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网(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自己有在用微讯。”  

“最初也是从微讯中,得知了《生化危机》这部电影。”  

“但不得不承认,最开始我对这部电影的观感,并不是很好,因为看这部电影的宣传片,感觉制作方已经将所有精彩镜头剪进去了。”  

“整个宣传片充斥着一种急迫感,就好像想用一个宣传片吸引所有人用户走进影院一样,加上CG电影这个类别,一直都没人尝试过。  

电影又还打出了‘首部CG电影’这样的名号,出品方又是游戏公司。”  

“所以我一度认为,这只是玩票之作,或者只是纯粹的粉丝电影。”  

“今天我去影院,本来也是去看另外两部热门电影的,但两部热门电影都差强人意…最后吃晚饭,再次经过影院,看到《生化危机》的宣传图,我又想起了这部电影,便打算去看看。”  

“这一看不要紧,我发现,我错了,错得离谱。”  

“这哪是什么粉丝电影啊!简直就是国内商业恐怖惊悚片的教科书!”  

“我不知道,一家游戏公司为什么在科幻恐怖的氛围塑造上,那么熟练。”  

“但最后结果就是,他们交出了一份堪称优秀的答卷。”  

“少见的B级风电影,雨夜列车和水蛭女王,设计得相当出彩。”  

“不俗的叙事,更是让人忘记时间,相信很多观众,在看到列车停下时,都以为电影要结束了,因为节奏太快了,但一点都不乱,因为一开始两位主角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从列车中逃出去。”  

“后面的干部培训所,有些瑕疵,主要是中间没了列车上的急迫感,不过期间文戏表现十分不俗,战士比利和军医瑞贝卡的人设太讨喜了,而且后面水蛭女王出场,又将急迫感拉了回来。  

最后二人并肩作战后惺惺相惜,带着酸臭味的结尾,也很好呼应了整部电影,总体来说,瑕不掩瑜。”  

“当然,电影也是有缺点的,比如有些人物和剧情没交代清楚,但从最后的镜头可以看得出来,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个系列,这也正常。  

我查了一下,系列后续还会推出游戏,估计到时候就会补全电影遗漏的剧情了,这对我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悲伤的消息,因为我还是想在银幕上看到这样的作品。  

不过考虑到出品方林木工作室推出电影的目的,我也就释然了,他们的玩家估计会很幸福吧…”  

“这部电影,虽然最后没有解释清楚所有事,但也并没有一味为了宣传忽略普通观众,反倒讲了一个很不错的故事,而且质量极其优秀,真的太让人惊喜了。  

国内个别从业者长点心吧,一家游戏公司做的‘游戏宣传片’都比你们拍得电影好。  

你们难道就没有压力吗?”  

那位知名影评人,不仅标题给予了《生化危机》很高的评价。  

在正文中。  

同样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而最后电影的分数,他也给了九分的高分。  

这个分数,真的不少了。  

而慕名而去看影评的玩家,大多也同意这位影评人的说法。  

这部电影,无论是从电影本身出发,还是从游戏宣传片出发。  

都是极佳的。  

对于玩家来说,更是双重享受。  

既能享受电影,又能期待游戏。  

真的…太棒了。  

同时,因为电影的缘故,玩家讨论游戏的热情,也极高。  

主要集中的点,当然是游戏的剧情以及玩法。  

这真的不是普通的几分钟宣传片能比的。  

就像林瑶前世。  

那部《最终幻想:王者之剑》,虽然电影剧情单一。  

但最后还是极大地带动了《最终幻想》IP的人气。  

不仅让影迷们对于整个游戏系列关注都大幅提高。  

还让不少网友看了电影《最终幻想15》后,觉得还不错,立刻就在网上搜索了《最终幻想》系列13和14的信息,还特地去了解该IP的整体世界观。  

将许多未玩过游戏的影迷变成了游戏的潜在玩家。  

这就是游戏电影的魅力。  

而《生化危机》同样在经历着这样的过程。  

不过。  

因为另外两部热门电影的缘故,这个过程前期没那么明显而已。  

但第三天。  

这种趋势,开始渐渐显现了。  

第三天。  

《生化危机》的排片,跃升到了15.4。  

相比起昨天,没有继续降低,反倒突然升高了。  

这是因为口碑的发酵也需要时间。  

那位著名影评人发出的影评,相当于一剂催化剂。  

这剂催化剂,加上微讯当初宣发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让更多观众,抱着尝试的心态,走进了影院。  

然后他们看完后,发现不错,产生二次传播,继而就让更多人走进了影院。  

电影上座率越来越高。  

排片当然也越来越高。  

而这还不是结束。  

接下来。  

《生化危机》的排片一直都在稳步提高。  

三天时间。  

《生化危机》就吸引了84万人观影,票房也突破了五千万,来到了6620万。  

而排片,也随着口碑发酵,逐步提高,最终稳定在了20以上。  

这已经是绝对的大热门影片了。  

这多出来的排片,当然是挤出来了,至于从哪挤出来…当然是那两部热门影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