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弱国无外交,尊严只在刀锋之上,顾锦年赴边境(1/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百三十九章:弱国无外交,尊严只在刀锋之上,顾锦年赴边境第一百三十九章:弱国无外交,尊严只在刀锋之上,顾锦年赴边境本书作者其他书:  

大夏京都。  

礼部内。  

顾锦年的目光如同刀刃一般,望着在场所有人。  

感受到顾锦年的目光,不少人有些不敢直视。  

“锦年,这件事情暂时还未定下来。”  

“目前只是在商议。”  

“你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说出,大家好好讨论。”  

看着顾锦年的愤怒,杨开心里明白,这匈奴国本来就与顾锦年有仇,顾锦年削匈奴国运两回,如果算上孔圣的话,那就是三回。  

匈奴国对顾锦年恨之入骨。  

同样的,顾锦年也对匈奴国有极大的意见,再加上上一辈的恩怨,顾锦年这种表现合情合理。  

只是朝堂归朝堂,政治是政治,个人恩怨是个人恩怨。  

有事可以协商。  

通过共同的讨论,决定最好的选择。  

“尚书大人。”  

“下官的意思很简单,银两不赔,矿山拿回,至于大夏龙炮想都别想。”  

“至于修改史书?这种话敢问匈奴蛮夷是怎么敢说出来的?”  

“十二城,屠戮十日,死了多少百姓?又有多少人葬身敌军手中?”  

“惨死的亡魂,就这样被抹去?”  

“可笑不可笑?”  

顾锦年是真的怒了。  

其他顾锦年都还能忍,因为只是一些条件罢了。  

钱也好,矿山也罢,都是物资。  

可这个修改史书,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是要抹去这段仇恨?简简单单一句淡化或者是抹除,带来的又是什么?  

是上千万百姓枉死,就真的直接枉死了,激不起一点点浪花。  

凭什么?  

又为什么?  

顾锦年的声音,让在场众人一部分人沉默,而另外一部分人则是攥紧拳头,眼神当中满是激动。  

他们认可顾锦年所言。  

礼部是讲礼的地方,但不是软柿子,不是没有铁骨铮铮之人。  

“好。”  

“说的好。”  

“世子殿下,果然与众不同,老夫敬佩。”  

“就应当如此。”  

“我等支持世子殿下所言。”  

一些人出声,大肆赞叹顾锦年的想法。  

只是有人还是站起身来,朝着顾锦年一拜。  

“世子殿下,您的想法,在下明白。”  

“可做事不可如此鲁莽,匈奴国开的条件确确实实有些过分,但可以谈。”  

“只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兵不刃血的方式,拿下十二城,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对大夏来说,增强国运,对百姓来说,重拾自信。”  

“而我大夏可以励精图治,等到几十年后,马踏王庭,依旧可以报仇雪恨。”  

“眼下,当以大局为重。”  

他出声,望着顾锦年,认真说道。  

这是礼部员外郎,三十岁出头,文质彬彬,他说的也有道理,是站在大局上的。  

可顾锦年却不由出声。  

“敢问大人一声,怎样的条件,算是合理?”  

顾锦年也没有动怒。  

都是自己人,争议归争议,人家说出人家的观点,自己说出自己的观点。  

方才愤怒,主要是因为匈奴国如此不要脸的条件。  

而不是对礼部的愤怒。  

“银两上,三万万两可以接受。”  

“龙门大炮不可以给。”  

“矿山的话,可以给他们继续采五十年或者一百年都没有关系,毕竟只要我大夏王朝真正恢复元气,这不过是一张没用的契约罢了。”  

“退一步说,无非就是骂两句,但血仇在前,也没什么好说的。”  

“至于这史书,大金王朝使臣也说了,匈奴国最看重这点,认为偿还十二城,就不应当是侵犯,必须要更改。”  

“而这更改,我等可以稍稍修辞一二,等到三十年后,马踏王庭之时,再改回来,也是一样的。”  

后者开口,他的想法也很简单。  

答应或者不答应,只是权益之计,如果大夏王朝未来当真腾飞崛起,那自然无惧一切,如若大夏王朝还是处于普通寻常,那就更别想拿回十二城。  

大夏开国,土地是受天地认可的,丢失十二城,大夏王朝的的确确失去了部分国运。  

倘若拿回来边境十二城,大夏国运也必然腾飞。  

“礼部,乃国之颜面,倘若答应,即便有朝一日,大夏王朝有能力马踏王庭。”  

“大金王朝,扶罗王朝岂会答应?”  

顾锦年直接否决了,原因无他,看似好像没什么问题,先妥协,再反悔。  

可实际上这种办法一定是行不通的。  

原因无他,大金王朝和扶罗王朝不蠢,大夏王朝若是有朝一日反悔,人家完全可以拿着双方签订公文指责大夏王朝。  

甚至说句难听点的,这就是给别人派兵的机会。  

倘若,大夏王朝与匈奴国开战,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可以援助匈奴国,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只能在暗中送资源,而不能派兵参战。  

若派兵参战,就视为与大夏王朝宣战。  

可如果是大夏王朝率先做了不好的事情,两大王朝也有理由参与进来。  

这不是给自己找事?  

当然,如果有朝一日,大夏王朝的实力,能横推东荒境,那的确没什么问题。  

但这不太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