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章 猜 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走出矾楼,寇隼左右看了看,御街上人流往来,新来汴梁经商的贾人挑担、引马,出入酒楼频繁,见也没人注意到当朝皇子刚刚由此出去,寇隼心下稍安。  

于是,整了整衣袍,径直向对面茶舍走去。  

寇隼为青州诸人接风洗尘设摆家宴的矾楼对面,有一家茶舍,楼高三层。  

一层是往来百姓歇脚饮茶之地,茶叶也多为下等,虽不上品,却胜在茶水分量充足,一个铁钱就能冲上满满一壶,足够坐在里面打发大半天的闲暇时光。  

上了二楼,茶的品级又要上一个品次,茶叶往往也多由岭南贩过来的龙井、普洱。  

这等茶叶的价格自然也要贵上一些,能喝得起的,基本都是城中商户、家境殷实之人。  

再往上走,便到了茶楼最高一层。此一楼层只有四间雅阁,名曰:天、地、玄、黄。  

分东南西北临街而设,雅阁之间互不相通,进出客人均有单独通道连接楼梯入口,这就为一些私密聚会提供了诸多便利。  

当然,能坐在这四间雅阁里喝茶的,绝非有钱有权就能进入,还需配上饮茶之人极尊极贵的身份方可。  

“噔~噔~”从酒楼出来的寇隼想都不曾想,就直接上到茶楼顶层。  

面对四条通往不同雅阁的走廊,略一沉思,选了‘天’字阁走了进去。  

“陛下!”寇隼打开门,见刚刚先他一步离开的元侃正垂手而立,面色恭谨。  

在其身边正端坐一人,白袍皂带,头裹青色璞布,上嵌金丝云纹,贵胄之气不振自逸。  

也未及看清面容,寇隼已然跪拜于地,施了臣子之礼。  

不用猜,此端坐之人正是当朝皇帝赵匡义。  

“免礼吧!今儿我也是微服出巡,就不必行礼了。是元侃告知你,我在这里的么?”  

赵匡义微微点了点头,神情没有太多变化,看着寇隼询问道。  

“回陛下,元侃并未言及您在此处,实是我斗胆揣测。”寇隼起身颔首回道。  

只是开口之前,不经意瞥了眼肃立一旁的元侃。只见元侃嘴角含笑,向他点头示意。  

“揣测?难不成从青州回来一趟,你也学会用鬼神之说妄断言行了?”赵匡义两眉轻蹙,对寇隼的回答略感不悦。  

“元侃平日克己守礼,一向不越礼法,自然不会有出宫行私之事。  

适才元侃孤身一人离开酒楼直奔于此,总不会是贪食粗茶鄙味。  

如此微臣才妄断官家您离开酒楼,定是来了这里!”寇隼把自己心中推测如实讲出。  

“臣子当到你这份上,也不知是该欣慰还是害怕。  

皇家的一举一动,都已经瞒不过寇大夫了!”  

听完寇隼之言,赵匡义不喜反怒,语气更是冰冷地说道。  

“微臣不敢!”  

寇隼辩出了赵匡义的话外之音,膝头一曲脆声跪地,低头伏磕了下去,似有冷汗从额头渗出。  

赵匡义面色稍缓,也未马上叫寇隼起身,只话语间趋于平静道:“我叫你回来,不是让你告诉我元侃这孩子的品行,我自己的儿子,肯定比你清楚。”  

“臣知罪。”寇隼连忙回应。  

“行了,起来吧!听元侃说,那日你提到的叶念安回来了?”  

赵匡义没打算将适才在矾楼酒阁内,自己隔墙而坐的所见所闻说出来。  

赵匡义言语间夹带的怒意,也非是全部来于寇隼。寇隼作为他的心腹重臣,也断不可能有猜疑为难之事。  

不过是近年来,赵匡义深感朝廷上下,很多细微小事正在暗地里悄然发生,自己脑清目明却又无法把控的心绪越积越沉。  

这种权利的流失令他充满恐慌,他心知,一切皆因垂拱殿的那把高椅而起。  

岁月如波,时光如梭,自己年事已高。偶尔处理朝中弊政多有心软,缺少震慑,朝中更显动荡不安。  

几个皇子本应是最亲近的人,可私下里拉帮结派,与大臣牵扯不清,结党营私之事屡见不鲜。  

作为各方势力的对立面,赵匡义的心里跟明镜儿一般亮堂。  

只是,他在等,等一条抛下诱饵立刻咬食上钩,自动现身的鱼儿。  

他要看看到底是哪位皇子按捺不住,第一个跳出水面来。  

虽然他不确定如此做的后果是什么。  

看起来,那些整日恭谨的儿子并无反心,那些手拿笏板每日跪拜在大殿中的臣子也面无二样…  

或许,陈桥镇的事情过去再多年,也依然如梗在喉。  

寇隼明显偏向于三皇子元侃的言语,生硬地触动了赵匡义身体里那根最敏感的神经,这让他十分恼火。  

此次将寇隼召回汴梁,原是让他助力稳定朝中局势,绝不是让他来搅浑这摊清水。  

“是的,昨日刚刚到达汴梁。”  

见官家突然将话题转到叶念安身上,让寇隼微微一愣。  

心中疑惑道,叶念安与元侃之间几个来回往复的攀谈,官家应当在隔壁里间听得清清楚楚,为何还要再来询问他?  

寇隼脸上不禁蒙起一层雾意,想到此时官家的心思有些反复,看刚才情绪又较为多变,只得小心回答。  

赵匡义点了点头,没有太多话语,反而是偏过头看向肃立在一旁的没有吭声的元侃,眼底尽是疑问。  

像是在询问与叶念安交谈相关之事,亦或者是想从他口中证实一遍叶念安的到来。  

元侃感受到赵匡义望向他带有灼热的目光,胸间立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