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人不走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既然如此,那这功德池的好处,我们可就要分一杯羹了!”陈鸿宇毫不客气。  

“这是自然!”龙婆潘苦笑道,同时挥了挥手,让那些正在与大明修士对峙的暹罗佛修退下。  

此时,他身为暹罗佛门领袖,这点威望自然是有的。  

“诸位道友,既然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那么自然是站在了同一阵线,如果还有其他筑基修士来此可就要靠诸位一同抵挡了。”龙婆潘开口道。  

这一点,他却是毫不客气,毕竟好处你分了,等到了你出手时就得出手。  

“这是自然!”陈鸿宇等人满意笑道,既然已经有了进入功德池的机会,那么自然是要有所付出。  

接着,几人又订了血契,暂时性达成了洞天之内不互相出手的条件。  

本来龙婆潘有着足够的时间掌控阵法,等到其余修士反应过来之时,已经可以凭借阵法守住这功德池。  

但是由于陈鸿宇等人知道了功德池的消息,视洞天之中其他机遇如无物,在他还没有能掌控多少法阵之力的时候便提前来到了这里。  

数个时辰过去,陈鸿宇能够感到身侧的龙婆潘身上气势又是一变,与这功德池阵法的联系更加紧密。  

不由与其他几人对视一眼,心中闪过庆幸之意。  

“诸位道友,如今随着洞天开启六个时辰过去,这功德池的禁制也渐渐解开,马上就可以进入功德池了,到时候能够有多少收获就看各位手段了。”  

说罢,双手一合,一道无形的阵法波动散发而出,偌大的功德池湖面顿时开始波光闪烁。  

湖面上的禁制消失一空,露出了内里澄澈的池水,陈鸿宇蹲下身子,将右手伸入功德池之中,就能感觉到一阵阵酥酥麻麻的感觉不断传来。  

一种特殊的灵气丝丝缕缕钻入体内,强化改造着躯体,同时还不断精练着身躯。  

“这功德池真是巧妙!”陈鸿宇抬起头,神识透体而出,让那些普通修士也进入功德池之中。  

做完这些,陈鸿宇直接进入了功德池之中,向着池中心而去。  

刚刚进入湖水之中,就可以感觉到那种精纯灵气不断向四肢百骸钻入。  

但是他并未停顿,而是一直向着功德池池中央而去。  

这功德池内里有着不同分层,越是靠近池中央,那湖水之中的特殊精纯灵气便越是充足,同时湖水之中生长的金莲品质也愈发的好。  

当然,功德池之中自然有着无形的力量阻拦,修为低者只能在最外层的池水之中修行,此时大部分修士便是如此。只有少数修为高者,才能进入功德池中央。  

思绪间,陈鸿宇已经来到了功德池的中央地带,虽然这一处核心之地只有数亩大小,但是在其中却有着一朵朵三阶金莲盛开,池水中的灵气也愈发充足。  

“这核心之处的灵气真是惊人,如果一直在这功德池核心之地修行,恐怕我距离筑基期第三层也不远了。”  

陈鸿宇扫了一眼其余几人,此时都是各寻了一株金莲,在金莲旁边修行。  

因此,他也寻了一株金莲,开始修行。  

体内玄元剑诀不断运转,丝丝缕缕的灵气不断被引入体内,然后滋养着肉身法力神魂。  

他可以感觉到修为以一种极为快速的速度增长。  

片刻之后,四周池水中的特殊精纯灵气全部向着五个筑基期修士聚拢而来,在池水中形成了五个小漩涡。  

如此,又是数个时辰过去,陈鸿宇已经可以清楚的感觉到池水之中积攒的特殊精纯灵气不断减少。  

“可惜了!”他叹了一口气睁开双眼。  

只是短短数个时辰,他修为便有了很大的提升,此次回去只需要闭关数月,怕是就可以提升到筑基第三层。  

看了一眼还在苦苦修行的其他几人,陈鸿宇身形一动,在池水之中穿梭起来。  

这功德池池底的淤泥经过数百上千年的灵气滋养,已经可以算是上好的三阶水属灵田,因此他干脆直接在池底不断穿梭,将一摊又一摊的淤泥送入赤云洞府之中,同时还有着池水不断被送入赤云洞府之中。  

这功德池之中生长的金莲非寻常灵药可比,炼丹炼器皆可,而且有着聚拢炼化精纯灵气的功效。  

据说这功德池之中那些特殊精纯灵气就是这些金莲吞吐精练而成。  

“这般想来,这些金莲和雷泽界之中那些聚灵木一般,都是有着聚拢灵气、精纯灵气的作用,而且自身品质用途也是极多。  

在有着聚灵效用的灵植之中也是最为上等。  

现在正好在赤云洞府之中开辟出一个微型的功德湖出来,在里面栽种一些金莲,日后修行也是大有裨益。”  

一边想着,陈鸿宇已经将大量的池水和淤泥送入赤云洞府,同时还将十数朵二阶金莲连根带花送入其中。  

至于三阶的金莲,却因为此时禁制还有些强,暂时无法送入赤云洞府之中。  

这功德池之中的金莲,凡是二阶以上的金莲都有着阵法禁制守护,因此他只是先将一些一二阶的金莲送入洞府,冲一冲量。  

等到片刻之后三四阶金莲上的禁制衰弱之后,他再去收取。  

一晃又是小半个时辰过去,陈鸿宇再次回到了功德池中央,看着那些灵光闪烁诱人无比的三阶金莲,陈鸿宇却是按捺不住,直接寻了一株三阶上品的金莲开始破除禁制。  

就在这时,一道佛光自身后打来。  

头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