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是为了什么目的呢?”  

“第一个目的是了解一下被害人最近的动静;第二个目的是调查一下他的女性关系。一个人的女性关系,自己的老婆不知道,而有时朋友却知道,这是一般的常识问题。”  

“调查的结果怎样?”  

“先从第一点说起,被害人在这一个星期以来,情绪明显不好。经理见他脸色不好看,问他是不是病了,他说:‘血压好象有点高,大概是太累了。’经理还同情他,把自己常用的中医药方介绍给他。”  

“他的女性关系怎样?”  

“不出所料,有一位住在亦坂某高级公寓的年轻妇女,名叫井沼镜子。她是某公司的女事务员,长的非常漂亮,传闻她是全公司的第一号美人。好象她另外还有两三个轻浮的对象,但不知道都叫什么名字。”  

“关于井沼镜子的事,因为回头准备叫她本人出庭作证,现在就不必多谈了。请继续谈下去吧。”  

“好吧。杀人的时候,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动机。这时候,我们不得不改变我们过去认为是强盗杀人案件的看法。这是因为听说他平时很少坐电车。他自己虽然没有自用轿车,但他习惯坐公共汽车或出租汽车或使用公司的汽车。死亡时间推定为夜里叶一点到凌晨两点之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公共汽车已经收车了。我们也曾经考虑过,是不是出租汽车的司机是个行为不端的人,干出了这种事情的。”  

“关于被害人当天的行踪,你们掌握的情况怎样?”  

“我们最初掌握的情况是这样:在五点钟以前,他和平时一样,在公司里上班,因为准备出三天差,所以他一直在忙着清理手头的工作。五点半左右,和有业务关系的客人一起在赤坂的一家饭馆吃晚饭,大约在八点半才吃完。他后来的行踪,现在我们也搞不清楚,据饭馆的人说,他马上就去东京站了,但是…”  

我也觉得这里的确有点蹊跷。要说他立即坐去大阪的夜车,也可以。但是他若是已经预约了飞机票,这时侯恐怕就没有必要去东京车站了。要说矛盾,的确有矛盾。但这种如实的陈述,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对裁判权威的尊重。这反而使我对这位警部产生了好感。  

“那么,被害人去东京站以后的行踪,当时完全没有掌握吗?”  

“是的。”  

“井沼镜子那天晚上干什久来着?”  

“她说她在旅馆里看电视来着。”  

“那么,就是说东条没来找她罗?”  

“是的。”  

“东条康子干什么来着?”  

“她说她和一位女朋友在歌舞伎座看戏来着。我们向她那位女朋友了解过,好象她说的是真话,并说她们两个人一直看到散常”  

“那么,东条家有谁看家呢?”  

“是一位通勤的女佣人。当时正赶上家里的佣人请假回家去了,因为不容易找到替手,就临时请了一位通勤的女佣人。”  

“那个女佣人是康子回家以后才走的吧?”  

“是的。这一点,刑事警察进行过调查。”  

“以后的搜查,是从哪方面进行的呢?”  

“我们当时对所能考虑到的线索,都进行了调查。刚才说的汽车司机也去调查过了。井沼镜子、东条康子、公司内部、业务关系单位等所有的线索,我们都调查过了,但是怎么也找不到一点头绪。”  

“第二次到东条康子家去搜查,是在什么时候?”  

“是在第二天的下午。这次用了两个半钟头的时间,进行了详细的搜查。”  

“康子过去在戏曲座呆过的事,是那次搞清楚的吗?”  

“是的。她从十八岁那年到戏曲座,一直到剧团解散为止,当了两年的研究生。但是,这件事当时并没有引起我的特别注意。因为那已经是二十多年以前的事了,而且我完全没有考虑到它与这次案件会有什么瓜葛。”  

“当时没有发现其他值得注意的情况吗?”  

“要找到从犯罪中得到利益的人——这是进行搜查的大原则。从这点来说,东条康子可以说是最可疑的人。这是因为:我们估计光东条宪司的不动产就值七、八百万元,从常识来判断,股票和存款也得有和不动产相仿佛的数目,而所有这一切,都将落到康子手中。”  

“关于财产问题,了解到什么情况?”  

“了解到他的财产比我们估计的要少。”  

“是怎么回事呢?”  

“股票交易这种东西,不是象到百货公司买东西那样可以到处乱撞的。一般说来,都是在证券公司指定的总店、分店或办事处进行。到康子提供的那个地方一调查,使我大吃一惊。到去年冬天东条宪司的确还存在那里按当时的时价大约值一千万元的股票,但在去年十二月初他把股票全部卖出去了,而且全部提走了现款。”  

“那笔钱他干什么用了,你不知道吗?”  

“不知道。一般说来,这种钱即使用于另外的投资,也要先存到银行里去,但并没有发现这种迹象。”  

“这件事康子知道吗?”  

“她好象一点也不知道。”  

“另外还了解到什么情况?”  

“他家房子的地皮是租的,虽说有一种无形的租用权,但作为不动产进行估价时,就要少估不少钱。房子因为是战争刚结束时盖的,质量也不会好。这些康子应该是知道的。”  

“还有呢?”  

“存款大约有三十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