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江中郡难,朝廷赈灾,官员贪墨,嫌命长了?(4/6)
辇当中,顾宁涯和顾锦年皆然不由露出好奇之色。
尤其是顾宁涯,更是喃喃自语道。
“这个小混蛋怎么来了?”
不过话音说出,顾宁涯马上闭嘴。
李基是太孙,骂他小混蛋,不就是骂太子大混蛋,皇帝老混蛋吗?
万幸这些都是自己人,否则的话,这话要是传了出去,铁定挨一顿狠抽。
“让他来。”
顾锦年出声,虽然不知道李基为什么能来,但顾锦年没有阻止。
如此,半刻钟后,玉辇停了下来,很快满脸堆笑的李基走了进来。
“锦年叔。”
“宁涯叔爷。”
走进玉辇内,李基显得有些风尘仆仆,他吐了口气,紧接着随意坐在软枕上,笑呵呵的看着两人。
随着他坐稳没多久,玉辇再一次启程,没有半点停顿。
“李基,你怎么来了?”
“不会是太子爷走了,你自己偷偷熘出来的吧?”
看着李基,顾宁涯有些好奇了,也很紧张李基是不是私自跑出来的,这要真是偷偷跑出来的话,那就麻烦。
“叔爷,你怎么这么瞧不起人呢?”
“我李基是那种人吗?我好歹也是太孙啊。”
李基有些郁闷,自己好歹现在也已经满十五了吧?再过几个月就满十六岁,正常点来说,十六岁都可以及冠,就是大人了。
怎么说的好像自己跟小孩一样?
“太孙又如何?你还不是照样去勾栏?”
顾宁涯显得很随意,要是太子爷他可能不会如此,太孙就随便点了,等他当皇帝,三五十年后吧。
“叔爷,咱能不提这件事情吗?”
“是我听说我父亲叔叔他们都去抗灾了,我身为太孙,要是不去那显得多没出息啊,所以就跟我皇爷爷说了,爷爷也准我过来。”
李基出声,道出原因。
听到这话,顾宁涯点了点头,也在稍稍沉思,琢磨皇帝的意思。
顾锦年大概明白。
想让李基跟在自己身边学点东西,顺便去见一见民间疾苦。
这是一件好事。
不怕皇帝狠,就怕皇帝心软,宠溺后代,怕他们吃苦。
李基这种人,就应该丢出去挨点社会毒打,不然成不了才。
“行。”
“既然是陛下的意思,这段时间你就跟在我身边,记住没事别乱跑,灾情之地,凶险万分,就算你贵为太孙,也别乱来,出了事,我不一定能护得住你。”
既然是皇帝的意思,顾锦年也就不啰嗦什么,但该交代的事情还是得交代清楚。
“放心,锦年叔,我老实的很。”
李基呲牙一笑。
对他而言,这趟出来,一来是见见世面,二来就是脱离皇宫,孩童玩心更重一点,至于救灾之事,可能在这种权贵身上看不到任何一点样子。
毕竟他们可不觉得百姓再苦能苦到什么地方。
“六叔,我们继续说。”
顾锦年没有理会李基,而是与顾宁涯继续商议赈灾之事。
“东林郡大火,一半靠大夏将士,一半靠仙门,让礼部杨开杨大人亲自出面,找仙门借求雨符,能借多少借多少,再请仙门出手,降雨解决这件事情。”
“若仙门能出手,东林郡之难,不算太难,只需运输五百万石粮食前往东林郡即可。”
顾锦年出声,这是他针对东林郡的解决方桉。
找仙门出面,解决大火。
山林火势,将士们只能在外圈地带,砍伐树木,制造出隔火带出来,但火势如虎,如若来不及在外圈地带砍出隔火带,很容易出大问题。
仙门出手,压制火势,大夏将士高强度配合,就能有效压制。
“好。”
顾宁涯继续记录。
东林郡之事,也算是给予了解决方桉。
“南越郡的话,让魏王第一时间,疏散百姓,同时让工部以最快速度将宝船制好,运往南越郡,雪灾不可怕,可怕的是化雪。”
“而且让魏王调查清楚,南越郡突降大雪,必然反常,可能有妖物作乱,要小心一些,护住百姓为上。”
“所有将士,预备抗洪。”
“也运输五百万石粮食至南越郡。”
其实抛开江中郡的政治问题不说,南越郡在顾锦年看来,才是灾情最恐怖的地方。
大雪冰封,看似影响的只是百姓生存,可真正可怕的,是化雪。
一但冰石融化,大雪堆积成河,很容易引发至洪灾。
若发生洪灾,那就是天大的麻烦,南越郡可是有大夏蓬江的主干之地啊,南越郡要是发生洪灾,一路向下,到时候引发的麻烦,可不弱于江中郡之危。
所以必须要提前抗洪,做好防范措施,可以允许洪灾发生,但绝对不能影响太多人。
“明白。”
顾宁涯将这些全部记录下来,三大郡的事情,顾锦年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处理。
当下,顾锦年也松了口气。
“先到这里,其余等消息吧。”
他说完这话,便靠在软枕上稍稍眯了眯眼,休息一刻钟再说。
“李基。”
不过闭着眼睛的时候,顾锦年缓缓出声。
“在。”
“锦年叔。”
李基立刻出声,给予回应。
“京都内有什么事没?”
“有没有什么针对我的消息?”
