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空界化X战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阿里一击手刀砍向那团线条,顾不得线条上爬满的寄生虫。  

如果等线条掀起龙潮,这是它的垂死挣扎,必然凶猛无比。对于阿里一行人来说就是噩梦。  

阿里势必要打断线条的行动。  

势如破竹的一击,却在接触线条的一瞬间被弹开。  

阿里身上金光一闪,砝码单位降低了一个,这线条的旋转仅仅是弹开阿里便有阿里的三百倍力量!  

“那又如何!绝不可以让你再掀起风浪!”  

阿里浑身的念气渐渐涌出了一层黑色的气息。正是念兽的“黑暗女神的面纱”!  

只见黑色的球状雾气将阿里和线条生物的一部分笼罩起来。  

阿里的念兽直接分了一半到了线条上。阿里再次对线条发起攻击。  

依然是手刀。  

仿佛阿里的手臂变成了整整的长刀对着线条一次又一次的斩击。  

仿佛不是人类和生物的肉体战斗,而是一柄钢刀和铁索的碰撞。  

一次又一次令人耳鸣的撞击在整个胃囊中回响。  

阿里看着自己的砝码越来越少,同时线条旋转的倾向被自己克制下来,阿里心里轻松不少。  

至少阻止了线条生物凝聚出龙潮。  

线条生物似乎并不具有智力,只是单纯的凭借本能在搏斗。  

之前在外界也是,见到作为捕食者的岛屿生物,线条生物根本没有作为猎物的畏惧心,反而和岛屿生物硬碰硬。  

结果轻易地被黑色裂纹拖进了胃囊。  

现在这些线条生物明明在被寄生虫不停啃食,还要疯狂的挣扎,还想发动龙潮。  

阿里初步断定线条生物只是一种凭本能的特殊念系生物而已,不具有沟通可能。  

目前阿里在战斗中还在避免被寄生虫依附,免得被寄生虫消耗念气。  

再看线条生物,丝毫没有智慧,它身上缠着数之不尽的寄生虫,每次和阿里进行碰撞,都会被阿里杀死很多寄生虫。  

由于寄生虫的寄生目标是线条生物,所以阿里杀死寄生虫,线条生物就会被寄生虫的能力带走一部分念气。  

阿里的攻击目的这正是这样。  

由于线条生物的坚硬无比的特性,阿里基本没有办法对它造成伤害,所以唯一能利用的就是岛屿生物的寄生虫。  

阿里和线条生物的碰撞的频率异常高。每过一秒,碰撞的次数可以达到成百上千次。  

这场战斗,持续的很久,眼见的,阿里的砝码越来越少,而线条生物似乎还有很多的力量。  

“玛德,这线条到底有多少生命能量能够拿来消耗?”  

“我攻击杀死的寄生虫不用数也知道超过百万了,每条寄生虫带走的念气就算只有一点,那也是相当恐怖的念消耗了!”  

“损失我自己,被这么消耗,一百个我都成了干尸了!”  

阿里仔细感受了自砝码,还有50个,时间所剩不多,要想把这线条生物消耗到被寄生虫彻底啃食光,恐怕极为困难。  

在阿里和线条生物战斗的过程似乎被岛屿生物感觉到了。  

胃囊的胃壁开始蠕动,只见整个胃囊骤然收缩,所有的酸液往上涌,将现有的胃中空隙挤满。  

阿里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还在昏迷的凯特和莫老五。  

这两人没有意识,因此身体根本没有用念做保护,被这酸液浸泡,就算不死也会掉一层皮。  

阿里抽身欲走,可线条生物穷追不舍,仿佛认定了阿里。  

好在阿里在酸液中移动速度不慢,即使被线条攻击到了,也有“天平”的无敌状态做抵挡。  

阿里散开“圆”,寻找酸液中莫老五和凯特的位置。  

当发现凯特和莫老五已经恢复意识,正在向自己这边游过来的时候,阿里松了一口气。  

而此时的阿里身上砝码单位回归到了零。  

阿里只觉得周身剧痛,无敌状态的时间过去,身上的伤势爆发,疼痛感让阿里的念起了些波动,伤口在一瞬间被酸液浸泡,这种痛苦让一向坚韧的阿里都忍不住咬牙切齿。  

“修复!”  

阿里立刻收回念兽,放弃和线条生物的对峙,专心恢复身体伤势。  

骨骼和内脏都受到了割裂,严重影响了身体机能。  

阿里伤的不轻,如果不及时恢复,就难以保证后续的战斗。  

最难办的就是酸液中的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会一点一点啃食目标的念气,而且还不能直接挣脱,强行挣脱就会被带走一部分念。  

阿里看着紧追自己的线条,这生物丝毫不顾及身上的寄生虫,似乎盯住阿里,势必要把阿里消灭。  

是被寄生虫一点一点啃食光念气,然后被酸液消化,还是被线条缠绕?  

目前还不知道线条缠绕目标后会发生什么。  

未知的线条和几乎必死的被消化,选择哪条路?  

阿里选择了被线条缠绕。  

线条先是直接用它的如同铁索一样的身体将阿里缠住,然后狠狠将阿里拉入它的群体中。  

一团几十米蓝色的毛线球把一个活人死死捆住,如同章鱼缠住了猎物一样。  

阿里早已预料到这一点,但是阿里并不慌乱。  

因为酸液中的寄生虫才是对阿里威胁最大的。现在被线条缠绕住,反而给了阿里套上一层隔绝寄生虫的盾,寄生虫都往线条上依附。  

阿里只感觉到身体被线条越勒越紧,然后又什么东西往身体内钻,在念的感应下,阿里看到线条有很多细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