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暹罗洞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长生天福地之中,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一亩亩灵田被开垦而出,聚灵、降雨等等阵法纷纷布置。  

陈鸿宇漫步走在田垄间,看着一个个不断忙碌的落凤山弟子,面露欣然之色。  

半月之前,他和其他三位筑基期修士将其他宗门修士也带了进来,数百个修士联手,福地中央的阵法被轻易攻破,内里的各种资源也被各门各派瓜分一空。  

不过,这些反而是小数,最为珍贵的还是数福地本身。  

这座长生天福地方圆数十里,内里有着五条三阶灵脉,而且这五条三阶灵脉还因为灵气复苏的原因而不断自主壮大,因此,依托这五条灵脉开辟灵田就成了最好的开发方式。  

落凤山身为目前仙明排名第一的门派,再加上他此次出力不低,因此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在福地中心灵气最浓郁的地方占据了方圆四五里。  

除此之外,便是代表大明朝廷的录道司占据了最多份额,然后是罗浮山和法华寺。剩余的地方才被其余门派修士瓜分。  

走过灵田,陈鸿宇进入了新修建的殿宇,然后直接进入了赤云洞府。  

赤云洞府之中,此时一片生机勃勃之景。  

一亩亩开辟出的灵田之中,正有着药灵貂穿梭其中,照料着灵草。  

洞府中央,一处在灵脉核心上方开辟出的药园之中,浓郁的灵气不断自四方聚拢而来,滋养着生长在其中的灵草,其中尤其以一株挂满了晶莹剔透的红色小果实的四阶朱果树最为奇异。  

“可惜了,当初没有找到机会将那一条三阶灵脉收入洞府之中,不然现在赤云洞府之中的修行环境会更好。”  

这般想着,他直接盘坐着洞府中央的楼阁之中开始修行。  

洞府金书可以简单操控灵气,因此四周的灵气都被聚拢到了陈鸿宇身旁。  

浓郁的灵气化作雾状将陈鸿宇淹没。  

陈鸿宇心神沉寂,体内运转玄元剑诀,不断鲸吞一般都将四周灵气引入体内化作法力,滋养神魂肉身。  

随着体内法力不断运转,好似突然破开了一层束缚,体外的灵气以一种更加快的速度进入体内。  

一刻钟之后,陈鸿宇感应着体内愈发浑厚精纯的法力,兴奋不已。  

“虽然之时筑基前期,修为提升本就快速。但是,仅仅用了一年出头便从筑基第一层进入第二层,这已经有些超出预期了。  

还是多亏了系统的挂机功能和推演功能,再加上大乾分神和家族不断提供的珍贵资源,这才能在短短时间破镜成功。  

这几个因素缺失一个,我都不可能现在就进入筑基期第二层。”  

姓名:陈鸿宇种族:人族阵营:雷泽界仙门丹霞山丹殿筑基期弟子,丹霞山附属家族豫南郡陈家鸿字辈修士、筑基期家族长老。  

修为:筑基第二层寿元:  

根骨:3  

功法:《玄元剑诀》(小乘法)  

术法:赤阳剑法(第三层)、玄元剑芒(第三层)、敛息术(第三层)、玄元控水术(第三层)、金针术(第三层)、虎形拳(第三层)、白虎吟(第三层)…  

资产:系统洞府一座、雷泽界三阶上品灵峰一座、二阶灵峰七座;下品灵石三千三百;二阶符篆七十二张,三阶符篆十四张,四阶符篆一道;二阶灵丹六十七颗,三阶灵丹二十八颗;三阶法器八件;三阶阵法两套。  

查看完属性,陈鸿宇又沉寂过了一个虚幻之境,这次运气较好,是一个奇遇类型的虚幻之境。  

进入虚幻之境后,他来到了一处灵矿,随机选了一处矿洞到底后发现了一具修士尸体,在修士尸体之上发现了一千灵石,收获还算不小。  

境界突破,陈鸿宇心情大好,出了虚幻之境后便来到药园之中亲自照料了一下这些灵草,还与这些药灵貂玩耍了许久。  

就在他逗弄一只药灵貂之时,突然有着讯息传来,连忙出了洞府,来到殿宇静室,却是门外有弟子求见。  

不在战斗状态,赤云洞府是可以与外界联系的,先前他便是察觉到了有弟子在门外禁制上留下了消息。  

整理了一下衣裳,陈鸿宇这才打开静室,走了出去。  

就见得万锦文正侍立在门口,此时见到他身上的气息,不由惊喜道:“恭喜师祖破镜!”  

“半月之前战斗结束偶有所得,今日才功成破镜!”陈鸿宇摆摆手,笑道:“你不是在组织那些弟子们设立阵法开辟灵田吗,过来找我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听到他的疑问,万锦文神色一振,道:“师祖,据说暹罗国都附近不日便会有着一座洞天开启,现在中土个门派都想着去掺和一脚,捞取好处!”  

“洞天?”陈鸿宇面露喜色,仅仅这一处福地,他便获取了不少好处,尤其是那珠四阶朱果,单单是直接吞食果实,都可以让他的肉身修为和法力修为快速提升一阶,只不过他留下来准备炼制成丹药。  

而作为比福地还有高级的小世界,这洞天之中好东西必然不少。  

“这个世界,终究是以实力为尊啊!”  

各大门派的福地洞天都是有主的曾经被各家祖师掌控炼化,开启也有着祖师定下的条件。  

一旦开启,这些修士进入之后,便可立即掌控洞天福地,即便有人窥视只要不是绝对优势便可以守住基业。  

中土各大道门佛门有着默契,除非生死之仇,不然绝不会直接进攻其他宗门洞天福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