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这小嘴,抹了蜜吧?(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跪在两旁的太监,顿时露出极为惊喜之色,只是他们埋着头,这份喜色看不到。  

但身子还是有轻微的颤抖,由此可见,二人极其的兴奋。  

大约两刻钟后。  

顾锦年也随着自己母亲,来到了斋心宫内。  

这是皇太后居住之处。  

随着宁月公主的到来,宫外早有侍女等候多时,一见到宁月公主,立刻上前迎接。  

步入宫中,奇花异景让顾锦年有些咂舌不已。  

不得不说,皇宫永远是最奢侈的建筑,里面随便一座宫殿,就不是国公府内媲美的。  

走马观灯一会。  

顾锦年便来到宫内正殿。  

踏入正殿,便看到一位面相慈善的老妇,手中捏着一本经书,眯着眼睛仔细端详。  

老妇身穿青色龙袍,头上插着九玉簪子,戴着一串珍珠,看起来华贵至极。  

这便是大夏王朝的太后,周太后,当年侍奉过太祖的存在,也绝非寻常之辈。  

而此时,还不等李氏率先出声,顾锦年便已经一路小跑过去。  

“锦年拜见皇祖母。”  

“祝皇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顾锦年满脸笑容,纯真无邪,一开口便是各种好话,倒是让李氏有些惊讶。  

她并非是第一次带顾锦年来此,虽然顾锦年对皇祖母比较亲昵,但从来不会这样啊。  

不过这是好事,她也喜在心头,也不在乎什么。  

而顾锦年则很直接。  

开玩笑,这谁啊?  

大夏太后啊。  

天下人谁不知道永盛皇帝注重孝道?可以说整个大夏,这就是活脱脱的二号人物,甚至在某些事情上面,这就是一号人物。  

这要是不细着心讨好,那自己脑子不是有病?  

“年儿来了?”  

“哎哟,让皇祖母看看。”  

正在端详看书的周太后,突然听到顾锦年的声音,当下不由看了过去。  

等看到顾锦年后,脸上的笑容瞬间浓厚数十倍。  

有一点不得不说,顾锦年之所以能在顾家如此受宠,包括宁月公主在顾家地位超然。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朝太后对顾锦年格外的喜欢。  

这点谁都不理解。  

你说隔代亲,太子也是太后的孙子,可太子在周太后面前并不是特别得宠。  

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  

但还有一个太孙啊。  

只是,周太后虽然喜欢太孙,可整个斋心宫谁不知道,周太后最宠爱这个外孙。  

这是公开的秘密。  

“宁月拜见母后。”  

“愿母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此时此刻,李氏也走上前来,向周太后问安。  

“好好好。”  

周太后极其高兴,但连看都没有看自己女儿一下,而是拉着顾锦年,满脸心疼道。  

“哎哟,我的好外孙,你怎么瘦了这么多?”  

“病好了没有?”  

“有没有什么地方不舒服的?要不要祖母让太医帮你看看?”  

周太后一脸心疼地看着顾锦年,苍老的手也抓着顾锦年,格外的宠爱。  

“祖母,年儿已经没事了。”  

“倒是祖母,您得好好休息,来的路上娘跟我说了,年儿重病时,祖母茶饭不思,这样容易伤着身子,要好好保重。”  

顾锦年出声,反倒是关心起自己这位祖母。  

果然,这话一说,周太后差点有些老泪纵横,她摸着顾锦年的头,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  

“还是我外孙乖,知道疼祖母,祖母见你没事就好了。”  

“来来来,年儿,吃点点心。”  

“白英,快点让御膳房准备些灵食。”  

周太后十分慈和,直接令一旁的太监去准备灵食。  

“喏。”  

一旁的公公立刻点了点头,脸上也满是笑容。  

“母亲,年儿刚刚痊愈,御医说了,不能再补了,再补就要出事。”  

“白英公公,准备些果食即可,不要准备灵食。”  

宁月公主出声,告知顾锦年的情况。  

“行行行,御医怎么说就怎么做。”  

“年儿,来,让祖母好好瞧瞧。”  

周太后随意点了点头,她不在乎这些,一心都在顾锦年身上。  

皇宫深院,即便身为太后,也是时常孤独,后宫虽有不少妃子前来请安,但这些妃子过来,说来说去不就是争风吃醋。  

她自然厌倦,而顾锦年不一样,自己的外孙过来,哪能不欢喜?  

然而,也就在此时。  

侍女的声音忽然响起。  

“太后。”  

“皇后娘娘带太孙来了。”  

随着声音响起,周太后脸上的笑意,明显少了一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