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开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酿酒在‘酒皇’重金求酒被拒中落下帷幕。  

过滤后的原浆土豆酒三人按照之前每家提供的土豆,等份的分出来,送到了每位村民家里。  

酒是酿出来了,并不是说到这里就算完事了。  

想要喝的话,还需要兑水调整酒精度数,现在这么高的度数,直接喝真的会出人命。  

每个人根据各自的喜好,兑水的程度不同。  

有的喜欢四十度的酒,有的可能喜欢三十度的,也有习惯喝五十度更烈一些的。  

所以这一点上,陈大力他们没办法帮忙。  

忙完酿酒的事,兄弟三个着实累的不轻快,光开始几天每天早上晚上起来查看搅拌一次,就折腾的几个人没睡好。  

但是他们没有埋怨。  

不说这件事本来就是他们搞出来的,而且带来的直播效果相当令人满意。  

除了最后一天醉翁打赏的五万块钱之外,几天下来零零散散的打赏,总体多少不清楚,大概估摸也有万把块钱。  

自从合同升级后,本来不在意礼物收入的他们,不得不关注一下。  

毕竟已经从六四分改成五五分了,不关注也不行。  

不要小看多的这么一份,原来一万礼物收入四千现在可是五千,一千块钱对老百姓来说不是小事儿。  

分账虽然改了,但三个人没有忘记初心,并没有跟其他主播一样各种明示暗示,或者开玩笑明示暗示要礼物。  

钱不钱的另说,做直播是为了宣传推广,不是为了那点礼物钱来的。  

当然免费的小礼物还是要走一走的,有礼物刷显得好看不是?  

本以为酿酒完事儿之后,能稍微休息几天,可惜陈大力他们三个流年不利,撞上了最忙的时候。  

因为海面上比较大的浮冰已经不多,还剩下的不过是很薄的碎片浮在海面。  

这些小冰片对船只已经没有影响,不会出现什么撞上之后船就会坏的情况,已经具备渔船出海的条件。  

清闲了大半年,村民们不会浪费掉一点时间,看到能出船,肯定早一点是一点。  

别的地方冬天不像他们村一样冷的海都冻住了,照样能够出海捕鱼。  

省会马加市更是每年都有破冰船为渔船开道,方便那些捕捞船可以到北地渔场作业。  

他们小村子没有这个待遇,也受不起这样的待遇,只能尽一切可能多出海一天是一天。  

不然别人冬天能出海捕鱼赚钱,他们只能干看着,到了夏天海面不结冰可以出海了,结果又到了规定的禁渔期,大家都得干看着。  

虽然为了照顾他们这边,禁渔期比其他地方提前,但时间并没有缩短,都一样是三个月。  

要是政策能改成冬天禁渔,村子还至于这么穷,年轻人都跑出去吗?  

凭着附近有渔场,就算是在渔场边缘的边缘,鱼类资源也比别的地方丰富,捕鱼赚的钱不比在外面打工赚的多。  

可惜没有如果,村里每年只有四月和八九十月三个半月的时间捕鱼,五六七是禁渔期,十月上旬海面就开始逐渐结冰,其实用不了半个月就没办法出海了。  

同样从这里能看出来,仅靠着三个多月的捕鱼收入,村民们就能一年衣食无忧,捕鱼的利益可见一斑。  

光凭政府补贴的那点钱,可没办法吃饱穿暖过的这么滋润,顶多温饱罢了。  

和其他在海上讨饭吃的地方一样,查可辛村每年四月能出船的时候一到,也会进行祭祀和祈福。  

南方的渔民习惯祭拜妈祖,祈求平安,北方则多为龙王。  

村里是从中原齐鲁等地逃难过来的,每年祭祀,也跟很多北方沿海一样祭拜龙王爷,祈求今年风调雨顺,平安出去平安回来,收获满满。  

因为古时候没钱修龙王庙,就舍去了在龙王面前烧香祭拜,转而直接面朝大海。  

龙王生活在海里,对着大海烧香祭拜也就是在对着龙王爷祭拜。  

后来有钱了,也一直没有修建龙王庙,因为对着大海祭拜已经成了习惯,倒也省去了很多麻烦和金钱上的投入。  

这天在码头海边,摆上香案供桌,香案上是一尊木头雕刻的龙王爷雕像,跟前是一个香炉,供桌上领头的是一个贴着红纸的猪头牛头羊头。  

由村里最老最有名望的老人和村长领头,后面按照年龄辈分其他村民依次站好。  

开始先由老人对着大海和龙王爷雕像咏读祷文。  

内容很简单,无非是祈求龙王爷保佑村里渔民平安,祈求今年能有个好收获,念完后把祷文摆放在雕像前面。  

然后村长再上前点香磕头,上第一炷香,其他村民按照排序依次上前重复村长的动作。  

陈大力他们作为村里现在年纪第二小的,是最后一个上前上香的。  

除了三个人之外,还有汪喜庆和他怀里的儿子。  

为什么不是汪喜庆的媳妇儿抱着孩子,是因为这样祭祀的大事情,是不允许女性参加的。  

没办法,古代封建思想作祟,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  

不光是陈大力他们这里如此,其他地方大多都是一样的规矩。  

村里的女性们也清楚,从来没有对此抱怨过什么。  

在她们看来,就算让她们参加进去,也不会去参加的,因为害怕真要参加了龙王爷震怒怪罪下来会出事。  

虽然现在科学技术发达,根本就不存在鬼神,但是人们心中的迷信和信仰也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