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四人小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独自驱车前往省城的路途当中,徐铭感慨万千。  

自己和蒙浩两人身上,这两个月中发生的事情可真是千变万化。  

他第一次对人生有了清晰的认识,从崔楠身上,他才发现,有些人,走着走着就变了容颜。  

朔方县老家的房间里,他也将爷爷的手稿再次读了一些。  

他们所称谓的楼兰,一般都是指楼兰古城。  

楼兰古城是公元前176年左右建国,都城被称作楼兰。  

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任何文明能够幸免。楼兰国存在于世800多年后,也消失在人类文明的进程当中。  

而且徐铭还发现,楼兰国即将灭亡的时期,恰好是统万城的鼎盛时期。  

加上匈奴族历来在华夏国西北部称雄,历史上也对楼兰国构成了绝对的威胁,在统万城这一座匈奴族唯一留存于世的古城中,能够发现和楼兰国有关的壁画,徐铭也并不意外。  

根据他爷爷的诸多手稿记载,他发现捏龙图所描绘的北龙脉中,正是包含了统万城和楼兰古城两座文明遗址。  

但让徐铭不解的是,捏龙图据他们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是战国后期的东西。但是楼兰古国和统万城都要远远比它更晚,捏龙图又是如何能够囊括这两座古城的。  

唯一的解释也正好印证了徐铭几人的猜想,捏龙图,只不过是一张龙脉图,而统万城和楼兰古城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建立,但想来龙脉气运大同小异,能够在这种环境影响下建立都城,也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徐铭暂时并不想将自己陷入某一方面的偏驳境地,所以关于楼兰和统万城的种种联系可能,他也只是想了想,并没有深究。  

一切,到了楼兰,自然就会有所发现。  

但楼兰和统万城不同,它远要比统万城神秘。  

如果说统万城地下城已经足够让徐铭惊异,但他丝毫也不怀疑,楼兰古城一定是远超过统万城的鬼魅惊险。  

至少从目前的记载来看,还从来没有人能够全面的一窥楼兰的所有秘密。  

甚至于关于楼兰文明的消失,也从来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到了省城,徐铭又闲逛了几天,也准备了一些自己的必备用品。  

不过这些事情有人比他更上心,那就是洛锦。  

洛锦有了上次统万城的经验,这一次说什么都要所有物品采购最好的。  

而且必备的东西都是双份,比如强光手电,洛锦让他父亲洛军从德国进口回来的军用强光手电,持续照明达到六小时。  

虽然市面上有很多手电都标榜到这个时间,但是显然稳定性并不靠谱。  

洛锦甚至给自己和徐铭各购买了两套上好的冲锋衣,两双专业的高帮军工鞋。甚至于一些必备的药品,洛锦都从优购买。  

更不用说爱美的她还给自己买了若干防晒霜、驱蚊油等等等等化妆品。  

一直到洛锦将所有东西塞进车里,徐铭才傻眼,那么大的一辆揽胜,硬是让洛锦装成了两人车。  

除了主副驾驶座位没有放东西,后大坐和后备箱放了慢慢一车物品。  

这让徐铭苦笑不得,但也没有说什么,反正这些东西,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不过他倒是佩服洛锦这个快速进入状态的态度,看来洛锦对于探险是真心喜欢。  

在出发的前一天,徐铭也见到了他们这一支队伍的另外两人。  

其中一个是姜龙派来的,也算是姜龙的徒弟,一个留着平头的二十多岁男子,个子和徐铭差不多,但是比徐铭显的精神的多。  

徐铭虽然在省城待了四年,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小县城的人,一身气质和这个姜龙的弟子对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  

这人叫马尚飞,当徐铭知道他名字的时候,顿时心中那一丝羡慕对方气质的感觉荡然无存。  

果然老天是公平的,给一个人打开一扇窗,一定会给他关上另外一扇。  

马尚飞这个名字当真是土的不能再土,显然,马尚飞人物其名,看到洛锦的时候,马尚飞眼前一亮,顿时丢弃了那一丝最后的高傲,瞬间变成了花痴。  

徐铭暗自摇头,看来省城的男子,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另外一个也是个男人,不过比马尚飞要沉稳的多,甚至徐铭感觉那人都有些过于沉稳了。  

比马尚飞的个头矮一些,但是一双鹰眼格外的有神,甚至让徐铭觉得有些针芒在背的感觉。  

这人叫褚成云,洛锦偷偷告诉徐铭,褚成云肯定是练家子,让徐铭小心一些。  

徐铭不由多看了这人两眼,但显然褚成云对徐铭并没有多少兴趣,只是扫了三人两眼,就再没有任何表情。  

“明天,你们随考古队一起出发,我们在罗布泊所属的若羌县有一处补给点,到了那里你们和考古队分开。”  

“你们虽然是第一次合作,但是你们年纪相仿,我相信你们能够很快融入到一起。这一次没有领队,遇到事情要商量着办,如果最后出现分歧,希望你们能够多听听徐铭的意见。”  

姜龙在引荐几人见面时,给四人讲了一些话。  

他的话里没有明说,但显然是想让徐铭为主进行这一次的探险。  

马尚飞有些失落,很显然对姜龙没有让自己成为领队感到一丝失望,但褚成云除了再次看了一眼徐铭之后,就再没有任何表态。  

“褚成云,这一次你代表老段,我和老段也是几十年的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