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山灵讨封(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她相信自己的直觉,之后的一路,是越发小心了。  

没多久,又遇到了第三个战场。  

这个战场有些诡异,六人对战数十人,可却是少数压制了多数。  

只因那六人中的一人操控着一朵六瓣黑莲。  

黑莲高悬半空,飞速旋转,不断甩出一朵又一朵燃烧着黑色火焰的黑莲。  

但凡对手方的人被黑莲击中,眼中会立马燃起熊熊黑焰,然后,就转头开始攻击同阵营的人。  

“巫阳,东安王府和修罗门从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你为何要伏击本王?”  

花长曦原本只是对黑莲感兴趣,对打斗的双方并不在意,可听到东安王府、修罗门,面色顿时变了变。  

花长曦看向被几个修士围在中间的锦袍中年男子,有些诧异,那人是东安王?  

大晋有四大异姓王,分别是北镇王、东安王、南定王和西平王。  

四大藩王对大晋边境的安稳,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作为大晋的一份子,东安王遭遇危险,她好像不该视而不见。  

花长曦又看了看修罗门的人,一身黑袍,操控的六瓣黑莲,一看就邪门得很。  

这不是一个走正道的门派!  

花长曦深吸了口气,出手了。  

六朵火莲飞射而出,空气瞬间变得灼热起来。  

“啊”  

修罗门的黑袍人被火莲罩住,身上立马燃起火焰。  

“嘭”  

操控黑莲的巫阳也无法抵御火莲的焚烧,一分心,黑莲就掉在了地上。  

黑莲一掉,黑焰就熄灭了。  

可是之前那些被黑焰击中的东安王手下,却没清醒过来,依然在朝着自己的同僚攻击。  

巫阳想要捡起六瓣黑莲,可东安王出手了,一道灵力过去,直接将黑莲击飞了老远。  

见此,巫阳满心恼怒,身上的火焰蔓延得太快,他无力抵御,要是去捡黑莲,火焰会将他吞没的。  

他能预感到,一旦被火焰吞没,绝对必死无疑。  

看着火莲飞出的方向,巫阳真的想把那个偷袭之人千刀万剐了,下一刻,他就扔下另外五个修罗门的人,捏碎瞬移符,跑了。  

另外五个修罗门的人.数息后,化为了灰烬,风一吹,消失在了天地间。  

第二次面对这样的场面,花长曦虽还是有些不适应,但比第一次镇静多了。  

以为自己这次必死无疑的东安王,没想到在他们快要全面溃败之时,居然有人出手救了他们,连忙大声说道:“多谢道友出手相救,还请道友出来一见。”  

无人回应。  

东安王顿时明白出手之人不愿现身,又道:“我乃东安王,道友日后若有用得到东安王府的地方,还请一定相告,本王一定尽力相帮。”  

花长曦并没有认真听东安王的话,而是在看不远处的六瓣黑莲,神情有些犹豫。  

虽然那是自己的战利品,可她不怎么想要。  

总觉得那黑莲不是什么好东西。  

黑莲甩出的那些黑焰,她感觉有些像是‘污染物’,从刚刚东安王手下的遭遇来看,一旦被黑焰污染,就会被操控心智。  

她身上没有隔绝气息的盒子,放进神农鼎,还要担心神农鼎被污染。  

算了,不要了。  

修士这么多,日后她总能捡到法器的,再不济,有她这种炼丹的修士,肯定就有炼器的,到时候找个炼器师帮她打造法器就是了。  

走了。  

东安王看着静悄悄的山林,一直没等到回复,直到手下的人制服了被黑焰吞噬了心智的人,才转移了注意力。  

“王爷,修罗门的黑莲”  

东安王从储物袋中拿出了一个盒子,亲自走过去将黑莲装进了盒中,将盒子放回储物袋后,再次环顾了一下四周。  

出手之人到底是谁?  

为何连黑莲也不要?  

花长曦在五指山中遇到了第四个战场,一队修士对战一棵柳树。  

看着不断散发绿芒、枝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长变大的柳树,花长曦‘呼’了口气。  

很好,之前看到了妖兽,如今又看到妖植了。  

“啪啪啪”  

修士们被柳树抽得飞起,可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被抽飞了,不赶紧跑,反而又重新折了回来,再次讨打。  

“这”  

“他们这是在训练自己的反应速度吗?”  

花长曦搞不懂,摇着头,走了。  

“谁?”  

“出来!”  

“姑奶奶看到你了!”  

离开柳树战场没多久,花长曦再次觉察到有东西在窥探自己,当即运起灵力,一瞬间,四周的草木开始摇曳。  

接着,无数树叶悬空,如同飞射的子弹一般,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朝着一处射去。  

“啊”  

一道婴儿的叫声凭空响起。  

“别打我,痛,好痛,痛死我了,痛死我了.”  

奶声奶气的婴儿声,让花长曦愣住了,下一刻,一个五色光团出现了,光团似乎很不稳定,一会儿透明,一会儿凝实。  

“不要打我、不要打我.”  

花长曦疑惑的看着上串下跳的光团,没觉察到危险,就收回了灵力。  

四周恢复宁静,树叶也纷纷落地。  

光团确定花长曦不会伤害它了,就一点一点的朝她靠了过去,靠近后,又围着她飞了几圈,然后“嗯”  

“嗯”  

光团发出婴儿使劲吃奶的声音,慢慢的,光团凝聚出了两条胳膊,接着,又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