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卡住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的。  

《阴影》要改编成电影了。  

发行一个月都没有。  

就要改编成电影。  

玩家们第一反应,就是离谱。  

觉得林木工作室是在砸钱宣传。  

但林木工作室紧接着发布公告,说自己并不参与电影投资,只提供部分建议和授权,而电影的导演是李东升兄弟后。  

玩家们懵了。  

不是吧。  

跟林木工作室没关系?  

也就是说,是导演或者其他投资方看到了游戏的潜力,要来改编咯?  

那这也太快了吧…  

有的玩家们还是觉得有猫腻。  

但是。  

紧接着,他们仔细回忆了一下那些实况视频博主录的通关游戏视频。  

又觉得,嗯…  

好像这游戏确实挺适合改编电影的。  

因为整个游戏就很像一部短片…  

原来这也在林木工作室的考虑之中吗?  

本来话题已经有些说尽之感的《阴影》,因为改编,突然就焕发出了第二春。  

玩家们开始讨论如果游戏改编成电影的话,该怎么改,然后又会有多吓人…  

毕竟《阴影》里面很多吓人的演出,玩家根本闻所未闻。  

这要拍成电影。  

有点厉害的。  

而另一方面。  

Vaporwave游戏平台的统计功能上线。  

很多玩家也好奇的去看了看。  

所谓的统计数据。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玩家在线人数统计,然后以这人数,筛选出最热门的游戏。  

还有就是Vaporwave游戏平台用户的硬件统计,下载统计等。  

而在线人数排行前三,没什么好说的。  

林木工作室旗下游戏三巨头牢牢把控着。  

Royale》,《突围》,《幻想OL》,占据了大半活跃用户。  

所以很多玩家心里也有数,直接从第四名开始看。  

而第四名。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竟然是…《植物大战僵尸》。  

有将近三十五万人在线!  

游戏销量才四十万出头,玩的人就有三十五万,这也太夸张了。  

很快。  

数据就到了论坛。  

然后一部分促销期间盯着《阴影》,《刀与剑》这些游戏的玩家表示不解,但更多的玩家则表示,这很正常,因为这游戏有毒,真的好玩。  

而随着越来越多在促销阶段,默默玩游戏的轻度玩家跑出来说这游戏真的好玩。  

很多盯着《阴影》,《刀与剑》这些硬核游戏的玩家也反应了过来。  

开始去接触《植物大战僵尸》这款画风有些另类的游戏。  

然后分享这款游戏的帖子开始增多。  

等越来越多人玩了这款游戏。  

很多玩家开始直呼后悔了…  

因为游戏都恢复原价了。  

虽然也不贵。  

但优惠不买,就是血亏。  

而这样的情况。  

不止出现在《植物大战僵尸》上,其他几款游戏也一样。  

促销期间《阴影》的光芒太盛,很多人根本就没关注其他游戏。  

随着统计数据出现。  

这些玩家才如梦初醒。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Vaporwave游戏平台上的八款新游戏,在促销结束后,销量不降反升。  

这是一种惯性导致的结果。  

促销的时候,很多玩家都付钱买游戏了。  

而买了一次,就有第二次。  

眼看林木工作室八款新游戏,乃至整个Vaporwave游戏平台旗下的单机游戏都在结束后有了一定程度的销量上涨。  

林瑶的同行都沉默了。  

李广生在得知自己公司的人都在午间休息的时候玩《植物大战僵尸》,更是直接瘫坐在了椅子上。  

无可奈何。  

林木工作室没有使用任何阴谋诡计。  

就一点。  

做出游戏,上架平台。  

却造成了那么大的反响。  

TM的促销结束了,销量还在涨。  

…谁不羡慕啊。  

Vaporwave游戏平台现阶段策略的成功。  

给林木工作室带来了庞大的好处。  

除了想登录平台的第三方独立游戏和单机游戏翻了几倍之外。  

现在很多即将发行大作的海外厂商,似乎也发现了Vaporwave游戏平台的潜力,跟林木工作室积极接触了起来。  

但暂时,还没有谈妥。  

因为在分成上,很多大厂商并不满意现有的分成,觉得太高了。  

这些都是碟片时代的遗孤。  

而现在碟片市场依旧风生水起。  

Vaporwave游戏平台只是他们试水数字化的选择,他们并不想退步。  

而林瑶也不想退步。  

那些独立游戏和小体量的单机游戏,林瑶可以退步。  

但这些大厂不同,是狗大户,不赚他们的钱,赚谁的,她费尽心思做起来平台,可不就是为了埋种子和赚他们的钱嘛…  

而且林木工作室一旦退步了,那就意味着分成可能改不回来,所以她不想退,也不能退。  

然后谈判就僵持住了。  

这方面其实大厂有优势,因为林木工作室刚从‘夏季特别促销’活动中积攒了庞大的人气,急需大作继续稳固优势。  

而大厂们却不急,他们卖碟片也一样买。  

他们也知道Vaporwave游戏平台的处境。  

就拖着,想要逼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