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小青现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炎赶到永州城南门时,西天的太阳才刚刚开始隐入连绵群山,陈炎并没有直接闯入永州城招摇过世。  

一方面,陈炎不想在永州城居民眼前过早暴露自己,他留着永州城里的人类还有用。  

另一方面,许宣和小白自己就会出城赶去宝青坊寻求珠钗法宝的真相,他没必要去多此一举。  

陈炎之前在宝青坊门外可没有嗅到任何许宣的残留气息,也就是说许宣和小白此时并没有到过宝青坊,应该还在出城的路上。  

所以陈炎需要做的不过就是守株待兔罢了,只要在永州城南门外跟踪上出城的许宣和小白,然后就能顺利邂逅前来寻找小白的小青,以及利用追踪道法赶来的小道士。  

永州城外是一片茂密的翠绿森林,连接着宝青坊所在杏树林,陈炎巨大的身形就隐藏在茂密森林里,静若磐石,猥琐地等待主角出现。  

至于待在人类地界里的安全问题,陈炎根本就不曾考虑。  

在电影中,小白几乎摧毁了半座永州城,依然没有人类修士前来伏妖,这便足以说明问题。  

短时间内,永州城周边区域绝对不存在大妖阶段实力的人类修士。  

话虽如此,但陈炎依旧选择低调。  

在这个妖怪肆虐的世界里,人类依然能够建立强盛的大唐帝国,屹立数百年而不倒,依靠的绝对不仅仅是一些寻常人类士兵和低级道法修士而已。  

陈炎有理由相信人类手里肯定掌握有强大的力量,他如今信仰之力还未积满,不能引起朝廷注意,低调培养信徒才是正确选择。  

没过多久,太阳完全被群山阻挡之时,一对俊男靓女带着一条矮脚黄狗出了城门,走进了密林之中。  

“哼哼终于来了,不过那宝青坊你们如今也没有必要再去了!”  

陈炎全身气势完全收敛,像块石头一样静静潜伏在密林深处,偷偷摸摸窥视着过路的许宣和小白,心中一番考量,“我刚刚才把宝青坊那小狐狸精得罪死了,现在对方正在气头上,若是许宣和小白现在去了宝青坊,怕是对他们不利啊!”  

如此想着,陈炎当机立断,就准备要冲出森林阻止二人,可没爬出两米,陈炎的身体突然顿住,“玛德,妇人之仁,差点坏了大事!”  

一阵后怕,陈炎悄悄退回了密林继续隐藏,他太过于在乎许宣和小白的生死了,以致于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  

如果现在阻止了许宣和小白去宝青坊的计划,那么后续剧情很有可能会改变,两人很可能就不会有肌肤之亲。  

没了肌肤之亲,作为小白舔蛇的小青如何伤心欲绝,陈炎如何趁虚而入?  

最重要的是,如果改变了剧情,小白和小青与小道士的人蛇大战很可能就不会出现在永城城外的高塔寺庙,甚至根本就不会发生。  

那可是陈炎不愿意看到的悲剧!  

人蛇大战必须发生,必须要出现在永州城外的高塔内,而且陈炎还要把战火引进永州城内,最好还能死上大量人类。  

到时,在人类无比绝望之际,陈炎再以救世主的身份降临永州城,一举相邀伏道,顺势收割一波信仰之力,一举两得。  

任由许宣和小白进入宝青坊会不会有危险这种事情,陈炎现在才不在乎,自己的利益才是最最重要的东西!  

许宣和小白什么的的死就死吧,一起死了也算是一双亡命鸳鸯,总比活着分别,承受相思之苦要强。  

当然,许宣和小白本来就是主角,哪有那么容易死,陈炎觉得自己完全就是在瞎操心。  

想通其中关键,陈炎没有去打扰你侬我侬间已经牵上手的许宣和小白,悄悄跟在二人一狗身后原路返回宝青坊。  

途中,陈炎还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一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黑雾蝙蝠急速飞来撞进了许宣后背消失不见。  

陈炎皱眉略一思索,立即欣慰地笑了,那一定是小道士的追踪道法,这下大鱼已经咬勾了,只待收网。  

进入杏树林后,许宣和小白顺利踏进了变为正常房屋大小的宝青坊内,陈炎则远远吊在后方,为两人一狗捏了一把汗。  

“但愿你们能平安出来啊!”  

陈炎叹气,趴在地上,嘴角渐渐露出了一丝阴险的笑意,“不过死了也好,那样小青就会彻底斩断和小白的情丝姻缘!而我,还能多吃一顿大妖点心呢!”  

许宣和小白进入宝青坊后,宝青坊大门紧闭,陈炎纵是放出灵识探测也无法穿透宝青坊的大门,只能祝愿许宣和小白自求多福了。  

匍匐在地保持假寐状态,陈炎的震动感知和红外视觉时刻警戒,按照电影剧情,小青这会儿应该就快赶来了。  

面对有心潜行的大妖和修士,灵识感知并没有什么用,就像是国师和小道士一样,他们能够完美的收敛压低自己的能量气息。  

这种时候,无往不利的灵识感知还不如蛇类的生物探测器官来的有用。  

空虚寂寞冷的等待中,陈炎有些迫不及待起来,刚刚许宣和小白的一路牵手可把他给刺激坏了,他也好想和小青牵手啊!  

呃陈炎没有手,只有一条尾巴,那就和小青交尾吧!  

没等多一会儿,宝青坊的大门再次打开,许宣和小白以及那条黄狗都安然无恙出了门,小白的手里还拿着一片巨大的蛇鳞。  

陈炎知道那玩意就是蛇母大妖当初打造珠钗法宝时留下的蛇鳞,应该是个好东西,等会儿把它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