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知圣,方知圣路难大夏征税,江中郡纳粮税(5/7)
两个字,银子。
没钱不可能办好事。
而且还是这么大这么恐怖的事情。
何言真就没差说上一句,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陛下您可以歇息了,大夏王朝已经开始走向鼎盛,您什么都不做,等个二十年,鼎盛时期便会来临。
到时候一切的功劳还是您的。
可这话何言没说。
不能说啊。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有些沉默,这么一笔天文数字,他真不知道去哪里弄来。
“实在不行,要不集结大军,把匈奴国灭了?”
此时,永盛大帝开口,他想到了一个捞钱的办法。
灭匈奴国。
匈奴国的银子绝对不少,五十万万两白银肯定没有,但十万万两跑不掉,而且如果真的攻占下匈奴国,把所有东西全部变卖,再把匈奴将士抓来当奴隶。
至少解决一大半的事情,甚至全部解决都不足为国。
匈奴王庭银子不多,但匈奴国可是有不少商人的,打起仗来,这些银子全部得充公,还真不失为一个办法。
“陛下,您就别想了。”
“先不说匈奴国能不能打下来,当真能打下来了,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可不是吃素的。”
“再者,我们这边缺银子,陛下您又要打仗,您觉得合适吗?”
“而且,咱们拿什么理由开战?同盟会算是一个理由,可这理由也不好啊。”
何言无奈着开口。
打仗赚银子的确不是一件坏事,可问题现在的局势,打不成的。
理由没理由。
国家还处理百废待兴的状态。
何必呢?
现在大夏王朝什么都不做,就越变越强,为什么要去打仗?
说实在话,要不是永盛大帝心急,非想着在短暂时间内解决所有问题,完全可以无为而治。
但这点吧,其实朝廷上下都能理解永盛大帝。
灾区解决不了,心烦意乱,什么工作都不好开展。
五大绿洲不迁人过去,也看着心烦,这就好像有一座金山摆在面前,自己的工具不多,人手不足,开采进度慢的很。
明明可以成为最富有的人,但因为种种原因,都僵持下来了。
很烦。
非常的烦人啊。
也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在外响起。
“大理寺传来消息,秦王已认罪,故而刑部判秦王十年俸禄,削王位,贬其为侯,就藩西南苦寒之地,为大夏王朝镇守西南边境,非有诏终生不可回京。”
随着外面的声音响起。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有些沉默。
但过了一会,永盛大帝缓缓开口道。
“准。”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
殿内的何言不由低头。
如朝廷百官猜想的一般,当父亲的不可能真会杀了儿子,秦王就藩才是永盛大帝的目的。
贬为侯不算什么,他是秦王,即便被贬为侯,那又如何?
谁真敢把他当做侯爵看?
依旧是王爷,等到未来太子上位,若是秦王老老实实,依旧会恢复王位。
这个结果,并不出人意料。
“行了。”
“无论如何,先解决陇西郡灾区之事。”
“其他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吧。”
永盛大帝开口。
他现在有些心烦意乱,被这笔天文数字搞的。
“臣,领旨。”
何言点了点头,但并没有离开,而是看向永盛大帝道。
“陛下,再过几天,就是征收国税之时。”
“臣认为,江中郡的粮税,今年还是不征为好,当真征收,一来怕是引起百姓反感,二来臣认为,江中郡也拿不出多少粮食,倒不如缓上一年,如何?”
何言开口,提到了江中郡的事情。
这征收江中郡粮税的事情,是户部比较头疼的事情。
人家江中郡刚刚大旱遭灾,虽然被顾锦年稳定下来了,但估计没多少粮食可以征收,这要是派人过去征收粮食。
那就真的有点不要脸了。
回头激起民怨,就麻烦了。
朝廷内部也是这个意思,大家都支持户部的想法,缓和一年吧。
“不用。”
“正常征收即可。”
可别人不知道江中郡什么情况,永盛大帝心里清楚。
按照锦年的意思,过几天江中郡的粮税上来,只怕要震惊朝野上下。
永盛大帝算过,不出意外的话,保底五千万石粮食,可能会高达八千万石。
他不奢求八千万石。
六千万石就好。
至少可以解决三大灾区粮食问题,而且还是完美解决,想到这件事情,永盛大帝内心还是比较开心的。
总算是解决了一个麻烦。
“这不太好吧。”
何言听到这话,有些绷不住了,他本以为永盛大帝会答应,却没想到还是直接征收?
这不是把户部架在火上烤吗?
