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炒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7月25号,休假一个多月的杨泽森终于回来了。  

袁灿长舒一口气,见杨泽森气色红润忍不住打趣道:“杨哥这是焕发第二春了,红光满面的。”  

杨泽森笑了笑没接话,而是问道:“我看你眉头紧蹙,是不是遇到麻烦了”  

袁灿抚了抚眉,笑道:“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杨泽森皱了皱眉,不赞同道:“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是长久之道,打铁还得自身硬。”  

“你就算找了靠山,难道他能照看你一辈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官也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当一辈子。”  

靠,又少了一段!红书楼,最快更新杨泽森没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觉得是不是每个有钱人都有后台都有靠山”  

袁灿挑眉没回话,等待杨泽森继续说下去。  

杨泽森也不吊他胃口,不等他回答就继续道:“除了后台之外,想站稳脚跟,其实还有很多方法。”  

“说说看。”  

日,没法看了又少了段!一秒钟记住,红书楼()。  

这些天袁灿很烦恼,可不知道该向谁诉说,如今杨泽森愿意多说几句,袁灿很乐意听下去。  

“第一,移民”  

“移民”  

杨泽森点头道:“对,以你现在的身家想移民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成了外国人,在国内就是特权阶级,很多麻烦就迎刃而解。”  

袁灿沉思了片刻,虽然不想承认,可不得不承认杨泽森说的有道理。  

可想了想袁灿还是摇了摇头,一想到自己成了外国人,袁灿就有些不适应。  

杨泽森见状也不以为意,继续道:“第二,出名”  

袁灿听到出名两个字顿时眉头一扬,问道:“你的意思是做慈善的那种,然后名气大了,别人也就不敢对我下手了”  

杨泽森先是点头,接着又摇头道:“做慈善只是其中一种方法,出名也不仅仅说是你名声大。比如说你成为西南地区的十佳青年,比如说你成为山城的政协委员,比如说你支持政府的某些项目”  

杨泽森一连说了很多,最后才道:“出名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让高层注意你,重视你,让别人忌惮你,这才是出名的好处。”  

袁灿被杨泽森这么一说,仿佛醍醐灌顶。  

他这段时间魔怔了,整天光想着找个后台找个靠山,可偏偏没想到这些。  

这种事其实他应该早就想到的,可直到杨泽森说起,袁灿才想起来,太不应该了。  

袁灿有些期待道:“还有呢”  

“第三,投资”  

“投资”  

“对,大开发,大投资如果你现在要在山城投资建设配送中心,要投资建设总部大楼,要开十家分店,一百家分店,投资一亿两亿甚至更多,你认为一个官二代敢为难你那时候你是市政府甚至是西南各省的政府的座上宾,他们凭什么敢为难你”  

袁灿眼睛顿时亮了,杨泽森说的太有道理了没想到杨泽森还是个智囊,以前怎么就没发现。  

想到这袁灿更期待了,追问道:“还有呢”  

“第四,找个靠山。”  

“噗”  

袁灿一口水喷了出来,绕来绕去还得找靠山。  

“你没理解我的意思,我是说等你做到上面几点,靠山不用你找,自然会有人庇佑兴旺。  

你现在这样无头苍蝇一样地乱飞,不说能不能找到,就算找到了,人家也不会重视你。”  

“可等你出名了,又能为山城带来投资和贡献,不管哪一任领导执政,都不会放弃兴旺,这才是长久之道。”  

袁灿闻言脸色一正,杨泽森这话说到点了。  

沉思了很久,袁灿才正色道:“杨哥,你这番话可谓是金玉良言,受教了”  

杨泽森笑了笑没说话,不过心里微微松了口气。  

杨泽森的一番话对袁灿影响很大。  

打铁还得自身硬,求人不如求己。  

而杨泽森给出的几条路,最快也最能见效的一条就是出名,于是袁灿很快就有了大动作。  

7月27号,兴旺公司和山城市局共同联系媒体,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捐赠典礼。  

为了回馈山城市民,打击犯罪,创造和谐社会,兴旺公司向山城市局捐赠巡逻车十辆。  

其中市局六辆,平坝分局四辆,总价两百万元。  

市委常委、政法高官和市公安局长共同出席了捐赠仪式,兴旺公司总经理杨泽森代表公司董事长袁灿发表了捐赠致辞。  

仪式结束,政法高官和市局局长邀请袁灿共餐,饭桌上双方谈的很愉快。  

当晚,山城晚报和山城晚间新闻都报道了这条新闻。  

第一天报道出来,反响还只能说一般般,大多数人都没在意这条新闻。  

可第二天,也就是7月28号,兴旺超市再次出手。  

为了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兴旺公司捐款一百万,资助三百名贫困大学生圆梦。  

因为事关教育,这次的捐款仪式出席的领导更多。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志强主持仪式,市政府主管教育的副市长出席,市教育厅厅长、市团高官、市关工委主任共同出席捐赠仪式。  

这次兴旺的代言人依旧是杨泽森,捐赠仪式上杨泽森发表了一番感人肺腑的捐赠感言。  

常务副市长李志强代表市政府给予兴旺公司极大的肯定,称兴旺为“良心企业”。  

当天,兴旺超市再次登上了各大媒体的版块。  

有些媒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