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京都之怒,百官争议,江宁郡平乱,龙颜大悦(6/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难民之地,他看到了一具具尸体,忍不住哭。  

也就在这时。  

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天穹之上,一艘艘龙舟出现,每一艘龙舟如同巨兽一般,在天穹划过。  

数千精锐站在龙舟之上,一个个宛若天神一般。  

“吾乃夜衣侯,奉陛下旨意,前来送粮,开城门。”  

夜衣侯之声响彻整个江宁府上下。  

十三艘龙舟,如同十三头巨兽,在天穹划过,给予无数人生的希望。  

“有粮了,真的来粮了,朝廷送粮了。”  

“哈哈哈哈,不会有人饿死了,不会有人饿死了。”  

“圣上英明,皇帝英明,朝廷万岁,陛下万岁,大夏万岁啊。”  

“大夏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之间,百万难民狂喜不已,所有难民几乎全部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他们熬了这么久,没想到终于等到了粮食运来。  

他们几乎都已经绝望了。  

然而在最绝望之时,看到了希望,这如何不让人喜极而泣啊。  

但依旧有些人,抱着自己已经死去的亲人,指着天穹上的龙舟,哭泣大喊。  

“爹,你看看,朝廷运粮来了,爹,你醒一醒啊,你睁开眼睛啊,咱们有救了,咱们不会饿死了。”  

“娘子,娘子,你看,粮食来了,粮食来了,你为什么不多坚持坚持啊。”  

哭泣声不知为何,有一些伤感。  

有一老妪,望着龙舟,双眼已经流不下泪,她全家没有死在逃荒的路上,而是死在了城外。  

因为她们没有银子,只有她一个人活到了现在。  

她的夫君死了,她的三个儿子死了,三个儿媳死了两个,一个被买进府里当了丫鬟,就给了两升米,就两升米啊。  

四个孙子死了,三个孙女也死了。  

全部都死了。  

如今看到了生希望,可她并没有任何一丝丝喜悦。  

取而代之是麻木。  

是沉默。  

因为对她来说,生与死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然而,对于城内米商来说,他们脸色无比难看。  

朝廷粮食运来了。  

官仓开放。  

这对他们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他们的米再也不能卖天价。  

一时之间,这些米商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  

可真正麻的是这些外乡人。  

他们连夜赶来,就是为了赚一笔快钱。  

可没想到的是,朝廷的粮食运到了,这就意味着江宁府不缺粮食了。  

而他们现在如果把粮食运走,先不说成本有多夸张,这一路上的耗损也不小啊。  

再者,运回去做什么?自己家吃吗?  

都装麻袋了,还吃?  

卖的话,估计又要被米商狠狠压价,完全是得不偿失啊。  

一时之间,这群外乡人开始疯狂压价。  

什么三百两,一百两的。  

十两银子就买。  

可惜的是,难民压根就无视他们,有免费的粮食不吃,吃你这种粮食?  

十两银子?  

五两银子都不卖。  

不过也有一些人还是有些提防,担心朝廷运的粮不够,所以主动来买。  

十两银子一石。  

可其他外乡人看到这一幕,肯定不干啊。  

直接降价。  

九两,八两,七两,六两,到最后价格降到五两银子一石,再少了也不会有人卖,毕竟血亏。  

五两银子刚刚好,正常米商如果打压价格,他们卖是三四两一石。  

现在卖掉,能够变现就当白跑一趟,为国家效力,也亏不到哪里去。  

而且早点卖掉早点回去,总不能一直在这里风餐露宿吧?  

第一批卖掉粮食人,立刻收拾东西回去,回去的路上,看到无数人都在运粮,这帮人满脸笑容,什么都不说,就特意营造一种大赚特赚的感觉。  

倒不是故意使坏,这帮人想法也简单,就当做是帮难民一把,如果现在要是说没赚,这帮人掉头回去,那岂不是只有自己一家亏了?  

不过也有人吐苦水说没赚,说朝廷运粮来了。  

可结果呢?  

得来的全是骂声,什么你自己赚了银子,就不让我们赚?平时没看出来你是这种人啊。  

总而言之,大势已定,根本就不可能逆转。  

府内。  

所有米商聚集,一个个愁眉苦脸。  

随着郑公出现后。  

众人纷纷起身,你一句我一句,想问一问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时。  

郑公的怒斥声不由响起。  

“现在知道来找老夫了?”  

“之前去哪里了?”  

“让你们不要卖这么高,不要卖这么高,你们就是听,如今民怨四起,又有大量外乡人过来卖米,我看你们怎么收场。”  

郑公也是被气的不行。  

按他的意思,价格稳定在六十两,即便是有外乡人过来卖米,完全可以打压,然后低价收过来,再高价卖出去,形成良性循环。  

可问题是这帮人卖的太凶了。  

动辄就是几百两银子,实际上根本卖不到这么多银子,是有人在暗中搞鬼。  

然而这帮人也跟着涨价,让这些外乡人也纷纷开高价。  

他们想要收购也没用,总不可能真三百两四百两银子收一石?这要是收了,引来的人岂不是更多?  

可以说,这场粮灾,可能彻彻底底被化解了。  

“郑公啊,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