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出大事了大喜事镇国公傻眼,永盛皇帝哭了(4/8)
速奔赴大夏,让陛下加派五十万大军前来此地,让老爷子为首,只派信得过的人。”
顾锦年出声,他神色无比严肃,如今各地发生灾情,一半的兵力都被抽取赈灾,剩下一半的兵力,则是留着防止内乱。
大夏王朝直录将士有四百万,各地藩王这些不算,铁骑四十万,十比一,顾锦年抽来五十万将士,不需要骑兵,他只需要寻常的精兵就好。
“让老爷子带五十万将士过来?”
“锦年,这又是做什么?”
这回顾宁涯有些惊奇了,五十万将士可不是你说抽就抽的啊,而且还让老爷子带兵过来,说实话很多地方都不太符合规矩,极容易被人抓住口舌。
“要出大事了。”
“六叔,加快速度。”
“而且一定要在朝会之时,将信交给陛下,一定要在朝会,知道吗?”
顾锦年极其认真道。
这话一说,顾宁涯神色也变了,顾锦年说出大事,他真不会怀疑。
“好。”
几乎没有任何废话,顾宁涯直接带着一小部分人,朝着大夏王朝赶去,而且动用龙舟。
而如此。
一些消息也自江中郡传了出去。
五天种子发芽。
谣言四起。
顾宁涯神色沉重,从军中大营火速离开,动用龙舟,前往大夏王朝。
这些信息,没有一条不值得去细想。
宁王将士大营内,当侯君得到这些消息后,不由深吸一口气。
“果然没有错。”
“顾锦年就是在欺骗百姓,这天底下有什么稻穗,可以五天生根发芽的?”
“就算是大金龙米都做不到。”
“除非拿灵晶来催熟。”
“而且我的人已经打探到了,有种子生根发芽是没有错,但很多地方的种子直接被毁,顾锦年还企图解释,若不是百姓实在是没辙,谁都不会相信这种言论。”
“顾锦年太急了,他太想要让百姓看到希望,所以一步错,步步错,这样下去,百姓们的期望越高,等到结果出现后,失望就越大。”
侯君出声,他眼神当中充满着自信,笃定这稻穗有天大的问题。
然而帐篷内,李善却缓缓取出一个袋子,摆在侯君面前。
“无论有没有问题,还是要小心一些,侯先生,这是我让人窃来的种子,土壤还在里面,没有伤到根,你火速带人离开,去其他地方种植看看。”
“倘若这种子当真有神效,我等就不能这样坐以待毙了。”
“可若是种不出来东西,我等也就彻底安心,等待顾锦年自取灭亡。”
李善开口,他将种子摆在桌前。
看到这种子,侯君顿时一喜。
“相爷不愧是相爷,这段时间在下让人想尽办法获取种子,可结果一粒未收,顾锦年把控的太严格了。”
“的确,还是要谨慎妥当一点,在下立刻让人去处理。”
看到种子,侯君自然喜悦,原因无他,虽然大家都相信顾锦年肯定是在骗人,可毕竟没有求证啊。
没有求证的情况下,就意味着有万分之一的可能,顾锦年没有在骗人。
起兵造反这么大的事情,岂能容忍万分之一的容错率?
一但种子有用,顾锦年平定江中郡之难,造反计划直接泡汤。
这事情决定胜负,侯君岂能不求证?
只不过顾锦年管控的太严格了,即便是他想盗窃种子都做不到。
现在李善送来了,算是及时雨。
如此,侯君立刻令人将种子土壤带走,赶紧去种下来看看。
“告诉宁王。”
“若种子无效,三个月后,便是最佳时刻,到时候可乘风破浪,解决一切是非。”
李善开口,他语气笃定无比。
“明白。”
侯君点了点头。
如此。
翌日清晨,朝会当中,一道身影火急火燎赶来,是顾宁涯。
顾宁涯突然来袭,使得朝会极其安静,所有人不由自主感到一种压力,不是来自于顾宁涯的压力,而是江中郡的压力。
“陛下,天命侯送来军报,请求陛下立刻调遣五十万大军,赶往江中郡,而且天命侯说,要由镇国公率领。”
顾宁涯出声,说话之间,将信封交给已经走下来的魏闲。
后者接过信封,立刻交由永盛大帝。
而大殿却显得异常安静。
突然调遣五十万大军?这是何意?
江中郡只是旱灾,又没有发生兵乱,调遣五十万大军只有两个可能性,要么宁王造反了,要么就是民变了。
无论是那个,对朝廷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
龙椅上,永盛大帝的神色也微微沉了下去,他接过信封,拆开一看,脸色更加凝重。
因为信封上只有三个字。
出事了。
就是这三个字,使得本就有些心情沉重的永盛大帝,此时此刻,心情更加沉重。
“陛下?敢问侯爷传递什么军报?”
“是啊,陛下,怎么好端端要调遣五十万大军啊?”
