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儿臣李遂,恳请父皇,赐死顾锦年悟道,文钟震响(3/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言,王朝算是背腹受敌,御史台,礼部等四部尚书联合弹劾,即便王爷有一百张嘴,也无法做出解答。”  

“最可怕的是,这件事情已经传遍整个大夏王朝,现在对于百姓而言,风评已经形成了,所有人都知道,王爷为了能成为储君,得知太子治理陇西郡良好。”  

“故而气急之下,为了政绩而不惜将士生命,更是囚禁百姓,霸道独行。”  

“此等风评形成,即便是王爷解释清楚了,只怕也没有任何一点作用,于万民而言,王爷已经输了,而且输的彻彻底底。”  

长云天开口,解释着这些事情。  

一听到这话,秦王眼中的怒火,就无法遏制。  

他真正愤怒的点,其实就是这个,什么大理寺,什么御史台,什么宗人府,这些玩意他都不怕,因为身正不怕影子斜。  

自己没做过的事情,那么谁也别想安个罪名给自己。  

但朝廷内部的事情解决了,还自己一个清白也没用,民间的风言风语,才是最可怕的,也是最让人畏惧的。  

风评一但形成了,你怎么去解释都没用,人言可畏,众口铄金,这可不是瞎说的。  

这年头不缺阴谋论的人。  

百姓也是听风就是雨。  

“那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风评?”  

秦王出声,询问后者。  

“回王爷,百姓风评,学生无法去改变。”  

“但可以帮王爷做一件事情,使得王爷能获圣恩。”  

对方回答。  

他说的也是实话,百姓风评没人可以解决,除非一个极其有威望的人站出来说话。  

不然的话,谁来了都没用,毕竟无论你如何去解释,对于百姓而言,一句当爹的还是心疼儿子,就可以瓦解一切解释了。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这个道理放在任何地方都适用。  

“获得圣恩?”  

秦王好奇了。  

长云天也不卖关子,把江南一带的事情,告知了秦王。  

当然,江南一带商人做的那些事情,他肯定不能说,整体表达的意思,就是江南商会比较吝啬,之前捐银不多,现在知道后悔了。  

愿意出手援助大夏王朝赈灾善后之事,想要捐给秦王,由秦王交给大夏朝堂,其他任何人过来募捐或者是借银,他们都不给。  

听完这话,秦王眼中不由一亮。  

他身旁的谋士也是如此。  

救灾不容易。  

善后更不容易。  

尤其身在东林郡,他们更加知道,想要重建家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得多夸张。  

不开玩笑的说,至少需要几百万上千万人援助,才能完成善后工作。  

而其中所需要的钱财,一定是天文数字。  

江南一带的富商,如果真的将捐银或大量物资给自己,由自己交给朝廷,的确是大功一件啊。  

“尔等有什么图谋?”  

秦王的声音响起。  

有些冰冷。  

这么好的事情,对方找到自己,要说没有目的是不可能的。  

身为大夏王爷,秦王也不傻,这种利益交换他最懂了。  

任何生意都可以做,但要看需要自己付出什么,如果付出的东西,远比收获的大,那这生意就没法做。  

“学生也就不绕弯子了。”  

“为何选择王爷,无非有三。”  

“其一,太子如日中天,其势力党羽皆是朝中大臣,江南一带商人若是投靠太子,先不说太子愿不愿意,即便太子愿意,这些朝臣也不答应,他们瞧不起这些商人。”  

“其二,若是投靠太子,对于如今的太子而言,无非是锦上添花,甚至如果有需要,太子党羽只怕会把众商人当做功绩牺牲,反而得不偿失。”  

“其三,对于秦王殿下而言,若是投靠秦王殿下,是雪中送炭,也算是赌上一把,若是秦王殿下未来登上大宝,不说从龙之臣,但至少也可更加富裕,商人只要钱,不贪权。”  

“学生相信,秦王殿下,也必然不会在乎这点银两,毕竟几十年后大夏王朝,因这五大绿洲,不知道要多繁荣,区区一点碎银算得了什么?再者他们也是正当做生意,也不会胡乱来,秦王殿下怎可能舍不得?”  

长云天给予回答,道出这三点。  

每一句话都在理。  

可秦王面色没有半点变化,依旧是冷漠无比。  

“本王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事情,需要本王庇护。”  

“不要拿这些东西来蒙骗本王。”  

“若你还藏藏掖掖,立刻滚出去。”  

秦王开口,对方说的他都信,可他知道这不是江南一带商人的主要原因。  

江南富商,天下闻名,这股势力要说他不馋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如同刚才说的一般,生意看的就是付出多少回报多少。  

如此大的功劳让自己拿,真就想白拿?  

就因为他们捐银捐的少?想要降低影响?糊弄三岁孩童吧。  

听到这话,长云天没有尴尬,而是稍稍沉默。  

很显然,有谋士在,他不好直说。  

“王爷,属下先行告退。”  

后者也意识到了,所以立刻出声。  

“就在这里,不用走。”  

秦王看出对方的意思,但他没有让自己谋士走。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再大的秘密又能如何?  

看着这一幕,谋士心中不由一暖,而长云天却朝着秦王一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