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野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发现我来这里之后饭量被你们带的大了许多。”  

李紫苏摸着鼓鼓的肚子有些幸福的苦恼:  

“之前去过很多地方,也遇到过很多能吃很多的人,但是一下子遇见三个人这么能吃还真是第一次。难怪别人都说经常和吃得多的人一起吃饭会变得一样能吃。”  

兄弟三个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什么的,反而十分傲娇,大强说道:  

“我爷爷曾经告诉我,只有吃的多才有力气,能吃的人才健康。”  

几个人心满意足的结束了今天的日程,回家休息去了。  

陈大力则是按照爱吃鱼的建议加紧剪辑前几天的直播录像。  

不过倒是锻炼的他剪辑技术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第二天,兄弟三个人一大早只是去麦地转了一圈,看到没有什么事情后就回来了。  

回来正好李紫苏也醒了,四个人简单的吃了一个早饭,就拿着鱼竿出门了。  

昨天去森林里采集野果的时候。  

提到过距离村子六十多公里之外有条河,里面的鱼又多又大。  

那边也算是无人区的边缘地带了。  

除了村子里的人偶尔去钓鱼之外,没有其他人迹。  

而昨天下午骑驯鹿也算是为了去钓鱼提前做准备了。  

因为没有像样的路,刘顺利的皮卡开不过去。  

现在也没有厚厚的积雪,雪橇也不能用。  

走过去更不像话了,那大概要走半天的时间。  

不过骑驯鹿的话,三个多小时四个小时差不多就能到地方了。  

这次同样在养驯鹿的汪木匠从老张那里知道了消息,也想要一起过去。  

钓鱼的同时想看看有没有漂流木。  

所以就资助了这次行动的驯鹿。  

一路上五个人跨越艰难险阻,终于在三个小时后来到了河边。  

河面并不宽,有十多米的样子。  

水流看起来也是十分湍急。  

汪木匠把驯鹿都拴好,对着正在整理鱼竿的几个人说道:  

“大力你们三个熟悉这边,小李初来乍到,千万要注意安全。别看河不大,但是水流却是挺大,而且河中间的深度能有一米深。”  

李紫苏听到汪木匠的提醒,也是点头说道:  

“放心吧叔,我会注意的。”  

几个人都老大不小的了,汪木匠也是找了个地方开始钓鱼,同时四处看着哪里有入眼的木头。  

剩下的四个年轻人则是继续绑着鱼线。  

大强一边忙着一边介绍附近的鱼类:  

“河里最多的是鳟鱼、狗鱼和哲罗鱼,现在这个月份还不到鲑鱼洄游产卵的时候,所以暂时钓不到。  

不过等到七月到九月,河里的鲑鱼就到了高峰的时期,尤其是九月,你甚至可以踩着鱼背过河,不是夸张,就是那么多。  

七八月是银鲑比较多,八月九月是红鲑的月份,也就是俗称的大马哈。  

到时候李兄弟可要过来体验一下甩钩立马收杆就能钓上来鱼的快感,尝一尝新鲜的鲑鱼子。”  

听大强的话,李紫苏有些吃惊,问道:  

“远东那边的无人区我也是去过,也在鲑鱼洄游的季节去钓过鱼,就没有听说过和你说的这样的情况,真的有这么多?”  

看到他不相信,在一边的刘顺利把话接了过来,他说道:  

“那边也能成为无人区?撑死算是人迹罕至,那边在入海口的地方就有大量的鲑鱼被捕捞走了,因为是合法捕捞。  

我们这里才是真的无人区,每年夏天河口都有海防队伍巡逻,防止有盗猎船过来捕捞鲑鱼,因为在我们这里大量捕捞鲑鱼是违法违规的行为。  

之前也有铤而走险的,但是人还没出去,船就扣了,光是罚款就赔的一干二净。  

只有我们这些住在距离河流近的小村子,才有大规模捕捞的许可,而且还需要提前在海务等部门盖章申请,同时也有规定的吨数,一般是之允许捕捞三吨以下,以一两吨的许可居多。  

同时钓鱼也有限制,洄游季节一天鲑鱼最多一人不能超过三条,还有尺寸规定,就算你钓上来的不够尺寸放生了,也算在你三条里面。  

其他鱼类倒是没有这个规定,不过那时候河里基本上全是鲑鱼,你根本钓不到其他鱼。”  

李紫苏听后也是感慨:  

“你们这里真的是有很多规定啊,捕捞海鲜的规定是全国性质的,但是怎么钓个淡水鱼也有这么多的规定?”  

刘顺利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他说道:  

“因为我们这里算是国内鲑鱼产卵保护地之一,再往西边走就真的是无人区了。”  

听完后,包括直播间的观众在内,都再次对这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至于为什么会有信号,是因为这边算是信号塔的边缘范围。  

为了方便海防基地和村子都能接收到信号,基站被设立在了中心的位置。  

形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形状。  

所以相应的,离海岸更远的信号塔就能覆盖到更远的森林里面。  

弄好鱼线,把塑料的鱼饵系好,几个人间隔开来开始站在岸边的浅水里浮钓。  

就算现在不是鲑鱼的季节,几个人一钩甩出去,往回拉的时候除了刘顺利其他三个人都有鱼上钩。  

李紫苏和大强钓上来了两条鳟鱼,陈大力则是钓上来了一条接近一米的狗鱼。  

不过陈大力拖拽的并不轻松,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鱼拉到岸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