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造化心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奇点世界中,参悟了手中交易来的所有功法神通后,冉有开始了闭关,准备融合吸纳功法神通精华,升华蜕变出属于自己的潜力无限的修炼功法。  

世间万物,花草树木、地火风水、(日rì)月星辰、众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信仰、厌恶等(情qíng)绪,生灵的灵魂、、体内蕴含的特殊能量等有形无形、有质无质的存在,都拥有、也可以被转化成能量,也可以被能量所转化。  

修炼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生命本质的蜕变、提升,以求获得无尽的寿元和无极的实力。吞噬、掠夺万物之精华、能量,来造化自(身shēn),加强精气神,不断的增强实力。  

直到最后,愿望达成天地朽而我不朽,众生灭而我不灭。拥有永生的生命和无敌的实力,得享大自由、大自在!  

慢慢的,一部吸收、融合了其他功法神通,升华蜕变成全新的修炼功法,从冉有的心里升起。  

一缕缕白色、近乎透明的造化火焰,点燃了冉有整个(身shēn)体。皮(肉肉)筋骨髓、五脏六腑、全(身shēn)血液毛发甚至灵魂识海,都燃烧着白色近乎透明的火焰。  

盘膝坐在地上的冉有,呼吸间,全(身shēn)毛孔张开,体外的灵气,不断的涌入他的(身shēn)体里。  

这时,造化火焰如同有灵(性性)似的,刹那间,点燃进入体内的灵气,将其转化成更纯净、灵(性性)的特殊能量,流动在冉有的全(身shēn)上下,滋养着细胞、灵魂。在体质和灵魂以及体内被控制的能量不断变强的同时,造化火焰,也在微微的发生着蜕变。  

不知道过了多久,造化之火中,渐渐的衍生出了其他的物质。同时,冉有对大地、植物、火焰、金属、冰水、雷电、时空、心灵等的掌控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  

异空间中,一道造化之火凭空出现,落在冉有的雕像上,点燃凝聚在上面的信仰之力。  

造化之火无物不燃,就算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信仰之力也一样,瞬间就被点燃。  

在造化之火的焚烧下,信仰之力消失,原地留下纯净的能量。能量通过特殊的通道,进入冉有的体内,提升着他的实力。  

无尽林海中,林凡看着(日rì)渐增多的冒险者,看着他们快速的在林中疾行,双眼环顾四周,眼中有微光,用着瞳术或者其他的方法,寻找着宝物的样子。内心深处,泛起了神秘的微笑。  

果然,只要聚灵树树苗现世,无尽林海中,就会涌入更多的寻宝者、冒险者。  

“佛光普渡!”  

金色的佛光,蕴含着慈悲和渡化的韵味,突然出现到一个陆地神仙修为的冒险者(身shēn)上。  

在他心灵挣扎,(身shēn)体无法动弹的时候,“”字封印进入他的体内,让其变成了一个活死人。  

借用冉有留下的印记,林凡打开了异空间通道,将其丢进里面。这样的事(情qíng),从冉有闭关以来,林凡已经做了很多次了。只要是天仙修为以下的存在,都反抗不了佛光普渡字封印活死人入异空间的(套tào)餐,从无尽林海中消失。  

时间缓缓的流逝,在发现无法破解聚灵树树苗后,并且经过大力培养后,快速成长为5阶聚灵树,可以大范围改变周围灵气环境、浓度,辅助修炼者加快吸收对应灵气,减少突破天仙境界以前的时间了瓶颈后。  

归墟大陆上,涌入无尽林海中的冒险者们,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大炎帝朝御花园中,几棵高耸入云的火红色聚灵树,将整个皇宫,都染成了红色。  

相比起外面,在聚灵树本能的灵气聚集下,快要液化的火灵气,不仅让修炼火属(性性)功法神通的人实力提升速度加快,在一定范围内,其火属(性性)神通法术的威力,也等比例的加强。  

而且,(日rì)渐改变的环境,也让被聚灵树笼罩的地方,显得跟传说中的仙境、福地类似。  

“派了那么多的人进入无尽林海中,还没有找到聚灵树的地方吗?”  

一个(身shēn)穿火红色龙袍、上绣(日rì)月星辰、头发眉毛通红的中年男子,无意间,爆发出金仙巅峰的气势,给周围的人,带来强大的压迫感。  

金仙:感悟并且借用、((操cāo)cāo)控对应的天地规则,灵魂中诞生一丝不朽的特(性性),可使用一些规则的力量,可对金仙修为一下的存在,造成碾压的结果。  

做为归墟大陆上最强大的五大运朝之一大炎帝朝的统治者,在不缺资源、功法的条件下,轻松的,就能够拥有金仙的成就。  

不过,在成为金仙,距离永生就只差一步之遥后,东方烈对于任何能够增加突破金仙成为大罗金仙的机遇,都十分看中。  

这次,在聚灵树不断的成长、蜕变的时候,东方烈突然感到,自己的修炼瓶颈,竟然有了一丝的减弱。  

东方烈猜测,如果拥有足够多的火灵气聚灵树,彻底的改变大炎帝朝的灵气浓度和土地属(性性)。或者,将一棵聚灵树培养到八阶,令其诞生永恒、不住的特(性性),规则实体化。  

这样,有了参照物,或许,自己的突破,也就有迹可循了。  

所以,东方烈才会对聚灵树突然那么关心,秘密的派遣众多的手下进入无尽林海中,以求得到甚至垄断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