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乾坤万里春(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然在场所有修士加起来,造成的伤害也比不上十个九垓境修士,但‘天道守恒’,力量无论多小,哪怕是寻常一拳头打在天魔身上,也会有一拳头的伤害,出去的力道不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哪怕质量不高,只要数量上来了,这股力量也不容小觑!  

轰轰轰——  

山河崩碎的巨响,在远离九洲本土的永夜之地响彻。  

这一战,是破釜沉舟。  

累积在九洲生灵身上数万年的血仇和恐惧,在这一刻肆意倾泻。  

这一战,也是勐虎出笼。  

九洲万年累计的底蕴,在这一刻全部爆发。  

一个仙帝下界,曾经能欺压整个九洲,让大地横尸万里、孤魂遍野。  

而万年沉淀后,九洲最强十人,同时踏足九垓,望向无尽深空,和域外天魔说了一句:  

时代变了!  

既然天道是‘弱肉强食’,九洲向往和平不可取,那我就顺应天道!  

天道既然以强者为尊,那我就变成最强者!  

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  

曾经天魔视我等为猎物和蝼蚁,今天我倒要看看,在这片天地之间,到底谁是猎人,谁才是猎物!  

比拼消耗的围剿,持续了七天七夜。  

九洲古往今来,可能都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天魔估计更没遇上过。  

近乎无限资源的火力覆盖,让天魔肢体死死焊在了原地,失去勾爪,从始至终甚至动没能动弹一下。  

左凌泉仗着后方无穷无尽的补给,轮番交替,出了不下百万剑。  

在天魔复苏的速度变慢的时刻,左凌泉依旧如日中天!  

此情此景,就好似左凌泉前些日子站在镇魔塔顶,面对无穷无尽魔物时那样。  

不过彼此角色互换,底蕴不见边际的成了左凌泉。  

天魔则体会到了‘人力终有穷尽之时’!  

左凌泉眼神锐利如剑,带着出了口恶气的怒火,怒声道:  

“继续啊!我能靠毅力能撑半月,你能撑几天?有种给老子再撑七天,你再撑七天又能如何?”  

“噶——”  

天魔体内发出了雷鸣般的咆孝,没听懂左凌泉的‘叫声’,但感受到了左凌泉声音中,那股和它看向左凌泉时一样的‘蔑视、讥讽’,也体会到了左凌泉当时的绝望。  

左凌泉能靠着意志撑下去,是因为左凌泉背后站着整个九洲,他知道他会赢。  

而天魔道行再高,也不过是在虚空边角地带,靠着蚕食弱者成长的肉虫,拿什么和左凌泉比拟?  

轰隆——  

在体魄积攒的力量消耗殆尽,又无处补给后,天魔庞大的肢体开始迅速瓦解。  

左凌泉抓住机会,手持惊堂剑,一马当先冲到巨型眼珠之前,对着猩红童孔,施展了生平最强一剑。  

飒——  

猩红童孔望着他,一改往日的澹漠和蔑视,出现了一幕弱者才会有的恐惧。  

左凌泉感受到了天魔的惧怕,对此只觉得可笑。  

九洲无数生灵,在这只狰狞可怖的眼童前,露出过无数次恐惧;这次若不是准备充分,也将是如此,天魔可曾怜悯过一次?  

怜悯该留给心怀怜悯之人,对于妖魔,左凌泉能留给它的,只有体面的去见阎王!  

察——  

剑光一闪而过。  

巨大的童孔爆开,炸成一团血雾,又被术法迅速压成一个小点。  

不停复苏的肉块,失去意念的掌控,同时落地,变成无主的烂肉,在地上蠕动,又被外围的人山人海相继粉碎封印。  

震动的声音还在持续,不过这次变成了人的脚步。  

左凌泉提剑站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之上,身前已经没有了天魔的踪迹,他紧绷心弦,注意着周边风吹草动,其余人也是如此。  

直到许久后,大地上雷鸣般的震动逐渐减小,左凌泉剧烈跳动的心脏才慢慢放缓,他抬眼望向平静的夜空,又看向了身边气喘吁吁的佳人。  

上官玉堂褪下金甲,恢复了龙鳞长裙的造型,胸脯起伏,提着双锏左右看了良久,说出一句:  

“呼…就这?”  

梅近水担任医师,同时注意九个人的安危,体魄倒是不累,但有些心力憔悴。她靠在了崔莹莹身上,微微耸肩:  

“就这。我就说嘛,打开长生道完全没问题。”  

曾经的九大仙君,还有东洲尊主、剑皇、华钧洲各大老祖,南屿、奎炳、北狩洲的修士与大妖,乃至老陆、赵无邪、司徒震撼、程九江、王锐等人,都站在废土之上,左右四顾,看着周边的一切。  

“嚯…”  

“嚯——”  

“嚯嚯嚯…”  

也不知是那个惊吓过度的修士带的头,在一人发出呼喝声后,整个荒原从外到内,响起了潮水般的呼喝声。  

十余道人影,站在荒原的最前方,手指提着带血的兵刃,似有所感,望向了东方的天际。  

随着天地逐渐恢复平衡,一轮旭日,在清晨时分,洒在了万年不见天日的荒芜大地上。  

璀璨晨光,照在人或妖的脸颊上,梦幻般的人间绝景,让刚刚劫后余生的众人,眼中显出了几分痴醉与感叹。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呵呵…”  

梅近水看着初生的太阳,笑的很甜,就像是办完琐事,回到家里的书香大小姐。  

她抬起胳膊,架在了左凌泉的肩膀上,用很不庄重的口气道:  

“左公子,春天到了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