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三个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人在徐广生在省城的房子里一待就是一周,这一周里,他们三人都没有外出,都是在研究各种关于古越国的资料。  

尤其是姜龙给他们分发的信息,他们都一字不落的去研究。  

最后,三人得出初步的结论,这一个遗迹,在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县城境内。  

具体位置似乎在一个近海之中,但却不是一个小岛,至于为什么,他们也不太清楚。  

而据资料上显示,这个古迹内,似乎埋葬着一个名叫“七闽王”的人。  

究竟这七闽王遗址有没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一切都很难说,用姜龙的话说,这遗迹是古越国范围内,现在为止发现最大的遗迹。  

如果想要寻找寻龙令的线索,也只有跟随考古队去这里看看。  

反正他们这段时间也没有任何突破,能跟着去看看自然是好的。  

十天之后,来自各地的专业考古好手终于都汇聚在省城。  

姜龙作为这一次的牵头人,给连徐铭在内的三十人发布了战前动员,并且给那二十四人介绍了徐铭四人。  

听说他们四人都是江湖好手,姜龙更是把四人吹上了天际,让他们四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姜龙给那二十四人的描述是,洛锦是国内少有的古文字年青一辈专家,而徐铭,则是地质领域的后起之秀。  

至于褚成云,则被姜龙介绍称为野外生存专家,已经在各种绝境下,都能值得托付的安全行动顾问。  

最后到了蒙浩,姜龙甚至开诚布公的讲,蒙浩在风水学的领域算是权威,这一次让蒙浩加入,正是为了破解“七闽王”古迹的种种匪夷所思的问题。  

一切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东西,自然交给神学比较好。  

徐铭四人老脸微红,总算还没有得意忘形。  

不过,在那二十四人眼中,他们四人俨然已经成了世外高人般的存在。  

甚至考古队中有几名女性,已经面带桃花,向徐铭三个男性看过来。  

当然那绝大多数的男性考古者,也是昂首挺胸,心中激动,能见到洛锦这等美女同行,让他们觉得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姜龙动员完,又见有几名不知道姓名的高层出来讲话。  

这一切都不是徐铭四人关注的重点,最后姜龙告诉他们,所有人还要准备三天,这三天里,他们要一起开会研究这一次的“七闽王”古迹内容。  

而后勤保障也需要三天建立,包括一些专业的设备,必须要在三天之内全部给他们配备完备。  

三天后,两辆小巴车驶离省城,前往东南沿海地域。  

徐铭所在的这个小巴车上,顿时就热闹起来,不时有人起哄,让徐铭他们给大伙讲讲江湖上的一些事情。  

作为半个同行,那些只知道常年在规规矩矩的考古的人,自然很渴望听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虽然他们也经历过,但由于种种原因,自然是不能乱说乱讲的。  

他们知道徐铭四人属于编外人员,也一定有过很多有趣的经历,尤其是蒙浩,让众人觉得,风水师这行当一定是神秘的职业。  

“咳咳,行了,既然大家这么热情,我就给大家说两个小故事。”  

终于四人被起哄的不耐烦,徐铭三人把蒙浩给抬了出来,蒙浩无奈,只能站起,给众人胡乱吹牛。  

“讲故事之前,先大概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风水的知识,所谓风水呢…”  

两辆中巴车快速的行驶在高速路上,后面的那辆中巴车里,一片安静,只有蒙浩一个人在那里侃侃而谈。  

他说的一些事情,完全是胡编乱造,徐铭甚至听得已经睡着。  

他们几人都知道蒙浩说的是一些没谱的事情,他们和蒙浩待了那么长时间,对于蒙浩的底细,还是有所了解的。  

而且,他们遇到的有些东西虽然诡秘,但还不至于邪乎到蒙浩说的那种程度。  

可是那些年轻的考古队员不同,因为他们这一车都算是偏底层的一群人,领队和几名专家,都在最前面的那辆小巴车里。  

所以哪怕是他们拥有专业的考古知识,但也被蒙浩说的故事深深震撼。  

讲到最后,就连蒙浩自己都信了,任由谎言四溢蔓延。  

一行人在路上足足走了三天,才终于到达了他们这次要去的的县城范围内。  

那里有他们的一个休息点,是他们在这个县城的一个文物部门专门用来接待他们用的。  

这是一个小院,据说距离海岸线不足五公里,所以海风吹来,让这里的环境特别惬意。  

“徐铭,来,你们四个过来,咱们开个会。”  

刚下车,徐铭他们就被一个年纪约莫五十多岁的老者叫去。  

这老者叫张明洪,是这一次的领头人,据姜龙给他们私下说,这人非常厉害,有三十多年的考古经验。  

姜龙的言外之意在明确不过,自然是让四人一切要小心为上,不能露出马脚。  

参加会议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徐铭他们四人自然是全部到位,倒不是因为他们的地位有多高,而是他们属于编外人员,有些东西自然是需要多了解一些。  

而考古队则是有三人,领队是这个叫张明洪的老头,一头花白的头发,带着一副金丝边眼镜,像一个老学究。  

第二个人倒是一个年轻人,看起来精神抖擞,并不像是考古行业的。  

经过介绍才知道,这年轻人今年只有三十岁,在部队里干过很多年测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