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大虞帝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在李牧身死不久,大金国都,高高悬挂在气运天柱之上的封神榜子榜忽然灵光一闪。  

就见的,一道链接阴世的通道逐渐打开,一道神魂被其引入榜中。却是封神榜直接破开阴阳间隔,跨越不知多遥远的距离将那李牧神魂召入封神榜之中。  

大金国都,天河道观之中,一个中年道人忽然面色一惊,凛然剑气冲天而起。  

“怎么回事,我亲自出手在那周元气数之上动了手脚,而且牧儿有我玉符在手,怎么会身死。  

难道,那周元气数已经强到这般地步?”  

心思一动,苏明德立刻收敛气机,朝着皇宫行去。  

这里是大金国度,不是他天河剑宗山门,容不得他放肆。  

大金天极殿,白帝一身白袍静静坐在座椅之上,此时察觉到那一道急匆匆接近的气息也并不奇怪。  

“贫道苏明德,见过白帝陛下!”  

白帝伸手一招,那悬挂在气运天柱之上的封神榜立刻出现在手中,“你此次前来,为的是那苏牧之死吧?”  

“正是!”苏明德脸上闪过一抹悲痛,期间还夹杂着一丝庆幸:“若非有封神榜,我这侄子恐怕就连神魂也要泯灭。”  

“封神大劫,本就是九死一生,即便是阳神也会陨落。  

你这侄子,好歹有着封神榜庇护,只不过那青玉关的谋划恐怕是要失败了。”  

青玉郡,阴世城隍灵境,看着大金一方的修士不断退去,青玉郡城隍和其他金丹道人不由舒了口气。  

“对了,周道长去哪里了,怎么还未归来?”一个道人忽然目光一凝,惊道。  

话音落下,其他几人也是纷纷震惊,这周元在炎汉地位可是不低。  

先不提他统帅青州南三郡的地位,单单是太阴门道子以及炎帝对他的看好就让这些人不敢轻视。  

同样,那青玉郡城隍也有些委屈悲伤,心中嘀咕不已“该死的,我城隍金印还在周元手中。  

还有,我那一池积攒多年的神力也全都没了。”  

望着天空之中逐渐消失的月桂虚影,青玉郡城隍欲哭无泪。  

就在这时,一道灵光破开阴世天空朝着众人而来。  

第二层阴世,风眼绝地,陈鸿宇吞下一颗丹药开始恢复伤势。  

虽然这具人道分神多半要陨落于此,但陈鸿宇也没有就地等死,坐以待毙也不是他的风格。  

阴世沉寂,只有愈来愈近的阴风呼啸声音。  

看着距离身前只有数十丈的阴风墙壁,陈鸿宇心中叹了一口气。  

“如今,只能是尽快恢复伤势,最后拼死一搏,看能否有一线生机。”  

数个时辰过去,风眼之中的阴风愈发狂暴,也终于迫近到了陈鸿宇人道分神周身几丈处。  

“也是时候了!”陈鸿宇站起身,身上法力汹涌,化作一轮明月将他笼罩其中。  

正要进入那密集的阴风壁垒之中,陈鸿宇却忽然察觉到远处有着一股庞大威压正在接近。  

同时,阴世之中忽然有着一阵战马嘶吼的声音传来。  

“战马?”  

陈鸿宇向着那一股庞大气势传来的方向看去,就可以看得到一队金甲阴兵正护送着一辆散发着金色灵光的马车在那阴风壁垒之中肆意穿行。  

马车所过之处,那足以对阴神境界修士造成伤害到阴风纷纷从两旁略过,没有造成一丝伤害。  

未几,马车穿过厚重的阴风壁垒,停留在了陈鸿宇身旁。  

此时,陈鸿宇慎重无比。先不说这一队阴兵护送着马车在阴风壁垒之中如履平地,没有受到丝毫损伤。  

单单是这十个散发着堪比法师气息的金甲阴兵,就已经让陈鸿宇汗颜。  

毕竟,就算是东辰神庭的天兵,也不过是筑基境界。  

而现在,这未曾露面的马车主人竟然有十个堪比法师境界的护卫,不知又是何等身份。  

此时,就听得一道清凉女声自马车之中传出:“不知道友缘何陷落到这风眼之中?”  

“冥州太阴门真传道子周元,见过道友!”陈鸿宇先是腰间身份令牌灵光一闪亮出身份,这才简略讲述了一番缘由。  

似乎是太阴门道子的身份起到了作用,那马车之中的女子沉默数息,再次开口:“既是太阴门下,那就请道友入内一叙。”  

说着,那一队阴兵让开位置,示意陈鸿宇进入马车。  

“既如此,那就多谢道友!”陈鸿宇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向着马车之中行去。  

废话,命都快丢了,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事情或者遭遇什么算计也全都不重要了,先借助这马车主人之力离开此处才是正道。  

虽然外边看起来这马车不是很大,但是陈鸿宇进入其中,却是发现内里别有一番天地。  

马车之中,宽广异常,而最惹人注目的莫过于在那软榻之上侧卧着的曼妙身影。  

陈鸿宇此时却是有些惊讶,并非是因为女子的姿容气质,毕竟那软榻还有着薄纱阻隔,他此时惊讶是惊讶于那女子身上浮现的金色灵光。  

“金敕鬼神?”  

不过转瞬之间,这一抹惊讶就逐渐消失,毕竟人家可是可以在这阴风风眼之中来去自如,有着金敕实力也是理所因当。  

此时,就看见那女子自软榻之上起身,走出薄纱,“大虞王朝江文君,见过周元道友。”  

那江文君盯着陈鸿宇腰间令牌看了几眼,这才叹了一口气道:“当年,我大虞未亡之时,我还想过进入太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