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香囊(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六月中旬,明日便是农历五月初五。  

感谢祖国,端午节连接三天假日。感谢孟母,要不是孟母提醒,孟川忙得还真忘了有端午节这一回事。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封建迷信在被破除的同时,很多民间习俗也随之越来越淡乃至消失不见。  

这也是为什么孟川会忽略端午节的原因,如今是真的一点过节的气氛都没有。  

孟川记得他小时,端午节前两三天每家每户都极为忙碌。  

插艾以及食粽,这是南北大地俱有的习俗。而用于插艾的艾蒿以及端午吃的粽子,自然都是在端午之前就必须准备完毕。  

除此之外,孟川小时候家里为了准备端午节,还有三样主要的事情要做。  

一是买雄黄、朱砂调酒,以用于端午当日给自家小儿点额。二是以青、红、白、黑、黄五色丝线缠绕编绳,端午佩戴以作辟邪之用。三是备彩线及碎布以及白芷、甘松等香料,制作香囊用于端午节配戴以及赠送他人。  

而如今,这三个习俗以及插艾都已经泯灭于他们这边历史的车轮中了。  

不过戴香囊这个习俗,其实在孟川小时候就已经开始渐渐消隐。  

香囊对于年轻男女还有另一重意思,若有女孩在节前亲手制作香囊赠送给某位同龄男子,那绝对就是向其表达爱慕之意。  

而若男子接受并戴于腰间,让广大的人民群众都看到。那接下来自是晓风拂柳,良辰美景不再虚设。  

要是双方父母都乐见其成,指不定过几个月男方就得找人上门正式说亲了。  

他们这边地区戴香囊习俗的消失亦源于此。  

放在如今这个时代,不谈在香囊刺绣以求别致,女子能自己穿针引线缝制香囊的又能有几人?  

连制作香囊的人都没有,佩戴香囊这个习俗自然也随之消失不见。  

当然,如今市面也有香囊出售,还有店面能印绣指定名字以彰显独特。  

在端午买这种香囊赠送他人的也不是没有,但终究也是止于个人,不能再称之为普遍习俗。  

孟母都不用特别注意,一眼就看见被她喊下来帮忙的儿子,腰间挂着一只双莲并蒂图案的香囊。孟母眼力很好,只拿起孟川腰间香囊看了片刻,就分辨出这只香囊绝不是市面上那种流水线生产出的普通物品,而是从头到尾皆为精心手工制作。  

“谁做的?”  

“嘿嘿,林伊做的,里面香料也是她自己调配的。”  

孟川傻笑着,他之前还想着林伊走前怎么会单独留只香囊给他。可刚刚孟母告诉他明天是端午节,他才想起了原来还有端午戴香囊这么一回事。  

如今也没什么必须要在端午节才能开始佩戴香囊的习俗,所以孟川早上起床后就将香囊佩在了腰间。  

一边闻着林伊精心调配的浓淡适宜颇为提神的香气,一边整理预购青菜商贩的名单。  

后天就是孟川二十亩青菜上市的日子。  

当时选定青菜上市日期时,孟川还感叹正好是赶在端午节之后来着。可上市日期将近,反倒因为忙碌与期待又忘记端午这回事情了。  

孟母拿着林伊制作的香囊却是神色有些阴晴不定。  

家世好,长得不错,女红还如此精通,这就一典型的现代版大家闺秀呀!孟母一想到林伊各方面的条件,顿时有些心塞。  

她给孟川筛选的那些相亲对象,与林伊相比,完全就是被全方位碾压得渣都不剩。还想让那些女孩子吸引孟川的目光?扪心自问,孟母觉得她若是男儿,也会选林伊而不选她人。  

孟母一直帮孟川相亲的那股子气突然就要泄了下来。  

“不行,不能泄气,这儿媳妇没进门就知道拐着弯跟婆婆示威了,以后还能得了?相亲,必须继续相亲!”孟母给自己暗暗打气,丝毫没有发觉此刻她对林伊的称呼有哪里不对。  

孟川可不知道孟母在看见香囊后居然有这么大一段心理历程,拿着手中的芦苇叶朝孟母挥了挥。  

“妈,这粽子怎么包来着?一年没包竟然给忘了。”  

孟川是被孟母喊下楼来帮忙包粽子的。  

奶奶手脚不灵便,坐着又容易犯困,所以帮孟母包了几个粽子后就主动歇手,拄着拐杖沿大马路溜达去了。  

“小川,昨天那女孩你觉得怎么样?”  

孟母将三片芦苇叶层次相叠,大拇指按叶围成漏斗状。孟母一边减慢速度亲手示范如何包粽子,一边问孟川道。  

昨天孟川才算是经历了人生第一场正常方式的相亲。  

吃午饭,然后,然后还有个屁的然后。孟川吃完饭连弯都不带拐的,直言说自己有准备结婚的女朋友,说完就结账走了。  

就孟川这种态度,哪个女孩子还愿意跟孟川有什么然后。  

委婉说话,哄女孩子开心,孟川不是不会。可他能跑来吃顿午饭就已经不错了,接下来的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孟川没耐心继续也没那兴致继续。  

“不怎么样。妈,说好了只共用午餐的,你可别再提其它过分要求。”孟川给孟母打预防针道。  

“是不怎么样。”  

孟母居然同意的点点头。孟川看着突然变得有些奇怪的老妈,也觉得有些奇怪。  

孟父在下午一点多回到了家中。二叔、三叔在中平县城里各有房子,明天端午节才会一同回来探望奶奶与大嫂。  

“爸,要不你回来帮我忙吧。”  

孟父还未吃午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