“按朕的旨意去做。”
永盛大帝开口,面色平静。
“遵旨。”
何言没说什么了,转身就走。
而随着何言离开后。
不多时,一道身影快速入内。
将厚厚一份卷宗递来。
是魏闲的身影。
“已经查明情况,东林郡内,秦王所做之事的确没错,可每一件事情都事出有因,并非是秦王主意,是有人断章取义,陷害秦王。”
魏闲开口,将厚厚
没钱不可能办好事。
而且还是这么大这么恐怖的事情。
何言真就没差说上一句,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陛下您可以歇息了,大夏王朝已经开始走向鼎盛,您什么都不做,等个二十年,鼎盛时期便会来临。
到时候一切的功劳还是您的。
可这话何言没说。
不能说啊。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有些沉默,这么一笔天文数字,他真不知道去哪里弄来。
“实在不行,要不集结大军,把匈奴国灭了?”
此时,永盛大帝开口,他想到了一个捞钱的办法。
灭匈奴国。
匈奴国的银子绝对不少,五十万万两白银肯定没有,但十万万两跑不掉,而且如果真的攻占下匈奴国,把所有东西全部变卖,再把匈奴将士抓来当奴隶。
至少解决一大半的事情,甚至全部解决都不足为国。
匈奴王庭银子不多,但匈奴国可是有不少商人的,打起仗来,这些银子全部得充公,还真不失为一个办法。
“陛下,您就别想了。”
“先不说匈奴国能不能打下来,当真能打下来了,扶罗王朝和大金王朝可不是吃素的。”
“再者,我们这边缺银子,陛下您又要打仗,您觉得合适吗?”
“而且,咱们拿什么理由开战?同盟会算是一个理由,可这理由也不好啊。”
何言无奈着开口。
打仗赚银子的确不是一件坏事,可问题现在的局势,打不成的。
理由没理由。
国家还处理百废待兴的状态。
何必呢?
现在大夏王朝什么都不做,就越变越强,为什么要去打仗?
说实在话,要不是永盛大帝心急,非想着在短暂时间内解决所有问题,完全可以无为而治。
但这点吧,其实朝廷上下都能理解永盛大帝。
灾区解决不了,心烦意乱,什么工作都不好开展。
五大绿洲不迁人过去,也看着心烦,这就好像有一座金山摆在面前,自己的工具不多,人手不足,开采进度慢的很。
明明可以成为最富有的人,但因为种种原因,都僵持下来了。
很烦。
非常的烦人啊。
也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在外响起。
“大理寺传来消息,秦王已认罪,故而刑部判秦王十年俸禄,削王位,贬其为侯,就藩西南苦寒之地,为大夏王朝镇守西南边境,非有诏终生不可回京。”
随着外面的声音响起。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有些沉默。
但过了一会,永盛大帝缓缓开口道。
“准。”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
殿内的何言不由低头。
如朝廷百官猜想的一般,当父亲的不可能真会杀了儿子,秦王就藩才是永盛大帝的目的。
贬为侯不算什么,他是秦王,即便被贬为侯,那又如何?
谁真敢把他当做侯爵看?
依旧是王爷,等到未来太子上位,若是秦王老老实实,依旧会恢复王位。
这个结果,并不出人意料。
“行了。”
“无论如何,先解决陇西郡灾区之事。”
“其他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吧。”
永盛大帝开口。
他现在有些心烦意乱,被这笔天文数字搞的。
“臣,领旨。”
何言点了点头,但并没有离开,而是看向永盛大帝道。
“陛下,再过几天,就是征收国税之时。”
“臣认为,江中郡的粮税,今年还是不征为好,当真征收,一来怕是引起百姓反感,二来臣认为,江中郡也拿不出多少粮食,倒不如缓上一年,如何?”
何言开口,提到了江中郡的事情。
这征收江中郡粮税的事情,是户部比较头疼的事情。
人家江中郡刚刚大旱遭灾,虽然被顾锦年稳定下来了,但估计没多少粮食可以征收,这要是派人过去征收粮食。
那就真的有点不要脸了。
回头激起民怨,就麻烦了。
朝廷内部也是这个意思,大家都支持户部的想法,缓和一年吧。
“不用。”
“正常征收即可。”
可别人不知道江中郡什么情况,永盛大帝心里清楚。
按照锦年的意思,过几天江中郡的粮税上来,只怕要震惊朝野上下。
永盛大帝算过,不出意外的话,保底五千万石粮食,可能会高达八千万石。
他不奢求八千万石。
六千万石就好。
至少可以解决三大灾区粮食问题,而且还是完美解决,想到这件事情,永盛大帝内心还是比较开心的。
总算是解决了一个麻烦。
“这不太好吧。”
何言听到这话,有些绷不住了,他本以为永盛大帝会答应,却没想到还是直接征收?
这不是把户部架在火上烤吗?
“按朕的旨意去做。”
永盛大帝开口,面色平静。
“遵旨。”
何言没说什么了,转身就走。
而随着何言离开后。
不多时,一道身影快速入内。
将厚厚一份卷宗递来。
是魏闲的身影。
“已经查明情况,东林郡内,秦王所做之事的确没错,可每一件事情都事出有因,并非是秦王主意,是有人断章取义,陷害秦王。”
魏闲开口,将厚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