一时之间,朝堂百官纷纷开口,询问其原因。
永盛大帝深吸了一口气,没有说明原因,而是在沉思,在考虑。
说实话,他相信顾锦年能解决江中郡之灾,但这种相信,是因为顾锦年之前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可实际上抛开一些不存在的幻想,江中郡之难,有多危险,他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
顾锦年出声,他神色无比严肃,如今各地发生灾情,一半的兵力都被抽取赈灾,剩下一半的兵力,则是留着防止内乱。
大夏王朝直录将士有四百万,各地藩王这些不算,铁骑四十万,十比一,顾锦年抽来五十万将士,不需要骑兵,他只需要寻常的精兵就好。
“让老爷子带五十万将士过来?”
“锦年,这又是做什么?”
这回顾宁涯有些惊奇了,五十万将士可不是你说抽就抽的啊,而且还让老爷子带兵过来,说实话很多地方都不太符合规矩,极容易被人抓住口舌。
“要出大事了。”
“六叔,加快速度。”
“而且一定要在朝会之时,将信交给陛下,一定要在朝会,知道吗?”
顾锦年极其认真道。
这话一说,顾宁涯神色也变了,顾锦年说出大事,他真不会怀疑。
“好。”
几乎没有任何废话,顾宁涯直接带着一小部分人,朝着大夏王朝赶去,而且动用龙舟。
而如此。
一些消息也自江中郡传了出去。
五天种子发芽。
谣言四起。
顾宁涯神色沉重,从军中大营火速离开,动用龙舟,前往大夏王朝。
这些信息,没有一条不值得去细想。
宁王将士大营内,当侯君得到这些消息后,不由深吸一口气。
“果然没有错。”
“顾锦年就是在欺骗百姓,这天底下有什么稻穗,可以五天生根发芽的?”
“就算是大金龙米都做不到。”
“除非拿灵晶来催熟。”
“而且我的人已经打探到了,有种子生根发芽是没有错,但很多地方的种子直接被毁,顾锦年还企图解释,若不是百姓实在是没辙,谁都不会相信这种言论。”
“顾锦年太急了,他太想要让百姓看到希望,所以一步错,步步错,这样下去,百姓们的期望越高,等到结果出现后,失望就越大。”
侯君出声,他眼神当中充满着自信,笃定这稻穗有天大的问题。
然而帐篷内,李善却缓缓取出一个袋子,摆在侯君面前。
“无论有没有问题,还是要小心一些,侯先生,这是我让人窃来的种子,土壤还在里面,没有伤到根,你火速带人离开,去其他地方种植看看。”
“倘若这种子当真有神效,我等就不能这样坐以待毙了。”
“可若是种不出来东西,我等也就彻底安心,等待顾锦年自取灭亡。”
李善开口,他将种子摆在桌前。
看到这种子,侯君顿时一喜。
“相爷不愧是相爷,这段时间在下让人想尽办法获取种子,可结果一粒未收,顾锦年把控的太严格了。”
“的确,还是要谨慎妥当一点,在下立刻让人去处理。”
看到种子,侯君自然喜悦,原因无他,虽然大家都相信顾锦年肯定是在骗人,可毕竟没有求证啊。
没有求证的情况下,就意味着有万分之一的可能,顾锦年没有在骗人。
起兵造反这么大的事情,岂能容忍万分之一的容错率?
一但种子有用,顾锦年平定江中郡之难,造反计划直接泡汤。
这事情决定胜负,侯君岂能不求证?
只不过顾锦年管控的太严格了,即便是他想盗窃种子都做不到。
现在李善送来了,算是及时雨。
如此,侯君立刻令人将种子土壤带走,赶紧去种下来看看。
“告诉宁王。”
“若种子无效,三个月后,便是最佳时刻,到时候可乘风破浪,解决一切是非。”
李善开口,他语气笃定无比。
“明白。”
侯君点了点头。
如此。
翌日清晨,朝会当中,一道身影火急火燎赶来,是顾宁涯。
顾宁涯突然来袭,使得朝会极其安静,所有人不由自主感到一种压力,不是来自于顾宁涯的压力,而是江中郡的压力。
“陛下,天命侯送来军报,请求陛下立刻调遣五十万大军,赶往江中郡,而且天命侯说,要由镇国公率领。”
顾宁涯出声,说话之间,将信封交给已经走下来的魏闲。
后者接过信封,立刻交由永盛大帝。
而大殿却显得异常安静。
突然调遣五十万大军?这是何意?
江中郡只是旱灾,又没有发生兵乱,调遣五十万大军只有两个可能性,要么宁王造反了,要么就是民变了。
无论是那个,对朝廷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
龙椅上,永盛大帝的神色也微微沉了下去,他接过信封,拆开一看,脸色更加凝重。
因为信封上只有三个字。
出事了。
就是这三个字,使得本就有些心情沉重的永盛大帝,此时此刻,心情更加沉重。
“陛下?敢问侯爷传递什么军报?”
“是啊,陛下,怎么好端端要调遣五十万大军啊?”
一时之间,朝堂百官纷纷开口,询问其原因。
永盛大帝深吸了一口气,没有说明原因,而是在沉思,在考虑。
说实话,他相信顾锦年能解决江中郡之灾,但这种相信,是因为顾锦年之前所做的每一件事情。
可实际上抛开一些不存在的幻想,江中郡之难,有多危险,他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