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刘循出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城中火势冲天而起,烈焰翻卷,浓烟滚滚,天空被照的像火一样透亮,耳边能异常清晰的听到哔哔啵啵的声响。  

李严对城中的构造和布置,非常清楚,很快他便意识到哪里着火了!  

李严的心中猛然一紧,好像突然被人给揪住了,他不敢置信的望着冲天而起的大火,脸色变得有些苍白,喃喃道:“郑度啊郑度,想不到你如此狠心,不惜放火要把粮草付之一炬。”  

火势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变成滔天大火,再加上事先草垛上洒了不少火油,被风一吹,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熊熊大火把天烧的通红,火舌翻卷,吞噬天地,宛如末日来临!  

大火腾空而起,张牙舞爪,犹如一条条愤怒的火龙冲上天空,在城上空盘旋怒吼!  

刘封慌张张的跑到刘备近前,惊叫道:“父亲!他们把城中所有的粮草辎重都点燃了。”  

“什么?”  

刘备闻听之后,登时双目圆睁,握剑的手指因为用力过猛变得有些苍白。  

火势如此之大,想救火根本不可能,即便最后刘备能顺利攻占绵竹,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涪城剩余的粮草最多还能支撑三个月,所以刘备急需补充粮草,可郑度的做法,却狠狠的把刘备推入万丈深渊。  

即便他得到城池,也没什么好高兴的,不过是把战线往前推近了一些罢了。  

郑度不停的呼喊指挥:“不要退,跟刘备拼了。”  

益州兵伤亡越来越大,胆小的开始往后退缩,被郑度连番几剑砍倒了好几个。  

黄忠冷眼看向郑度,眼中闪烁出令人忌惮的寒光,他把刀放在鞍韂上,从背后摘下宝雕弓,弯弓搭箭,用眼睛飞快的瞄了一下,随即便松开了弓弦。  

冷箭飞射而出,速度快的惊人,像一道闪电在人群缝隙中闪过。  

幸好郑度身上有伤,稍微晃了一下,让飞来的冷箭避开了心口射在腰间。  

郑度中箭倒地,吴兰见状不妙,拼命冲了过来挡在郑度的面前。  

李严靠近城门的位置,此刻他一下子变成了战场上最悠闲的一个人。  

两边的将士都在拼命厮杀,唯独他还在犹豫迟疑,不知该做什么样的决定。  

刘备不会怪他,更不会怀疑他。  

在刘备看来,李严刚刚经过一番血战,打开了城门,立下了头功,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适当的休息一下没什么不好。  

郑度此时则是鞭长莫及,根本奈何不了李严。  

当发现粮草被点燃后,李严心中的天平明显开始偏离刘备。  

突然身后响起了雷鸣般的喊杀声,就连脚下的地面也猛烈的震颤起来。  

李严根本没有回头,便果断的举起了宝剑,高喝道:“杀!不要走了刘备!”  

因为,李严已经猜到谁来了!  

这么大的动静,绝不可能是刘备的人马。  

李严距离刘备非常近,他带头往前冲,那些忠于他的将士也义无反顾的杀向了刘备。  

李严的突然转变,让刘备有些发蒙,直到李严杀到近前,刘备才猛然惊醒,心中骤然一紧:“不好,中计了!”  

很快,刘循便率军杀到了城门口。  

城门口有不少刘备的兵将,可在刘循摧枯拉朽的攻势下,刘备的兵将眨眼便倒在了血泊中。  

益州兵如滚滚洪流一般,疯狂的涌入城中,刘备的兵将甚至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倒下了一大片。  

有的被刀枪所杀,有的被战马撞翻倒地,没等从地上趴起来,便被数不清的马蹄从身上无情的踏了过去。  

刘循披甲持枪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张任、向存等人紧紧跟随,天狼枪幻出阵阵刺眼的寒光,挡在前面的敌兵一个又一个的倒了下去,刘循枪急马快,出手一如既往的果断。  

噗噗噗!  

天狼枪凶狠无比的刺入敌人的要害,夺走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就像用牙签刺穿西瓜皮一样,轻而易举,没有任何的悬念,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生命脆弱的不堪一击。  

因为刘循的突然出现,形势发生了180度的反转。  

刚刚是刘备步步紧逼,疯狂进攻。  

现在刘备则是腹背受敌,已成瓮中之鳖!  

“刘循?”  

视线落在刘循的身上,刘备震惊的无以复加。  

他的瞳孔一瞬间放大,全身僵硬在原地!  

已经不需要任何的解释,从刚刚李严出手的那一刻开始,刘备便已经预感到自己上当了。  

“刘备!你的死期到了!”  

刘循怒视着远处的刘备,从牙缝里里挤出几个字,眼神凶狠的犹如利刃一般,充满杀意!  

刘循胸中的恨意,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能不能成为益州的继承人,关键就在于刘备。  

一旦刘备夺取了益州,刘循便再也没有任何的机会。  

即便刘循能够打败刘备,可经过连番恶战之后,益州的实力也会大大的削弱。  

远的不说,为了杜绝刘备的粮草补给,郑度提出坚壁清野的绝户计,几十万百姓大范围的迁移,多少田地和民房被闲置,多少庄稼和粮食被焚烧。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益州最后还能剩下多少可战之兵?  

刘循面对的是让曹操最为忌惮的对手刘备,损兵折将自然是免不了的,而且可以预见,刘循最后的伤亡一定小不了。  

所以刘循对刘备恨之入骨,因为刘备把益州搅的鸡犬不宁,把原本属于刘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