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待到秋后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立新学废天下伪儒(3/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还有神秘古树,可凝聚才气果实,这里面就是圣人感悟,还需要看圣卷?  

至于什么踏圣境?这就更不值一提,顾锦年有自我想法,何须借他人的光?  

随着顾锦年这般开口。  

传圣公不由长长叹了口气。  

他看得出,顾锦年眼神当中的坚定。  

“世子。”  

“你要慎重考虑。”  

“你今日之言,已经算是辱圣,老夫知晓,你因事生恨,心有郁结,所以才胡言乱语,这些老夫都可以容忍。”  

“老夫惜才,你有圣人之资,可如若不用在正道之上,极有可能堕入魔道。”  

“再者,此事若不好生处置,未来后患无穷,到时候老夫就算出面帮你,这天下读书人,也不会给老夫面子,众怒之下,无人庇你。”  

自顾锦年阐出儒道经义后,传圣公没有如才一般激烈,言语当中彻彻底底变成了劝说。  

因为顾锦年展现出实力,展现出让传圣公不得不重视的实力。  

“不遭人妒是庸才。”  

“倘若真有众怒,天下学子因我言论,群而攻之,我大可以新学之说,废除天下一切伪儒者。”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顾锦年纯粹就是杠到底了。  

实际上,从一开始,自己的确可以选择妥协,原谅孔宇,与孔家做个人情交易。  

孔宇磕头与不磕头对自己来说没有太大影响,磕了这个头,自己又不能成圣,不磕这个头,也不在乎什么。  

可顾锦年为何这般杠到底。  

无非两点。  

其一,孔宇之行为,令人作呕,这是孔家世子,按理说应当是年轻一辈的榜样,可却谄媚他国使臣,打压大夏学子,这种行为叫什么?  

叫卖国贼。  

而且屡次三番找自己麻烦,这要是忍,天下人都得笑话自己。  

其二,也是最大的原因,那就是自己绝对不能和孔家点到为止。  

为什么?  

这大殿之上站的人是谁?  

是自己舅舅。  

大夏永盛皇帝。  

顾家与孔家有仇,对皇权来说是一件好事,文武不对立,倘若当真有一天,顾家真的敢造反或者是做一些有的没的。  

出师无名,孔家必是第一个跳出来大肆抨击者,如此一来,顾家真想要造反,必然而然要付出血淋淋的代价。  

帮助永盛大帝造反之时,孔家也是将顾家骂的狗血淋头。  

如果顾家又帮太子亦或者任何一人造反,那顾家的名声也彻底臭掉烂掉。  

到时候新帝会怎么想?而且顾家做了一次也就算了,做了第二次?外加上天下文人抨击,顾家早晚要被清算,而且绝对是斩草除根,满门抄斩的那种。  

可如果自己点到为止,与孔家和解,孔家承情,那在皇帝眼中这算什么事情?  

方才传圣公出现,顾锦年只看了一个人,那就是自己这位舅舅。  

他看似面容温和,甚至带着笑意,可眼神当中的不满,他看到了。  

大儒当着他的面,参拜传圣公。  

这算什么事情?  

有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摆在面前,是皇帝大,还是圣人大?  

正常来说,都会说圣人大,连皇帝都认为圣人大,为什么?因为圣人已经不存在了。  

早就逝去了,皇帝没必要去跟一个死去的人争名誉,没有必要。  

可现实中,就必须是皇权第一,集权制度,在大夏王朝,权力最大的人就应该是皇帝,谁要是敢挑战皇权,谁就得死。  

大儒的表现,让自己舅舅很不满,但他不能说,还必须要伪装。  

如果自己还跟孔家人和解,你好我好,那可以保证的是,自己这位舅舅,就算是心胸再宽阔,再有雄主之心,也容不下一个左右逢源的顾家。  

顾家是武将世家,出了自己一个文人,这不算是一件好事,若不是自己舅舅乃不世帝王,外加上自己也算是半个李家人。  

说实话,谁当皇帝允许国公之首的后人是儒道大才?  

武也是你们第一。  

文未来也是你们第一。  

那要我这个皇帝做什么?要不你来当?  

这第二个原因,才是顾锦年为何一直杠到底的原因。  

顾家与孔家之间。  

绝对不能和解。  

闹就要闹到你死我活,什么撕破脸不撕破脸,要做到水火不容,你巴不得我全家死光,我巴不得你全家死光的程度。  

这样皇帝才会安心,他才不会出手。  

当然,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  

那就是顾锦年不爽孔家,卖国贼,该死。  

千刀万剐都活该。  

“嘶!”  

“顾锦年,你越来越嚣张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好一个百花杀,我等儒者,在你眼中,竟全成了伪儒?”  

“不听尔言,就是伪儒?亏我方才还觉得,你顾锦年有不世之才,没想到你竟然有这般想法。”  

“好一个我花开后百花杀,那今日你杀一个给老夫看看。”  

这一回,不少大儒真被气到了。  

在他们看来,顾锦年的确有污圣嫌疑,只不过可以理解为顾锦年意气之争,少年心性。  

但现在就彻底不一样了,连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什么叫做以新学废天下伪儒?不认可你的人就是伪儒?你也太嚣张了吧?  

骂声不绝,孔宇看的内心极其爽快,他现在就希望顾锦年继续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