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野外求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路上展示着装备,三个人再次来到阔别好几天的雪屋。  

这两天过来排练的时候,他们已经检查过雪屋的状态,十分良好。  

所以决定把这里当作据点之一。  

“之前看过我们盖雪屋的观众应该知道我们精湛的手艺,大家看,好几天过去了,雪屋依旧像刚盖好那样,那么的坚固、耀眼。”  

“本着不浪费的原则,我们决定这里是第一个野外的据点,虽然离村子近了些,可也是我们大家努力和见证下的劳动成果,不好好利用实在可惜。”  

观众们刚开始感觉是挺奇怪。  

不是说好了野外求生的吗,怎么刚到村外就到地儿了?  

正如陈大力说的那样,盖雪屋的时候,现在的观众有不少当时在场的,知道雪屋的大概位置。  

不过听到后面的解释,认可了陈大力的这个说法。  

观众们说实话并没觉得当初的雪屋能坚持这么久,大家都认为也就几天的事情,就塌了。  

没想到今天一看,还真撑到现在了。  

这样放弃不用,是挺可惜的。  

和之前一样,通过冰道滑近雪屋,大家通过镜头看到里面的摆设除了拿走的一些东西,地毯矮桌什么的还和上次一样。  

带着观众检查了一圈雪屋,三个人围坐在桌子前,简单的开一个小会。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陈大力把摄像机架设好,坐到桌子前面严肃的就像是发言的领导。  

“在做事情之前,要把计划都制定好,目标都确定好,这样在行动中才会安全、顺利的完成。  

对于现在的情况,两位有什么看法?”  

为了表演的自然,每当有演技要求的时候,他们都会提前演习几遍。  

就比如每次野外美食王,都需要不同的剧本安排。  

其实经过几次下来,刘顺利和大强多少没有如第一次那样害臊,但时至今日,每次需要表演的时候,两人还是有一些不好意思在里面。  

在大强‘威胁’的眼神下,不想被锁的刘顺利首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现在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食物问题,咱们现在手头上什么能吃的都没有,马上就要到中午天黑的时候了,那时候我们如果没有找到食物,就需要在饥寒交加和黑夜中,去寻找食物,这无疑是致命的。”  

说着说着,本来有些不好意思,刘顺利不知不觉投入进去。  

大强看到这家伙进了状态,还想说些什么,马上打断了他的话。  

后面按剧本上可没有刘顺利的台词了,如果他继续说下去,那不是把自己的台词抢走吗?  

对大强来说这是不可以的。  

“顺利说的不错,食物是重中之重,除此之外,我认为我们还需要柴火,不管是取暖还是做饭,都需要生一堆火才可以。  

提前准备好,有利于我们在狩猎或者天黑的时候,能马上就能使用。”  

说完,他还不忘抬抬眉毛,‘挑衅’的看一眼刘顺利。  

气的刘顺利‘咬牙切齿’的,就好像是大强抢了他的想法。  

陈大力看到两个发小完全投入到剧本里,得到了预期的效果,十分开心。  

“你们两位说的不错,这些事情确实是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接下来,如果没有意见的话,我希望大家能够团结合作,各自分工完成这些事情。”  

经过一系列的‘博弈’,最后三个人把分工明确下来。  

陈大力和刘顺利两个人,去不远处的森林寻找生火木材原料,大强暂时独自一人,拿着‘武器’,在四周进行探索,寻找动物生活的痕迹。  

这时候,已经有直播间的老观众有了疑问。  

陈大力之前在直播的时候多次说过,村子周围没啥动物,毕竟是人类活跃的区域,一般动物都会远离这里。  

不过像是松鼠还有一些鸟类,经常出没,平时直播的时候,也都看到过。  

就算夏天种小麦下套子抓松鸡野兔,那也是因为有诱饵,洒了破碎的松子什么的,用气味把周围这些动物提前吸引过来,抓住吃掉。  

防止等麦苗长大之后,再过来进行破坏。  

如果有吃的就罢了,大雪封山,这么冷的天气,食物不好找,为了生存冒险不算什么。  

可是村子周围还能有什么吃的?  

靠近村子森林里的浆果,村民们几乎在秋天采了两茬,之前直播甚至还路遇过翻开积雪寻找浆果采第三茬第四茬的。  

这么个扫法的,还能留下什么食物给这些动物吃?  

没吃的,还距离人类活动区域近,动物们怎么可能会过来这边。  

‘可能是冬天村民们都不外出活动,才让一些动物比较大胆吧。’  

不少观众心里这样想。  

自从这边开始下雪,沿海开始冰封,村里的人一天天减少外出。  

直至今日,所有人几乎不出村子,包括少部分一直都有深入森林打猎的村民。  

大家都在家里烤火取暖过冬,每天除了打牌就是打牌。  

然后半个月一个月里面哪天赶集日的天气好,就组织大家去镇上赶集。  

卖一些秋天捕获后晒成鱼干,或者腌制的鱼籽,再采购一些食物和日用品回来。  

现在附近海域都冰冻起来,渔获很少的情况下,鱼干是十分受欢迎的。  

虽然马加市港口每年都会经常进行破冰,保证有渔船可以去北地渔场作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