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完璧归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突然间,又有五个人陆续登台。  

林逸城心下暗暗欢喜,心里想着:“我跟他们一个一个打,就算打赢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如果我同时打他们十个,才能显得我本事超群。”  

坐在看台上的商三爷,见他如此轻狂,不禁摇头苦笑:“大小姐,这少年的拳脚功夫很是一般,依老朽之见,别说是同时打五个了,就是打三个也不见得能赢。”  

宁玉若莞尔一笑,轻声道:“三爷,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可是您老人家教我的。”  

“这少年的拳脚功夫虽是一般,但他的剑术如何,你我都未曾见识,还需观后再做定论。”  

商三爷直言不讳地道:“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再看,就算你舍得把玉女剑借给他,也只是徒劳无功。”  

话说着,商三爷又惋惜道:“唉,其实他的武功还算可以的,又何必逞一时英雄呢,一个一个打,有不什么好?待会儿十人同时向他进攻,岂不是难以抵敌?”  

对于商三爷的这番言论,宁玉若只是微笑不语。  

那十位参赛者,自以为胜券在握,都想着坐收渔翁之力,谁也不愿抢先发难,半步半步的慢慢逼近。  

林逸城缓缓转身,只见这十人排成一个圈,包围着自己。  

只听,那领头的忽然说道:“都别磨蹭了,大伙儿一齐上,别给他喘息的机会。”  

“好!”众人异口同声。  

话音刚落,林逸城便长剑倏出,对准其中三人,“刷刷刷”三剑,疾刺而出,这三剑一剑快似一剑。  

“啊!”  

“哎唷!”  

“啊哟!”  

一瞬间,林逸城就将那三人左臂、右臂、左腿分别刺了一剑,三人应声倒地。  

随后,林逸城又使出一招“雁过留声”,跟其余七人辗转周旋。  

毕竟是第一次跟这么多人过招,林逸城也不敢粗心大意,刚使完一招“雁过留声”,接着又是一招“雁影纷飞”,还真有些手忙脚乱。  

不过,几个回合下来,林逸城越战越勇,现场惨呼声不绝,跟着叮当、呛啷、乒乓,各种兵刃纷纷堕地。  

不到三两分钟,这十个参赛者,便被林逸城以迅捷无伦的剑法尽数刺中。  

林逸城的追雁剑法本就已经炉火纯青,和他对战的十人又都是平庸之辈,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  

别人不清楚,可在林逸城看来,这一战早就没有悬念了。  

要不然,林逸城也不敢这么嚣张,胆敢以一敌十。  

林逸城一手执剑,一手抱拳,看在地下躺着的对手,谦虚的说道:“承认了各位!”  

“怒气点+10。”  

“成就点+200。”  

“……”  

一战终了,坐在看台上的商三爷忍不住赞叹道:“妙哉,妙哉!这少年的剑法,当真令人好生佩服。”  

旁观众人均有同感,都知他所佩服的“这少年的剑法“,是林逸城的剑法。  

高飞听在耳里,也在心中想道:“呵,我方才小瞧这家伙了!”  

“可他明明没有内功,为何使得剑法,却有如此可怖的威力?”  

“看来日后在凌云镖局,我要多跟他请教才是了。”  

林逸城胜出下台,赢得了全场的喝彩。  

其中一个绰号巴山虎的落败者,被林逸城刺中了左臂之后,不禁没有心生怨恨,还忍痛捂着伤口,亲自从台上下来,对林逸城说道:“这位南侠兄弟,你剑法好生了得,在下拜服。”  

“刚才你上台的时候,周围太吵没听清楚你说什么,还未请教阁下尊姓大名,剑法又是哪一位高人所授?也好叫在下输得心服。”  

林逸城笑着道:“在下林逸城,我的剑法是…”  

话说到一半,林逸城忽然想到,自己答应过师父龙归山,不向任何人提起天门宗。  

虽然林逸城这一手“追雁剑法”,乃是师娘苏婉雁所教,并不是师父龙归山的真传。  

可林逸城如果说出师娘的名字,别人也肯定会猜到自己和天门宗的关系。  

于是,林逸城改口说道:“承蒙各位好汉相让,侥幸胜得一招半式,不足挂齿!”  

巴山虎听后一声长叹,声音中充满了凄凉落魄的滋味,缓步离开了现场。  

林逸城拿着玉女剑,走到宁玉若面前,恭敬地说道:“玉若小姐,多谢你的宝剑,现在我物归原主,奉还于你。”  

宁玉若接过宝剑,看了林逸城一眼,虽然身上有点脏,却是个长相出众的少年,便笑着对他道:“不知道,这位林少侠从何?”  

林逸城也在打量着宁玉若,与远观不同,此时近看宁玉若,依然是极为标致的一个女人,脸上白净如玉,眼睛美丽动人。  

见宁玉若称呼自己为少侠,林逸城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抱拳答道:“请玉若小姐恕罪,我师傅曾要我发誓,无论如何不可向人吐露我的门派。”  

“既然林少侠有难言之隐,不说也无妨。”宁玉若微笑着说。  

在凌云镖局重新走镖之前,凌云镖局做过不少生意,这些生意也一直都是宁玉若和商三爷在打理,能将凌云打理的井井有条,并且获得利润,她自然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确切的来说,她是一个女强人,而且为了保护自己,她熟悉各种各样的男人,也熟悉各种各样的目光。  

她对自己的眼光很有把握,这个新晋镖师的眼神很自然,没有流露出一丝撒谎的神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