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帝王之怒,罢黜百官,囚禁宰相,朝野动荡(5/6)
多说什么。
毕竟匈奴国的确很重要。
如此,这就是两大王朝的态度,几乎一致,但形态就是如此,也不可能有其他方案。
很快。
翌日。
大夏朝堂的事情,隐约被人传了出来。
百官请辞之事,也逐渐传开来了。
毕竟文武百官自昨日入朝后,就再也没有出来,本身就瞒不住,再加上一些宫内传出的一些风言风语,事情一下子引起轩然大波。
太子,秦王,魏王,甚至其他一些王爷也纷纷动身,来到宫中,面见圣上。
请求永盛大帝饶恕百官。
但结果如何,暂时无人知晓。
大夏宫内。
养心殿之中。
数十名皇子,由太子领头,齐齐跪在殿外。
他们是为百官说情而来。
尤其是太子,态度坚决,希望永盛大帝不设东厂,免除百官直言之罪。
只是这些言论,在永盛大帝耳中听起来,极其刺耳。
更是因此怒斥太子一番,不过这一次所有王爷都来了,虽然他们也希望太子倒霉,可面对这件事情,这些王爷心里也清楚。
真罢黜百官,大家都没有好处,必须要出面,也必须要让永盛大帝收回圣旨。
谁都别想躲起来。
事情牵扯太大。
“儿臣请父皇为大夏国体安康,收回成命。”
声音再度响起。
每隔一炷香的时间,太子便会开口,在殿外跪着呼喊。
其余皇子也纷纷跟着喊起来。
如此之声,让养心殿内的永盛大帝更是恼怒无比。
“当真是反了。”
永盛大帝深吸一口气,他攥紧拳头,是真的怒。
百官找自己麻烦也就算了。
自己这帮儿子也找自己麻烦。
极其之怒。
可永盛大帝又不能做什么,总不可能连自己儿子都废掉?
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陛下,太子爷他们在外面跪了半天了,太子本身就体弱多病,再这样下去,只怕要出事啊。”
“陛下,奴婢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吧,千错万错,都是奴婢们的错,请陛下息怒啊。”
魏闲与刘言跪在地上,也是痛哭不已。
事情闹这么大,他们也不希望永盛大帝这样继续与百官僵持下去。
再这样下去,真要出大事啊。
他们跟在皇帝身旁,知道事情大小,自然而然不会乱来。
“闭嘴。”
永盛大帝只是冷冷开口。
他这次就铁了心要罢黜百官。
若今日退步,是不是以后什么事都要退步?
他昨日是在通知百官,而不是与百官商量。
现在这般,他如何不恼?
两人沉默,可依旧跪在地上,没有抬头。
殿内安静。
除了外面的求情声,再无其他声音。
过了一刻钟后。
永盛大帝起身,望着魏闲道。
“朕外甥让你准备的二十万两黄金银票,准备好了吗?”
永盛大帝突然开口,提起这件事情来了。
“回陛下,已经准备妥当。”
魏闲出声回答。
下一刻,永盛大帝起身。
“走,朕亲自给他送去。”
“懒得在这里待了,再待下去,朕真要杀人。”
永盛大帝开口,他眼中是暴戾,他没有说假话,再这样下去,他真的会杀一批人。
一听这话,两人立刻起身,也不啰嗦,跟在永盛大帝身后。
而随着永盛大帝出来,殿外的太子皇子们,也纷纷开口求情。
只是永盛大帝一眼都没有看过去,径直离开。
如此,两刻钟后。
大夏书院。
往圣堂内。
学堂当中,顾锦年如往日一般上课,昨日他回来后,硬生生被众人架着喝了一晚上的酒,以致于日上三竿,他才刚醒。
为国立言的事情,影响太大,再加上书院的人,都是同窗好友,而且一个个都入了麒麟阁。
自然而然不能拒绝众人的好意。
所以硬着头皮参加酒宴。
此时。
学堂当中,不少人愁眉苦脸,讨论着关于朝堂之事。
“唉,好端端的设立东厂,现在陛下与百官之间产生冲突,闹得不可开交,真逼急了陛下,说不定十二年前的事情,又要发生,那真是无妄之灾啊。”
“是啊,我爹到现在都没有回来,这次事情只怕比我等想象中还要可怕数倍,只希望最终结果不要太坏。”
“匈奴之事还没有决定,陛下说宣战,可兵部并没有开始运作,这个节骨眼闹出这种事情,对我大夏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啊。”
“定是这帮宦官奸臣,蛊惑陛下,还设立什么东厂,无非就是想要掌权,当真可恨。”
“哎,管他可恨不可恨,现在当务之急,并非是谁对谁错,而是如何化解陛下与百官之间的矛盾,这才是问题所在。”
“皇权至上,百官如此挑衅,的的确确不好,冲撞皇权,陛下大怒这也是合情合理之事,只是东厂设立,也的确不好,已经有了悬灯司与镇府司,再来一个东厂,确实不妥。”
学堂内,众学生你一句我一句,有人心中担忧,毕竟家中父亲到现在还没回归。
有人害怕,生怕十二年前的事情再一次发生,一但如此,那就是诛九族啊。
