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悟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时间就这样到了六月初,赵红这才静下心来,这段时间过的就像神仙日子,是时候收收心了,今年他打算拍一部电影和写一部小说。  

小说他已经想好了,那就是悟空传,这是为以后拍大话西游做准备,大话西游在九四年放映的时候,好多观众看不懂,票房成绩不理想,扑街扑到姥姥家了。  

这部电影直至几年之后才被大家奉为经典,不得不说有点悲催,星爷在这部戏上赔的只剩裤衩了,这好像是他第一次投资自己的电影,这让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往后的日子里很少投资自己的电影了。  

以至于错过好多赚钱的机会,可惜得很。  

赵红提前把悟空传写出来,就是让大家有个适应的过程,以小说的形式大家就好接受许多,等发酵个好几年,再拍大话西游,这波操作简直是完美。  

至于电影也是他已经想好了,就拍摄色即是空。  

这是一部南韩电影,色而不淫,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影,只是这部电影他还没想好找哪个女星来做女猪脚,本来关之林是一个最佳候选人,但是被自己POSE掉了,自己女人是万万不能拍这种含而不露,似真似实的爱情伦理片的。  

虽然这部片也没有少儿不宜的镜头,但是还是有一些展示身材的露骨画面。  

赵红打算先写小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不是呆在家里,就是朝香江大学的图书馆跑,当然三个女人他也没冷落,不时的带她门逛街、聚餐、兜风等等,只是时间相对少了很多。  

赵红不是一个委屈自己的人,工作要做,该享受还是要的。  

他通过反复阅读西游记原著,还有一些有关神话的书籍,虽然以前他写人生长恨水长东时就查阅了很多神话资料,这次主要是偏向性的查阅。  

赵红对待每一本小说都是慎之又慎,不能有丝毫马虎,他是不但要做到通过自己的文笔,把原著写出来,而且还要超过原著。  

现在他的文笔是相当不错的,只是对原著的又一次升华是真的不容易,只能认真对待。  

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他才动笔写这部小说。  

悟空传是由今何在最先在新浪网金庸客栈上面连载发表的长篇小说。该书讲述了悲剧英雄孙悟空以及唐僧等人对命运的抗争,作者以现代人的角度重新解读西游记的某些情节,通篇弥漫的是思考。  

这是反传统文学的一次解读。  

故事分为三部分:一是猪八戒和阿月之间不离不弃的爱情,二是孙悟空与紫霞热烈却又压抑的感情,三是唐僧与小白龙之间哀婉的情意。  

通过来回穿插,将这篇小说链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当然这部小说也是借鉴了电影大话西游中的人物,因此算得上是对电影的又一次解读。  

当然由于是网文,写得不是太严谨。  

赵红就是通过丰富的古文化知识,再通过原著的人物描写,对这部小说进行深层次的改编,这种做法写小说时是比较辛苦的。  

赵红在原时空就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小说中的孙悟空就是现实中的自己,总是与命运抗争,只是总是以失败而告终,他就像年轻人一样,天不怕地不怕,可以中二地说出我是独一无二的,地球离了我就不能转了。  

虽然很中二,但那就是现实中的自己,无所畏惧,只有吃过亏上过当,我们身上的棱角才会磨平,我们才知道自己就是广大群众的一员,国家前进道路上的一颗螺丝钉。  

这段时间他闲暇时间就在写小说,一天也就是四五千字左右,一直持续到七月底他才把悟空传写完,通过自己的再创作,小说的字数已经是达到二十万字左右。  

这段时间他在明报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西游记反着看就是我们的人生写照,内容大体是:“首先如来派师徒四人带上八部经书和白龙马去东土大唐传教。一路上兄弟三人保护师傅降妖除魔,打来打去他们发现这些妖怪都很有后台,即使犯了错也只受到轻微惩罚。心灰意冷为躲避仇家,无奈之下猪八戒躲进高老庄,沙僧钻进流沙河。只有孙悟空坚持自己正义和事业互送唐僧。”  

“结果天庭对孙悟空忍无可忍,最终派人和如来达成协议,可保唐三藏平安到东土传教,但孙悟空必须受到惩罚。在一番阴谋之下,白龙重伤鹰愁涧,天庭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最终悟空败了,被压五指山下。唐玄奘也没能力救他放弃了他,回到东土传教,被封为御弟寿终正寝。”  

“五百年后,孙悟空逃脱五指山,把天庭搅个天翻地覆,大闹凌霄宝殿,自封齐天大圣。天庭迫于无奈,许诺猪八戒可化为人身封为天蓬元帅,召沙僧为卷帘大将,只要他们能杀死孙悟空保他们一世荣华富贵。曾经的兄弟变为对手,孙悟空心灰意冷去找菩提老祖指点迷津,菩提老祖劝他放下。”  

“最终孙悟空自封修为,将金箍棒扔进东海化作定海神针,在桃花山化作一块石头,与世无争。”。  

这篇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好多人认为太对了,这不是现实中的真实写照吗?好多文化界对这篇文章纷纷点赞,就是金老爷子也是赞不绝口,认为这是对西游记解读的最正确打开方式。  

通过这一波操作,赵红的书迷知道他在写小说了,而且是关于悟空的,这让大家激动不已。  

赵红差不多快有一年没发表小说了,大家想来他现在都这么有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