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六道天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儒家徐墨规,巫族张泽世,武夫赵使然,剑修梁笙,妖族食铁兽东魁。  

共五人。  

有些意料之中的人走了,比如那个黄天,有些意料之外的人留了下来,比如梁笙和张泽世。  

灰袍道人略略满意。  

看向妖王兀虫,“你不回九州?”  

兀虫媚眼如丝,笑得很放肆,上前几步,勾肩搭背在灰袍道人身上,“哎哟哟,仙长要撵人了吗,我还想着趁乱吞点人补下身体呐,在九州被你们道家和儒家约束得,我都好几百年没尝过鲜肉味道了。”  

灰袍道人心如古井不波。  

揖首念了声无量。  

便有恢弘气息张扬而起,将兀虫推到一旁,道:“也罢。”  

看向张泽世身旁小山一般的巫族汉子,“你呢?”  

那人不语。  

灰袍道人却已知道他心意,道了句甚好。  

正欲问梁笙的恩师。  

那位剑修大笑道:“当师父的,总不能一见面没多久就被徒弟给比下去,那样在下回到九州,又有何颜面再传承剑道衣钵?”  

灰袍道人颔首。  

看向大儒周密卿,笑道:“你们儒家读书人素来晓大义,想来是不会走的。”  

周密卿哈哈大笑。  

灰袍道人又看向小狐狸妲己。  

妲己笑眯眯的,“我想走,随时可以走,仙长可莫要忘了,我也是狱卒后裔。”  

后面半句是真。  

前面半句…  

一旦几座牢狱彻底封印失效,就算她是大妖,也不是想走就走,别说是她,灰袍道人和妖王兀虫也一样走不了。  

灰袍道人沉吟半晌,“先重新封印六道牢狱罢。”  

恰好六名天选之子。  

一人一处。  

李凤栖咳嗽一声,“道长,就咱们几个天选之子目前的实力,现在就去封印六道牢狱,是不是有点痴人说梦了?”  

他是见过的。  

马里亚纳海沟里,那条已经死去的黑色蛟蛇长达数千米,那条三头地狱犬宛如一座山。  

怎么打?  

还不够给这些镇门荒兽塞牙缝。  

灰袍道人又一次露出笑意,对众人道:“我知道诸位的担心,关于六道牢狱、七丈牢狱和八荒牢狱,除了如今在广寒宫里的那对神仙眷侣,大家都不了解,我便为你等解释一番。”  

娓娓而谈,听得众人口瞪目呆。  

就连妖王兀虫和那位小山一般的巫族汉子,也是满脸震惊。  

整个太阳系是一座秘境。  

这一点大家都已经知道。  

但天选之子们没想到的是,不仅仅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上有牢狱,整座星系上的每一颗行星上,甚至行星的卫星上都有牢狱。  

这一个小星系,本身就是一座牢狱。  

只不过因为漫长岁月过去,有些在小星球牢狱里被关押封印的存在,已经熬不过时间流逝的摧残而灰飞烟灭,只剩下大星球上一些最强的还活着。  

地球上并没有封印。  

所谓六道牢狱并不在地球,而是在其他星辰之上,以荧惑为中心,金木水土四颗星辰加上天王星,六颗星辰上各有一座牢狱。  

即六道。  

荧惑,即火星。  

地球,不过是当年狱卒居住和修行的地方,所以地球上的六道牢狱,仅仅是通往六颗星辰的大门,本是供狱卒巡狩之用。  

亦称之为地狱之门。  

因此斩杀镇门荒兽毫无意义,必须穿过大门去对应星辰上封印牢狱。  

六道牢狱,真名为六道地狱。  

月球上的七丈牢狱。  

是真的牢狱。  

七丈牢狱,真名七丈光牢,就镇压在广寒宫下。  

里面的古老存在无比强大。  

是六道地狱里那些被镇压荒兽的王中之王。  

镇压七丈光牢的广寒宫,既是当年狱卒之王修行居住的行宫,也是这座秘境主人拥有过的一件至宝。  

然而漫长岁月过去,无人掌控的广寒宫,封印之力逐渐腐朽。  

也因如此,那尊古老的存在终于等来了机会。  

最头疼的不是七丈光牢。  

而是八荒天牢。  

太阳里那座牢狱,封印的不是什么古老的存在,而是一个人。  

大罪之人。  

太阳里,亦有一件至宝。  

那个大罪之人在沉睡的漫长岁月里,苏醒过一次,意图破开封印,所以狱卒后裔之中,才会流传后裔射九日的神话:那是真正发生的事情。  

后裔射掉的九日,并不是真正的九日。  

是金乌化身。  

是那个大罪之人以大神通施展的神魂化身,越过太阳那件至宝的封印,意图将地球这颗星辰上的狱卒全部抹杀。  

大罪之人知道这片天地里有狱卒,可惜千算万算,没算到狱卒之王嫦娥去过九州。  

从九州归来,嫦娥孤守广寒宫。  

而九州巫族里有一个大巫叫后羿,在见过嫦娥一面后,便从九州来到这颗星球,欲要和嫦娥皆为连理枝。  

后羿苦守嫦娥。  

当九日金乌出现后,嫦娥不敢动用广寒宫,深恐七丈光牢里的古老存在趁机脱困,眼看狱卒将要全部被抹杀,后羿出手了。  

长弓射日,九箭向天。  

射落九日金乌,彻底断了大罪之人那一次脱困的企图。  

后羿终得美人心。  

听到这里,那位小山一般的汉子脸上露出捉狭笑意。  

他是巫族。  

关于后羿和嫦娥的事情他知道一些,却不知道还有这么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