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词牌东湖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由于陈鸿宇出其不意的一手,秦立原先的打算直接落了空。整个湖心小岛上的那些学子,知道内情的都陷入迷糊之中,不知道内情的则是一位二人关系良好。  

陈鸿宇死啦硬拽着秦立在文会场地之中绕了一圈,与很多相熟或者陌生的学子名妓打过招呼,这才被秦立寻着机会悄无声息挣脱了他的束缚。  

“可惜了,肉身修为再强一些,这秦立今日恐怕就无法挣脱了。”  

心中思绪之际,就见的身前有着一个身着青色衣裙,手持团扇的俊俏女子拦在身前。  

“奴家李秋月,见过许公子!”  

行礼间,李秋月有些好奇的打量眼前的少年。  

虽然只有十六七岁的年纪,却已经是明廉学派年轻一辈的扛鼎之人,威信不低。  

自己也是因为凭借隐秘联系,这才知道眼前这位虽然平日里极为低调,但其实极为不凡。  

此时,也是好奇之下,这才来此接触一番。  

面对着李秋月的打量,陈鸿宇洒然一笑:“原来是名满东湖的秋月小娘子,不知秋月小娘子此次寻我是为何事?”  

东湖之中画舫极多,花魁也有不少。  

而在这些画舫之中,出了几名才艺双绝的名妓,这位秋月小娘子就是其中一位。  

不但琴艺极高,而且在儒学上也有着不俗的造诣,因此很受那些学子追捧。  

只不过,她这一次突然找上来却是有些出乎自己意料了,至于秦立趁机挣脱离去,也不是太过要紧之事,他倒不至于因为这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就迁怒于她。  

三言两语之间,两人已经熟络了起来。  

今日来此,陈鸿宇本就打算见招拆招。  

此时,既然秦立还未发难,那他抽时间与这李秋月小娘子闲聊一番也不是不可。  

此时,另一边的秦立等人却是在暗中筹谋。  

“文会的举办主要用于学子交流以及娱乐,因此我们一会儿以为文会助兴之名,向那许平以及明廉书院的其他人发起斗词以及文辩的邀请。”  

说到这里,秦立环视了一番四周的学子,这些人都是自己宰相派系的后辈,学识根基也都极为不错。  

“此次文会,我们可还是经过了提前到准备,如果连这样都无法压一压明廉书院诸多学子的声名,那我们可算是贻笑大方了。”  

商讨间,文会气氛愈发热烈起来。  

才子佳人,吟诗抚琴。  

眼见得邀请到的诸多学子基本到达,秦立也觉着到了合适的时机。  

一阵鼓声响起,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诸位,我东湖小文会也不是第一次举办了。  

每次东湖小文会举办都有着文斗发生,今日不如就由我来为大家开一个头,也算是为文会助兴。”  

话音落下,附和声四处响起。不论是自身天资,还是背景出身,这秦立都有这个资格。  

听的四周学子佳人的躁动声,秦立扫了一眼不远处柳树下笑靥如花的小娘子,心中愈发振奋。  

“为了此次文会,我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就连诗词以及文赋也都提前准备润色,想必陈鸿宇必然会落于下风。  

而且,也能在宋姗姗心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宋珊珊背景不低,家中父兄都是朝堂要员,他有意迎娶宋姗姗,因此此时却是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好机会。  

心中思绪之际,秦立向着下方人群中正与李秋月相谈甚欢的陈鸿宇望去,不由心中又是一狠。  

他虽然是宰相亲侄,但是有些规则却是不能触犯,这东湖画舫的水可是深的很。  

原先,他也曾对这李秋月小娘子有着心思,但是接触一番之后,李秋月似乎感觉不太合得来,主动疏远了他。  

强硬点手段又不能动用,因此此时看到她与陈鸿宇相谈甚欢,心中又有些嫉妒起来。  

“也罢,这就是一箭四雕了。举办此次文会,一来可以打压明廉学派后辈,符合长辈们敲打明廉系的意思;  

二来,可以使得自己的声名传播的愈发广泛,对于儒道修行有着裨益;  

三来,可以展现一番才华,加深在宋珊珊心中都印象,伯父虽然依旧权势鼎盛,但是已经有着颓势显露,却是要早做准备,不论日后如何,有着家族和宋家帮忙,仕途依旧光明无比;  

最后,这李秋月只是第一次见到许平,竟然就这般热情,看来是该让他知道这许平是一个草包了。”  

虽然秦立在脑中闪过诸多想法,但实际上也就数息过去。  

心思转动之际,他却是已经定下了谋划。  

“许兄虽然来到京城不久,但是如今已经是明廉书院扛鼎之人,我曾听闻许兄才华过人,于诗词一道也极为擅长。  

今日,秦立却是想要与许兄斗词,不知道许兄意下如何?”  

看着台上貌似诚恳无比的秦立,陈鸿宇心中哂笑。  

上来就给自己扣一个扛鼎之人都高帽,顺手挖坑,想要稍稍离间一下他与其他人关系。  

而且自己来到京都一年,从来没有展露过什么诗词上的才华,最多做过了几首打油诗,还是游戏之作,根本没有用心。  

他是从哪里打听到的于诗词一道十分擅长?  

不过此时,自己却也不能反驳,他当着这么多学子的面上说出这话,如果自己不接下斗词,无论如何都会给其他人留下一个退缩的印象。  

“扛鼎之人不敢说,秦兄谬赞了。我明廉书院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