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追雁剑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龙凤菲离开后,林逸城一个人看着静静的湖面,发呆了许久。  

“难道没有内功?我就真的打不过奎大宝吗?”  

林逸城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会的,一定还有办法!”  

沉思了半天,林逸城突然灵机一动,大呼道:“我怎么这么傻啊,为什么不直接找师娘,求她指点迷津呢?”  

没有半刻迟疑,林逸城想好就做,直接去拜访师娘苏婉雁。  

天门宗虽然辽阔,但龙归山夫妇二人居住的,却是个清静的小院。  

位置靠近后山,园子里里外外都种满了花花草草。  

有倾国倾城的牡丹,艳丽芬芳的芍药,暗香浮动的秋菊,君子之风的兰花…  

从园子里的花草,就可以看出来,苏婉雁是个爱花之人。  

当然了,这天底下,根本就没有不爱花的女人。  

穿过这花香粉阵,就是一个幽静的小院了,一个圆形的拱门,将院落与花园分隔开来。  

走进拱门,林逸城却没瞧见苏婉雁的身影。  

林逸城四周找了一圈,想寻着苏婉雁,却没看见她的人影。  

至于师娘的闺房,林逸城是万万不敢踏入的。  

“奇怪?师娘哪儿去了?她最近不是没去前院教导弟子吗?”  

林逸城困惑的想着,四周扫了一眼,轻声叫道:“师娘,师娘,你在吗?”  

一个动人心弦的声音,从花丛里传来道:“城儿,我在这里。”  

林逸城顺着声音望去,苏婉雁正蹲坐在花丛里,给一株牡丹培土,枝桠掩盖了她的倩影,难怪林逸城寻不到她了。  

林逸城讪讪一笑,走了过去道:“师娘,你可真有闲情逸致。”  

苏婉雁点了点头,故作愠怒地问道:“城儿,你此刻不在后院练功?怎么寻到师娘这里来了?”  

虽然是师娘,但林逸城也不得不承认,从一个雄性的眼光来看,师娘确实生得极为貌美的。  

苏婉雁不仅皮肤水嫩光滑,保养的也是极好,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三十多岁的人,倒像个二十来的少妇,身材凹凸玲珑,很有些味道。  

不等林逸城回答,苏婉雁又问:“既然来了,就说说吧,对师娘的花园有什么观感?”  

林逸城深深嗅了一口满院的花香,坦率地道:“花香醉人,美不胜收。”  

苏婉雁笑着道:“城儿,看你对这么喜欢花香,那以后院子里的花草培植的工作,师娘就全部交给你了。”  

“啊?”林逸城愣了一下,忙推辞道:“师娘,您不是开玩笑吧?您还不知道我嘛,什么都不懂。”  

“要是一不小心把师娘您心爱的花草给养死了,那城儿可担当不起,不过,城儿愿意跟在您身边,给您打打下手。”  

苏婉雁看了他一眼道:“算你小子有点良心,还知道想着替师娘分忧。”  

“菲儿要是有你一半听话,师娘也不用这么操心了。”  

林逸城知道师娘是在说好话,忙谦虚的说:“哪里啊师娘,菲姐各方面比城儿强多了,城儿哪敢跟师姐相提并论啊。”  

见苏婉雁站身起来,林逸城急忙为她搬来一把凳子,请她安坐。  

然后,林逸城又去打水给苏婉雁洗手,接着沏了壶热茶,躬送到苏婉雁手上。  

末了,还意犹未尽的找出一把折扇,在苏婉雁旁边轻轻扇着,极尽殷勤之能事。  

苏婉雁看了林逸城一眼,便笑着问道:“城儿,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事儿,你就说吧。”  

林逸城脸红了,不好意思地说道:“师娘,你可真是了解城儿。”  

没有拐弯抹角,林逸城就把奎大宝约战的经过,一五一十跟苏婉儿说了。  

苏婉雁听完后,皱眉问道:“城儿,你要师娘怎么帮你你?”  

林逸城恳求道:“城儿恳请请师娘,教一招不用内力,也能发挥威力的武功。”  

“不使内功,也能发挥威力的武功?”苏婉雁心中反复咀嚼林逸城说的这句话。  

“有了!”苏婉雁想了片刻后,心思一动,又道:“城儿,你在这稍等片刻。”  

林逸城忙点头道:“好的师娘。”  

说完,苏婉雁便起身回房了。  

过了一会儿,苏婉雁从闺房里出来,拿出一本黄皮书给他,正色道:“城儿,这套剑法叫作“追雁”,以快捷迅猛,飘逸灵动著称,你好好学罢!”  

林逸城听后,喜不自禁,连忙叩谢:“谢师娘。”  

随后,林逸城便在苏婉雁的指导下,开始阅览追雁剑谱这本剑法。  

在翻阅这本剑法的过程中,林逸城心里一直有个疑问,这个追雁剑法究竟是谁创造的?  

为什么这个“雁”字,和师娘的“雁”字一模一样,难道是师父当年追求师娘的时候,为了讨得师娘欢心而创,所以又把这个剑法取名“追雁”。  

林逸城不敢多想,便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剑法的领悟之中。  

话说,追雁剑谱里面的剑法,共有十一招招式,第一式叫做“雁过留声”。  

林逸城把整本追雁剑谱记熟了之后,就在苏婉雁面前,从头到尾耍了一遍。  

这十一招招剑式,林逸欣虽然以前从未学过,耍起来却是有模有样。  

不过,由于不太熟练,林逸城出剑和脚步的方位,却无论如何连不在一起。  

在使剑的过程中,林逸城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苏婉雁皱了皱眉头,疑惑地问道:“城儿,你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