,忘却过往纷纷扰扰,眼中只有彼此。  

但如果没有长生,人手匆匆不过几十个春秋,她会青丝变白首,这张爱如骨髓的脸庞,也终将变成一个糟老头。  

姜怡凝望良久后,觉得短暂的美好,虽然更容易让人珍惜并铭记,但能活个几千几万年慢慢恩爱,估计也没人喜欢‘白头偕老’的凄美誓言。  

所以姜怡从沉浸的思绪中回过了神,转眼望向郊野:  

“你有毛病?三十多里地,眨眼就能飞过去,骑什么马?”  

左凌泉搂着姜怡策马扬鞭,笑道:  

“好多年没骑了,飞剑御风快是快,但莫得灵魂。真男人就该骏马宝剑携美人,要的就是这股‘侠’味儿。”  

“还灵魂…”  

姜怡无话可说,靠在左凌泉怀里,眺望着栖凰谷熟悉而又陌生的风貌。  

随着栖凰谷名声大起来,变成了名门正派,宗门之外可谓天翻地覆。  

原本的栖凰镇,如今已经扩建成了栖凰城,渡口正在修建,里面的仙家铺子目不暇接,没拆了重建的,估计就镇子外那座‘女武神庙’。庙里如今香火鼎盛,连梅近水路过时都进去上了柱香,也不知是想求‘女武神保佑她早生贵子’,还是在调侃玉堂。  

左凌泉来到栖凰镇,便下马步行,从焕然一新的街道上经过,沿途回忆着曾经的经历,偶尔还能在街道的老砖上,发现他当年打架时留下的些许剑痕。  

左凌泉已经走到这片天地的顶端,不会再被任何仙人俯看,如今再次回到第一次踏入仙门的地方,回想着曾经‘我若不成仙,就杀的世间无人敢称仙’的不屈壮志,心中难免感慨万千,觉得自己当年好二。  

牵着烈马走过街道,路边时常能看到摆摊儿的散修吆喝。  

左凌泉起初并未注意这些底层打拼的散修,但走着走着,忽然觉得其中一个散修有点眼熟,略微回想,走到跟前掏出了一个小瓷瓶,从里面取出了一只黑色小甲虫:  

“道友,你确定这是‘镇魂锁龙蛊’?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喂的东西不少,硬没用上过一次。”  

嗡嗡…  

黑色小甲虫也不知是不是听懂了,张开翅膀扇了扇,又钻回了瓶子。  

摆摊的散修,还记着这位要二两银子,硬给十两的大贵人,略显尴尬的笑道:  

“百年成妖、千年成龙、万年成蛊。道友这才养几年呀,您瞧瞧这油光水亮的甲壳,一看就不是凡品,精心养个几百年,才能看出效果。”  

姜怡眨了眨眼睛,觉得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