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基 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宫燕倚靠在青州府衙正堂粗大廊柱上,微微仰着头,眼光越过青灰色高墙,远方天空湛清如洗。  

偶有几只墨黑乌鸦扑棱着翅膀,斜刺刺的从眼前穿过。  

宫燕揉了揉酸涩的眼角。  

‘哎~’宫燕深深叹了一口气。他这几天积了很多事情都没搞清楚。  

跟在府尊身边十余年,一向稳当持重。内心自有定数的知府自从来到青州,经常会问他一些问题。  

就在一个时辰前,寇隼又问他程路均究竟是不是一个好官?他沉默了半晌还是没能回答上来。  

对于那个倒霉的前知州,宫燕也是略有耳闻,可要是说有多了解,他自然不敢说,就索性没有回应。没得到答案,知府也没有追问,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宫燕出来时,无意看到寇隼眼中的失望,隐隐听到了府尊的小声自语:“你毕竟不是叶念安!”  

“叶念安、叶念安!”  

心中念叨了两遍,宫燕突然发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再见到他。  

自筹粮一事结束后,叶念安再住府衙就有诸多不便,为了不惹人诟病,就早早搬回了河堤住处。  

“也真是一个妙人啊!”  

宫燕回想起一起共事的那段日子,嘴角露出一点笑意。可能平日太过严肃,他自己也感觉笑得不那么自然。  

这段时间,青州城发生了很多事,却是每一件都与叶念安有所关联。  

想到这些,宫燕决定去见一见这个妙人。  

这天是农历二月初一,宫燕离开青州府衙向着南阳河堤行去。  

在过去的半月里,青州百姓总是在茶余饭后热情饱满地议论着城里发生的几件大事。  

甚至于倒春严寒,都没能压制住这些人走在街头巷尾,驻足停留道一句,“嘿,你听说了么?”  

青州首富全府上下皆遭歹人行凶,无一幸免,官府不到一日就稽查到是隐匿于城外龙兴寺山头的匪徒所为。  

皆是祸起苏广山的万贯家财啊!  

凭谁都不会料到,青州一代巨商最终竟是以这样的结局收场。  

众人在唏嘘之余,也在城中百姓之间无形兴起了一股攀比风。只不过,这次比的是谁家寒酸。  

穷人家子弟出门,原本就是粗布麻衣,经了这事,出门更是补丁摞着补丁。  

富贵人家走在街上,也是刻意蓬头垢面,生怕别人指点他家中如何富有。  

这般反常现象惊扰了官府,连发几道公文,官差又锁了几个富商吃过几天牢饭,才遏制住这股不正之流。  

与苏广山消失在青州商道相比,龙兴寺方丈游方归来就催他们不会显得那么起眼。  

正月二十这一天,去山上砍柴的樵夫路过龙兴寺,见到一个满脸横肉的小师傅正在张贴一张告示。  

樵夫凑上前去,踮起脚,因他识字不多,来来回回看了几遍,还是只读懂了几个。  

“本日···方丈···开寺。”  

本想去问询一下这位小师傅,可看到脸上横肉,又生出一丝胆怯。  

樵夫仔细一琢磨,也大概猜出了其中意思。  

“龙兴寺从今天开始,开寺礼佛。”  

樵夫回去后,告予了相熟的几个好友,口口相传不过几天,青州城已被传了个遍。  

此时正赶上冬末春初,田间无事,正当是上山进香礼佛之时。  

于是,每日间从青州西门通往龙兴寺的路上,香客不断。  

不过几年,因龙兴寺方丈不仅精通佛法,且对经商一道又颇有钻研,无意间指点过的几个香客,也都成为小有所成的富户。  

渐渐龙兴寺香火之旺,一时无两。这就是后话了,暂且按下不提。  

————————  

且说宫燕一人离开府衙去寻叶念安,进了二月天气略有回暖,踩在南阳河岸堤上,泥土松软,难以行走。  

宫燕低头看了看脚上的暗黑色泥巴,微微皱了皱眉。  

胸间立时吊住一口真气,右脚在地上轻轻一点,施展开轻身功夫,快步前行。  

不刻,已疾行了四五里路程。虽然脚程快了许多,但是身体渐感酸麻,宫燕额头挂满一层细密汗珠。  

赶巧的是,前面不远正有一块斗大石头露于堤外,宫燕看过便想上前停靠着歇歇脚再走,眼瞅着叶念安住的死囚河工之处已未有多远。  

“啪~啪”一阵击掌之声传进宫燕耳中。  

宫燕抬头一望,只见距离他不远处的河道内站着个人,正一边合掌拍手,一边笑眯眯地望着他,  

待来人近了些,宫燕定睛一看,来人正是自己欲见的妙人——叶念安。  

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宫燕寻来河堤,就是为了见叶念安。想见谁,谁就出现在了自己眼前。  

“叶先生~”宫燕眼睛一亮,刚要招手唤叶念安过来。  

“宫大哥,莫急,我知你此来为何!”叶念安微微一笑,打断了宫燕要说出口的话。  

“叶先生还有未卜先知之能,那你说我此来为何?”宫燕也觉此事有趣,不由来了兴致。  

“宫兄此是为府尊而来,问的是朝廷之事。”  

叶念安缓缓走到宫燕身边,绕着他站的石头走了一圈后,摇头晃脑地说道。  

“哈哈哈,叶先生真是越来越有先生模样了!  

不过先生确是神算,宫某确是为了府尊来做寻先生。疏不知,先生是如何得知的?”  

宫燕看着叶念安的模样,顿时大笑了两声,紧接着又满面惊奇地问叶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