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世界那么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人类消失开始爱搜书从人类消失开始isoshu  

即可找到本书.  

姚碧莲先是对剑修李守拙抱拳为礼。  

李守拙回礼。  

姚碧莲又对玄清道人抱拳为礼。  

玄清揖首还礼。  

姚碧莲一一行礼。  

受伤的巫族汉子,那双看谁都不顺眼的眸子,第一次露出半分柔和与一丝钦佩,裂嘴一笑,学着武夫抱拳还礼。  

慵懒卧于白云上的兀虫起身,还礼。  

妲己还礼。  

姚碧莲最后看向赵使然,云淡风轻,微笑着点头。  

为师去也!  

鲜血缠丝凝聚而成的身影,寂然无声的消失在天地之间,空留武夫豪情,继续书写着传奇故事。  

赵使然起身。  

先拿起了长柄镰刀,又将姚碧莲的短刀佩于腰间。  

神态坚毅。  

玄清道人见状欣慰。  

对众人道:“虽然不知道为何,但七丈光牢和八荒天牢这一两日极为安静,并没有手笔来打扰你等重新封印六道地狱,如今已功成,接下来便是重新封印七丈光牢,没了六道地狱的掣肘和协助,七丈光牢的封印不算太难。”  

玄清道人目光落在几位天选之子身上,“张泽世、梁笙、徐墨规、东魁、赵使然,你等五人可以从天梯去往九州。”  

顿了一下,“也可以选择留在这颗星辰。”  

留下的人,会抹去记忆。  

徐墨规笑了笑。  

她决定去九州。  

张泽世亦如此。  

东魁求之不得。  

梁笙按住腰间断剑剑柄,豪迈大笑,“我想留下,去看看七丈光牢和八荒天牢。”  

赵使然神态绝然,“我也愿留下!”  

玄清道人根本没看他们,目光落在巫族那位后起之秀身上,这位受了伤的巫族高手微微颔首,依然不说话。  

他要留下来。  

玄清道人看向妖王兀虫。  

这位极媚的妖王笑呵呵的,“我还没吃到人呐。”  

怎么能走。  

玄清道人看向周密卿,这位九州大儒思忖半晌,对徐墨规说道:“咱们读书人啊,总不能万事缩在后头,墨规你且去九州,会有同门师兄弟接应你,师兄稍后便回。”  

玄清道人没看妲己。  

众人去留已定。  

大袖一挥。  

根本不管坚决留下的梁笙和赵使然意愿,一团璀璨清光将五位天选之子,连带着梁笙恩师李守拙一起挟裹,顺着天梯没入云空不见。  

天梯亦节节崩碎。  

根本不给这些天选之子挣脱桎梏返回的机会。  

目睹这一幕的李凤栖内心忧郁。  

老实说。  

如果有高大个子顶着,他倒是想走。  

可惜。  

从天选一开始,注定自己走不成。  

认命了。  

谁让自己愿意肩挑日月呢。  

泰山玉皇顶,只剩下天枢上相座下首席大弟子玄清道人,妖王兀虫,巫族汉子,大儒周密卿,以及大妖妲己。  

一位天选之子,李凤栖。  

六人。  

玄清道人缓缓起身。  

兀虫最先问道:“现在就去重新封印七丈光牢?”  

玄清道人摇头,“等。”  

周密卿不解,“等什么?”  

玄清道人望向星空,“等一个人。”  

陈树该来了。  

只要李守拙和五个天选之子回到九州,陈树就应该知晓,这位一日入青云的儒家圣贤,从九州来此处,不会太花费时间。  

兀虫呵呵一笑,“还等谁,就我们这群人,加上广寒宫里那两位,还镇压不住七丈光牢?”  

玄清道人正色,“贫道,李凤栖,妲己,三人将和随后赶来的那位,一起前去镇压八荒天牢,七丈光牢这边,兀虫,你和京落、周先生去配合广寒宫封印。”  

京落,是张泽世恩师的名字。  

一位年轻巫族。  

兀虫讶然,“一并封印?”  

玄清道人颔首,“不错。”  

兀虫不说话了。  

乐得轻松。  

她自视甚高,可天道压制之下,让她去封印八荒天牢,她还真没底气。  

玄清道人正衣冠,对众人说了句且先歇着,贫道去去便回。  

说完身影消散。  

兀虫慵懒的打了个呵欠,“走吧走吧,得好几日呢,玄清牛鼻子大概率是去找什么宝物了,毕竟要重新封印八荒天牢嘛。”  

巫族汉子京落一语不发,拔地而起。  

落入远处。  

周密卿笑了笑,儒气昭昭而起清风,去了神州大地,欲要数日之内,看遍这片小天地的儒家——读书人的本性。  

岂有见书不读的道理。  

兀虫欲往白云深处,她需要疗伤,却忽然看向李凤栖,娇滴滴的嗲声道:“你眼睛乱瞟什么呢,是看腻歪了身畔的小狐狸么,你们男人啊,就是喜新厌旧,要不要随奴家一起,去那白云深处大睡一场呀,奴家本体是蛇妖哟。”  

蛇族盘躯,最是擅长。  

李凤栖无语。  

我没看你啊!  

苦笑道:“我想回家。”  

兀虫没劲的挥手,没意思没意思,你可一点也没我那徒弟相公的气度呐,走也。  

身影腾空,卧于白云深处。  

大睡。  

李凤栖哭笑不得。  

好像妲己说过,兀虫是个有徒弟来着,用剑,也是蛇妖。  

那么是白素贞?  

兀虫那句话,是自己不如许仙的操蛇气度?  

确实不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