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疯狂的楚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数10天后,已经整装待发的秦军虎狼之师,此时已经离离开了秦楚的边疆之地,开始向秦国进发。  

有着赵高的秦国,一路浩浩荡荡的直接连续攻打了数10座城池,足足占领了楚国的1/3的地盘。  

得知此消息的楚王,焦急不已,不断的在宫殿内徘徊。  

“报告陛下,现在秦军已经快攻打到了国都当中,此时楚国已经危险至极,不知道陛下该如何应对?”  

正在楚王焦急不已徘徊的时候,一位威武不凡的将军走了进来。  

他正是楚国的兵部尚书,许世安。  

许世安走到楚王面前,看到焦急不已的楚王,不禁摇摇头,自己这位陛下太过懦弱了。根本没有任何才能可以担当一国之君。  

要不是前几年前任楚王已经到了任职期间,而子女并没有多少,要不然也不会轮到这个楚王上位。  

看着一脸威武不凡的许世安,楚王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急忙跑上前去,拉着许世安的手急切的说道:“兵部尚书,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救楚国?老祖宗传下来的基业我可不想毁在我的手中啊。”  

唉!许世安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何尝不想想办法,他何尝不想击退秦军?  

自己许家已经与楚国重重地绑在了一起,如果楚国被灭了,那么自己家族唯一的下场也只能跟着楚国殉葬。  

至于让秦国接纳自己?呵!可笑,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就算是当今的秦王同意,也愿意接纳自己家族。  

恐怕楚国的那些大势力家族也不会容忍自己在秦国之地立足。  

要知道,秦楚之地的地盘,就像是一块肥肉,谁都想咬一口,可是如果咬的人多,想填饱肚子那就难了。  

所以自己的家族,就像是一块肥肉,但是如果让秦王接纳自己的话,恐怕就会从肥肉变成一个贪婪的食肉者了。  

这些是那些家族绝对不能容忍的,就连秦王所在的李家也不会容忍,所以只要楚国一旦灭亡,自己绝对逃脱不了楚国的命运。  

看着重重叹气的兵部尚书许世安,楚王一阵无力的坐在地上,口中喃喃自语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起来!”许世安重重地将楚王拉起来,面目有些狰狞的说道:“我泱泱大楚不需要懦弱的君王,只需要可以带领我们走向强盛,得以生存的楚王,如果你再这样颓废下去的话,那我楚国就真的就无可救了。”  

许世安的话重重的击打在楚王的心头上,他脸上多了一丝毅然之色,可随即又颓废了下来。  

“我能怎么办?我自幼天赋就不行,现在每天用皇宫中的资源来填推我的境界也不过是大宗师初期境界。  

如若不是家族,我这几年都根本不能安稳的坐在楚王这个位置上,我能怎么办,我也无能为力!”  

楚王神色有些癫狂,他怨恨,他怨恨上天的不公,为什么给自己这一副没有任何天赋的身体。  

为什么又将自己推向楚王的位置,让整个楚国的压力都压上自己。  

自己也很无奈,这几年在自己专心致志的统领之下,明明自己很用心,可外面却传着自己很颓废。  

明明自己一心一意的治理楚国,可楚国却发展的越来越弱。  

我有什么办法?我也没办法!  

楚王看着许世安,随即身上的气势又泄了下来,变得有些恳求的说道:“现在我们只有拼死一战,让你的家族,我的家族以及楚国的整个家族,全部的人马都上阵,只要是后天境界武者以上的,全部都上战场,与秦军一决死战,方有一线生机。”  

“要不然都得死,我死你死,整个楚国有名的大家族都得死!”  

说到最后,楚王那恳求的语气变得渐渐凌厉起来,他现在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家族以及楚国的各大家族。  

如果这些家族全部都竭心竭力的帮助楚国渡过难关,那么绝对能挡住秦国。  

虽然这样这些家族会从此颓废下去,但总比好过,楚国被灭,他们家族被灭,被楚国的列强瓜分家族。  

听着楚王这一番话,许世安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虽然他之前有些看不起楚王。  

但今天的楚王绝对让他刮目相看,和之前的形象完全是天差地别。  

许世安重重的点点头,对着楚王保证到:“我虽然不敢保证其他的大家族可以全心竭力的帮助楚国渡过难关,但我许家绝对会倾尽全力的对付整个秦国。”  

“楚国亡,许家亡!楚国兴,许家兴!”  

楚王重重地握住许世安的手,同时向他承诺道:“只要这一次楚国度过了难关,许家将会是除了我林家之外第二大家族,与我林氏皇族同起同坐!”  

“有着陛下这番话,我就心满意足了,我这就回去禀报家族!”  

许世安点点头,他神色有些凝重的走出宫外,楚王的话并没有让他感到有多少惊喜。  

整个楚国都快遭受灭亡了,再重的承诺又有什么用?  

没用的!  

就算自己家族全力的保下了楚国,恐怕也会因此伤筋动骨,甚至在数百年内都难以恢复。  

但不得不保。  

毕竟自己的家族已经与楚国全部的联系在一起了,这些年为楚国做出了太多的贡献。  

也为楚国对付了太多的家族,就比如自己同族的许云鹏,担任三军的军师,虽然现在已经战死沙场,但之前所做的出谋划策,已经完全让整个秦国都恨上了自己家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