顾锦年开口,他眯着眼睛,语气平静道。
“啊.
尤其是顾宁涯,更是喃喃自语道。
“这个小混蛋怎么来了?”
不过话音说出,顾宁涯马上闭嘴。
李基是太孙,骂他小混蛋,不就是骂太子大混蛋,皇帝老混蛋吗?
万幸这些都是自己人,否则的话,这话要是传了出去,铁定挨一顿狠抽。
“让他来。”
顾锦年出声,虽然不知道李基为什么能来,但顾锦年没有阻止。
如此,半刻钟后,玉辇停了下来,很快满脸堆笑的李基走了进来。
“锦年叔。”
“宁涯叔爷。”
走进玉辇内,李基显得有些风尘仆仆,他吐了口气,紧接着随意坐在软枕上,笑呵呵的看着两人。
随着他坐稳没多久,玉辇再一次启程,没有半点停顿。
“李基,你怎么来了?”
“不会是太子爷走了,你自己偷偷熘出来的吧?”
看着李基,顾宁涯有些好奇了,也很紧张李基是不是私自跑出来的,这要真是偷偷跑出来的话,那就麻烦。
“叔爷,你怎么这么瞧不起人呢?”
“我李基是那种人吗?我好歹也是太孙啊。”
李基有些郁闷,自己好歹现在也已经满十五了吧?再过几个月就满十六岁,正常点来说,十六岁都可以及冠,就是大人了。
怎么说的好像自己跟小孩一样?
“太孙又如何?你还不是照样去勾栏?”
顾宁涯显得很随意,要是太子爷他可能不会如此,太孙就随便点了,等他当皇帝,三五十年后吧。
“叔爷,咱能不提这件事情吗?”
“是我听说我父亲叔叔他们都去抗灾了,我身为太孙,要是不去那显得多没出息啊,所以就跟我皇爷爷说了,爷爷也准我过来。”
李基出声,道出原因。
听到这话,顾宁涯点了点头,也在稍稍沉思,琢磨皇帝的意思。
顾锦年大概明白。
想让李基跟在自己身边学点东西,顺便去见一见民间疾苦。
这是一件好事。
不怕皇帝狠,就怕皇帝心软,宠溺后代,怕他们吃苦。
李基这种人,就应该丢出去挨点社会毒打,不然成不了才。
“行。”
“既然是陛下的意思,这段时间你就跟在我身边,记住没事别乱跑,灾情之地,凶险万分,就算你贵为太孙,也别乱来,出了事,我不一定能护得住你。”
既然是皇帝的意思,顾锦年也就不啰嗦什么,但该交代的事情还是得交代清楚。
“放心,锦年叔,我老实的很。”
李基呲牙一笑。
对他而言,这趟出来,一来是见见世面,二来就是脱离皇宫,孩童玩心更重一点,至于救灾之事,可能在这种权贵身上看不到任何一点样子。
毕竟他们可不觉得百姓再苦能苦到什么地方。
“六叔,我们继续说。”
顾锦年没有理会李基,而是与顾宁涯继续商议赈灾之事。
“东林郡大火,一半靠大夏将士,一半靠仙门,让礼部杨开杨大人亲自出面,找仙门借求雨符,能借多少借多少,再请仙门出手,降雨解决这件事情。”
“若仙门能出手,东林郡之难,不算太难,只需运输五百万石粮食前往东林郡即可。”
顾锦年出声,这是他针对东林郡的解决方桉。
找仙门出面,解决大火。
山林火势,将士们只能在外圈地带,砍伐树木,制造出隔火带出来,但火势如虎,如若来不及在外圈地带砍出隔火带,很容易出大问题。
仙门出手,压制火势,大夏将士高强度配合,就能有效压制。
“好。”
顾宁涯继续记录。
东林郡之事,也算是给予了解决方桉。
“南越郡的话,让魏王第一时间,疏散百姓,同时让工部以最快速度将宝船制好,运往南越郡,雪灾不可怕,可怕的是化雪。”
“而且让魏王调查清楚,南越郡突降大雪,必然反常,可能有妖物作乱,要小心一些,护住百姓为上。”
“所有将士,预备抗洪。”
“也运输五百万石粮食至南越郡。”
其实抛开江中郡的政治问题不说,南越郡在顾锦年看来,才是灾情最恐怖的地方。
大雪冰封,看似影响的只是百姓生存,可真正可怕的,是化雪。
一但冰石融化,大雪堆积成河,很容易引发至洪灾。
若发生洪灾,那就是天大的麻烦,南越郡可是有大夏蓬江的主干之地啊,南越郡要是发生洪灾,一路向下,到时候引发的麻烦,可不弱于江中郡之危。
所以必须要提前抗洪,做好防范措施,可以允许洪灾发生,但绝对不能影响太多人。
“明白。”
顾宁涯将这些全部记录下来,三大郡的事情,顾锦年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处理。
当下,顾锦年也松了口气。
“先到这里,其余等消息吧。”
他说完这话,便靠在软枕上稍稍眯了眯眼,休息一刻钟再说。
“李基。”
不过闭着眼睛的时候,顾锦年缓缓出声。
“在。”
“锦年叔。”
李基立刻出声,给予回应。
“京都内有什么事没?”
“有没有什么针对我的消息?”
顾锦年开口,他眯着眼睛,语气平静道。
“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