没人想死,尤其是这些权贵们。
还有人憎恨这些
毕竟匈奴国的确很重要。
如此,这就是两大王朝的态度,几乎一致,但形态就是如此,也不可能有其他方案。
很快。
翌日。
大夏朝堂的事情,隐约被人传了出来。
百官请辞之事,也逐渐传开来了。
毕竟文武百官自昨日入朝后,就再也没有出来,本身就瞒不住,再加上一些宫内传出的一些风言风语,事情一下子引起轩然大波。
太子,秦王,魏王,甚至其他一些王爷也纷纷动身,来到宫中,面见圣上。
请求永盛大帝饶恕百官。
但结果如何,暂时无人知晓。
大夏宫内。
养心殿之中。
数十名皇子,由太子领头,齐齐跪在殿外。
他们是为百官说情而来。
尤其是太子,态度坚决,希望永盛大帝不设东厂,免除百官直言之罪。
只是这些言论,在永盛大帝耳中听起来,极其刺耳。
更是因此怒斥太子一番,不过这一次所有王爷都来了,虽然他们也希望太子倒霉,可面对这件事情,这些王爷心里也清楚。
真罢黜百官,大家都没有好处,必须要出面,也必须要让永盛大帝收回圣旨。
谁都别想躲起来。
事情牵扯太大。
“儿臣请父皇为大夏国体安康,收回成命。”
声音再度响起。
每隔一炷香的时间,太子便会开口,在殿外跪着呼喊。
其余皇子也纷纷跟着喊起来。
如此之声,让养心殿内的永盛大帝更是恼怒无比。
“当真是反了。”
永盛大帝深吸一口气,他攥紧拳头,是真的怒。
百官找自己麻烦也就算了。
自己这帮儿子也找自己麻烦。
极其之怒。
可永盛大帝又不能做什么,总不可能连自己儿子都废掉?
这是不现实的事情。
“陛下,太子爷他们在外面跪了半天了,太子本身就体弱多病,再这样下去,只怕要出事啊。”
“陛下,奴婢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吧,千错万错,都是奴婢们的错,请陛下息怒啊。”
魏闲与刘言跪在地上,也是痛哭不已。
事情闹这么大,他们也不希望永盛大帝这样继续与百官僵持下去。
再这样下去,真要出大事啊。
他们跟在皇帝身旁,知道事情大小,自然而然不会乱来。
“闭嘴。”
永盛大帝只是冷冷开口。
他这次就铁了心要罢黜百官。
若今日退步,是不是以后什么事都要退步?
他昨日是在通知百官,而不是与百官商量。
现在这般,他如何不恼?
两人沉默,可依旧跪在地上,没有抬头。
殿内安静。
除了外面的求情声,再无其他声音。
过了一刻钟后。
永盛大帝起身,望着魏闲道。
“朕外甥让你准备的二十万两黄金银票,准备好了吗?”
永盛大帝突然开口,提起这件事情来了。
“回陛下,已经准备妥当。”
魏闲出声回答。
下一刻,永盛大帝起身。
“走,朕亲自给他送去。”
“懒得在这里待了,再待下去,朕真要杀人。”
永盛大帝开口,他眼中是暴戾,他没有说假话,再这样下去,他真的会杀一批人。
一听这话,两人立刻起身,也不啰嗦,跟在永盛大帝身后。
而随着永盛大帝出来,殿外的太子皇子们,也纷纷开口求情。
只是永盛大帝一眼都没有看过去,径直离开。
如此,两刻钟后。
大夏书院。
往圣堂内。
学堂当中,顾锦年如往日一般上课,昨日他回来后,硬生生被众人架着喝了一晚上的酒,以致于日上三竿,他才刚醒。
为国立言的事情,影响太大,再加上书院的人,都是同窗好友,而且一个个都入了麒麟阁。
自然而然不能拒绝众人的好意。
所以硬着头皮参加酒宴。
此时。
学堂当中,不少人愁眉苦脸,讨论着关于朝堂之事。
“唉,好端端的设立东厂,现在陛下与百官之间产生冲突,闹得不可开交,真逼急了陛下,说不定十二年前的事情,又要发生,那真是无妄之灾啊。”
“是啊,我爹到现在都没有回来,这次事情只怕比我等想象中还要可怕数倍,只希望最终结果不要太坏。”
“匈奴之事还没有决定,陛下说宣战,可兵部并没有开始运作,这个节骨眼闹出这种事情,对我大夏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啊。”
“定是这帮宦官奸臣,蛊惑陛下,还设立什么东厂,无非就是想要掌权,当真可恨。”
“哎,管他可恨不可恨,现在当务之急,并非是谁对谁错,而是如何化解陛下与百官之间的矛盾,这才是问题所在。”
“皇权至上,百官如此挑衅,的的确确不好,冲撞皇权,陛下大怒这也是合情合理之事,只是东厂设立,也的确不好,已经有了悬灯司与镇府司,再来一个东厂,确实不妥。”
学堂内,众学生你一句我一句,有人心中担忧,毕竟家中父亲到现在还没回归。
有人害怕,生怕十二年前的事情再一次发生,一但如此,那就是诛九族啊。
没人想死,尤其是这些权贵们。
还有人憎恨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