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终究人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尼克斯和热火的第二场,热火在进攻端稍有改变,那就是角色球员更多三分出手,他们希望让詹姆斯和韦德把整体进攻带起来。  

尼克斯当然不会上当,齐理一直让球员注意三分的情况。  

这种特色主要还是他看多了以后的篮球比赛,对于三分格外注意。  

詹姆斯和韦德这次没有一开始就爆,就热火战术的原因,也有尼克斯的原因,通过第一场的总结,他们对两人的防守更加严密了。  

尼克斯反正不需要球员顶在上面打,他们可以不顾体力全力以赴。  

热火也知道出了些状况,但这次他们没有强行进入到球星模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开局他们的强点并没有表现出太好的手感。  

到了轮换时期,尼克斯又要发威,热火的应对方法是减少了轮换。  

不只是詹姆斯和韦德,钱莫斯和巴蒂尔也增加了上场时间。  

该落后还是要落后,只是詹姆斯和韦德再次上场之后都调整好了手感。  

第二节,热火终于发威了,但更关键的是钱莫斯和巴蒂尔来个手感,詹姆斯和韦德选择可以更多了。  

尼克斯前面没有注意,让热火的角色球员命中了几个球。  

不是他们的防守松懈,而是要限制詹姆斯和韦德这种大神,其他方面的防守总会没有那么严密,一般情况下也就够了,对方来了感觉的话,防守策略就要稍微调整才行。  

尼克斯并没有慌乱,他们也就是反应慢了一点,策略早就准备好了。  

不像是面对鱼腩球队的时候,那些球队尼克斯肯定没有做什么详尽的攻略。  

热火肯定不同,作为尼克斯东部最强的对手,尼克斯对他们各自反应都早就做了很多方案,现在只要套战术就行了。  

所以热火追上比分后,尼克斯防守稍微变化又逐渐获得了优势。  

这就是强队的强大之处,中间出现了点小问题还是可以重新稳住。  

甚至没有用很久的时间,就是几分钟而已。  

斯波尔斯特拉教练也是无语,把角色球员带起来了也就获得几分钟优势吗。  

他其实也看了出来,为了带起进攻,热火的防守有些受影响。  

但他们研究了尼克斯之前的比赛,光是防守拿下不胜利,所以必须要改变。  

之前只是担心角色球员带不起来,现在有好的趋势,热火必须坚持。  

只是库里上半场得分就超过了20,让人有些心惊胆战。  

库里这种球员强在强在这里,他可以一段时间没有动静,但抓住了机会就能致命,投篮可以做到这个程度,不知道多少人在说不科学。  

说起来,这场虽然过程不同,但上半场结束的时候,比分其实差不多。  

也就是说,不管是詹姆斯和韦德发飙,还是他们带动了其他人,在上半场效果其实是差不多的,尼克斯还是领先。  

只是变数肯定不同,两个强点积攒了体力啊,尼克斯不敢随意夹击啊。  

也可能是他们真正要攻的时候却发现手感还要调整,改变其实就是赌。  

热火这种改变也不是太大,他们面对很多队伍时都做过尝试,现在只是没有一开始就让两个强点全力以赴而已。  

要是其他人开不了,这个战术就无从说起,这场有了苗头,他们肯定要实施下去。  

尼克斯中场休息的时候也仔细研究了一番,要防止角色球员,但关键还是要对付对方两个强点,这个不能乱。  

不能因小失大,齐理不是拎不清的人。  

要是角色球员爆发出比强点还厉害的实力,那么小的几率就认了吧。  

再说他们还有进攻端,库里这场状态很好,这方面也可以配合几个战术。  

尼克斯并不只是会进攻或者防守,所以他们才是联盟最强的球队。  

第三节,热火没有改变战术,但情况完全不同了。  

因为詹姆斯开始就来了两个三分,他们的战术侧重点一下子都变了。  

詹韦连线,热火两个强点终于同时爆发,尼克斯一下子遇到了最大的挑战。  

詹姆斯和韦德这种强点,一点手感好的时候,根本不好防,现在两人都来个手感,尼克斯的战术又是以稳为主,所以一下子处于了下风。  

齐理也是反应迅速,很快就请求了暂停打断对方的气势。  

不能再这样平庸的打下去了,尼克斯不是没有天赋。  

本来可以利用内线的优势稳中取胜,对方的全明星要超神,情况肯定不一样。  

上伦纳德,撤掉中锋,伊巴卡去五号位。  

提速,提速!伦纳德使用了巅峰降临卡后,这个阵容可比当时阿里扎在时要强大,伦纳德和乔治无论是谁对上巴蒂尔,都是碾压。  

于是,进攻开始了,个人防守也更加严密,不会给对方在外线钻空子。  

双方都是铆足了劲对抗,热火还有两次反超了,但又被尼克斯干了回来。  

齐理也承认,热火确实是东部最能给他们搞事的球队,是不是全联盟最能够搞事的,那还要总决赛之后才知道。  

齐理站在场边,表面云淡风轻,但心情还是有些忐忑。  

有几次,他都觉得,这场很可能被热火扳了过去,对方的状态真的很好。  

只是,大家都有累的时候,特别是这种激烈的对抗中。  

首先韦德体力就顶不住了,詹姆斯的命中率也开始下降。  

而尼克斯,他们有人啊,格林、巴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